螃蟹的习性、放苗调水、水草、喂料和巡塘、调水、水草、喂料和巡塘!

最近很多客户问到螃蟹养殖的一些问题和方案,那么豪横的螃蟹,如何盘它?

1、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2、养蟹池塘条件
3、放苗管理技术
4、水质管理
5、保护和控制好水草生长
6、喂料管理技术
7、加强巡塘
池塘养蟹的水质特点,一是维护水草的生长管理和营养控制,防止水草粘土、腐烂;二是水质要清爽,底质要清洁防止腐败,防止底质亚盐和硫化氢超标;三是要定期补充水体总钙。
螃蟹的生活史中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幼体经过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3~15次左右的蜕皮成为成蟹,再蜕壳进行生长。

1、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大闸蟹”又称“毛蟹”、“螃蟹”、“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中国大陆仅有的物种(德国莱茵河所谓的大闸蟹是十七、八世纪与西方通商商船在长江抽水压仓带过去的),分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辽河水系、两大品系,以长江水系最为有名。在南方珠江、闽江水系中生长的蟹学名为日本绒螯蟹,是另一物种,个体较小。长江水系大闸蟹生长在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两岸湿地、湖泊中,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水生甲壳动物。该物种为洄游品种,特点是生长、长大、育肥在淡水,每年秋季顺江而下,经过千里爬行到淡水与海水交汇的地方,即淡水河流入海口交配繁殖,翌年繁殖的蟹苗再逆流而上,到淡水中生长,生活周期(寿命)正常为两年,非正常例外的一般为三至四年,但比例极小。一生蜕壳从“大眼幼体”到“成蟹”通常18次—20次,每蜕一次壳长大一次,每年公历8月20日左右母蟹蜕最后一次壳,公蟹9月15日左右蜕最后一次壳,比母蟹推迟蜕壳15-20天,蜕完最后一次壳,大闸蟹即由绿蟹变为黄蟹。

大闸蟹是积温动物,在温度高的水体中养殖的蟹成熟早。温度低的湖泊、河沟天然水域中生长的蟹成熟要迟一些,南方蟹比北方蟹、精养的池塘蟹比湖泊蟹一般成熟较早。就池塘蟹而言,由于水质环境比天然水质环境要次一些,因此池养大闸蟹口感上要比湖泊等天然水域所产的蟹要差一些。

2、养蟹的池塘条件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螃蟹生长最适宜。  
⑴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塘底为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应在2~5亩左右,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螃蟹不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在岸坡处建造人工洞穴。
⑵ 移植水草
螃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还可以起到防止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螃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起到稳定水质的作用。
因此常有一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螃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伊乐藻、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⑶ 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在池周筑50~60厘米高的防逃墙,可以用砖砌抹水泥也可用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但一定要光滑,无附着点。
⑷ 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个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螃蟹蜕壳生长。
如果池塘本身上批养殖过程中的PH偏高,或当地历史上PH偏高,则不要用石灰消毒,而用漂白粉5公斤/亩消毒,然后在养殖过程中,注意用弱酸性的补钙制剂,如泼洒氯化钙3~5公斤/亩 + 过磷酸钙1~2公斤/亩来补充钙源。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3、放苗管理技术

1、肥水

首先要清楚下肥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促进水草的生长建议使用磷肥(温度低时以长根为主,磷生根、钾壮杆、氮长茎叶和果实),如果是为了培养藻类,建议使用全价、可溶的有机肥,利用率高,残留少。

2、放苗的时间
在气候稳定、温度适宜的时候,避免冰雪天气放苗。放苗前,保证池塘最高水位在1米以上,池塘解毒后2-5天为宜。
3、放苗的操作

苗种到塘口后平放在池塘边(图一),让蟹苗适应本地区的气温;等15分钟后放入池塘中吐水至少3分钟(最好能重复3次,另外用抗应激及增强体质的药物吐一次水,减少苗种损失)(图二);再把蟹苗放到平板上让蟹苗爬进池塘(图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4、水质管理
1、温度
大闸蟹是变温动物,体温主要取决于环境水温,通常大闸蟹的体温略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水温能影响到大闸蟹的生长和变态,适温条件下,温度高,大闸蟹的摄食旺盛,生长和变态迅速加快'水温21℃左右,第1期蚤状幼体只需四五天就可变态;水温15℃左右变态十分缓慢,一般水温在10℃时开始明显摄食;10℃以下时摄食能力减弱'大闸蟹能忍受低温,水温在-1~-2℃条件下抱卵蟹能顺利过冬,蟹卵和产蟹均不会死亡'冬天大闸蟹停止摄食,隐藏于洞穴中越冬。
2、盐度
大闸蟹从大眼幼体开始就迁移到淡水中生活'尤其喜欢在水质清新,水草茂盛,环境安静的湖泊中栖息和生长发育'大眼幼体进入淡水水域后,要求水体的盐度越低越好。第1期蚤状幼体盐度要求比以后几期蚤状幼体高,一般不能低于7‰;从第二期幼体开始对盐度要求就有所下降,一般盐度降至5‰左右也能顺利变态'盐度突变对幼体发育不利,一般盐度差不超过3‰,不然将会引起幼体大批死亡。
3、pH值
pH值一般要求在7~8之间,即中性或微碱性,幼体变态时,pH值可稍高,约在7.8~8.6之间。经常换水,增加水中溶氧,使水质保持清新,让大闸蟹有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如果水质当酸性,可施加适量石灰调节pH值至微碱性,使大闸蟹顺利蜕壳,生长发育。
4、光照
大闸蟹喜弱光不喜强光,属昼伏夜出。胚胎发育早期基本处于黑暗状态,但胚胎发育到后期则需要适当的光照'发育至幼体变态时就更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否则将影响幼体蜕皮和成活率,一般要求光照在2000~6000勒克斯,随着幼体日龄增加,光照强度也要求逐步增加。
5、氧气
大闸蟹用鳃将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和血液中的CO2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水中溶氧在4毫克/升左右,适合于大闸蟹生长'一般江河,湖泊水体里,溶氧十分充足,不会产生缺氧的情况'只有在池塘水体中,由于密度大,水质肥,如果管理不当,常会产生缺氧现象'当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对大闸蟹的蜕壳生长,变态会起抑制作用'如何保持水体中含有充足的溶氧,对人工养蟹是十分重要的。

5、保护和控制好水草的生长
及时保护和控制好水草,按照不同生长期控制水草的覆盖率。春季占20~30%,夏季占50~60%,秋季占30~40%,水草过少时,应适当进行补种或移栽,水草过多时,应及时采取割茬清除、缓慢加深池水、增加池底溶氧等技术措施。水草应控制在水面向下20-30厘米为最佳。水草应注意防枯萎、烂茎、变黄、烂根、粘泥、疯长等,具体情况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及时加以处理。
6、喂料管理技术
  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螃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为主的精饲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全价性螃蟹专用配合饲料;二是动物性饵料: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是植物性天然饵料: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四是其他类如: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米糠等。
螃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①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螃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螃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螃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配合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在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②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③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④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螃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⑤ 定时:螃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⑥ 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螃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螃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螃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⑦ 定质:螃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⑧ 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螃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螃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8~10%(视情况而定),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
具体投喂数量,3~4月份。为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份为5%~8%;8-10月份为10%或更多。
7、加强巡塘
除与池塘养鱼巡塘一样外,还必须注意观察蟹的活动,如果清晨受惊后爬在岸边的河蟹仍不下水说明有病了。如果受惊后下水后又立即爬上岸或傍晚大量河蟹聚集岸边,表示池中缺氧,要立即加水和采取措施。若见相互残食,需增加适口饵料。

   声明   

《养殖前沿》征集个人观点原创文稿,欢迎任何涉及农牧类养殖文章,积极爆料。本公众号为非盈利性质,只为搭建养殖群体交流平台,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因来源无法定论的未署名作者,若有侵害您的利益或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