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集镇潦溪桥村
古美集镇潦溪桥村
潦溪桥村位于兰溪市游埠镇政府驻地0.5公里处,距城区19公里。杭金衢高速互通口离村1500米,兰游公路从村旁经过,交通便利。潦溪流经村西南面,西部靠马鞍山(章氏祖坟)。地处三江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阳光充足。该村世居章姓,另有范、吴、徐、方等姓。区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71亩。下辖潦溪桥、上张和新桥叶3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有672户,1366人。村民大多以养殖珍珠、饲养家禽和经商务工为业。
潦溪桥自然村世居章姓,清康熙年间由县城迁入,原名潦溪章,因建村于潦溪桥头,故改称潦溪桥。现村民与居民住宅交错。村民以养殖珍珠和经商务工为主业。村中潦溪桥、元逸堂、雍睦堂、大夫第等形成明清古建筑群。
上张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北400米。世居张姓,建村于潦溪桥上首,故名。现以叶姓为主,仍袭旧村名。
新桥叶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300米。清初叶姓自温州迁入,建村于新桥之畔,原名新桥叶庄,今名新桥叶,现村名多为邵姓。
潦溪桥村位于游埠集镇西北面,与集镇相连,是潦溪桥行政村所在地。村落形成于元代,该村至今保存了有古桥、古民居、古厅堂等许多古建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布的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有46处。
潦溪桥村世居章姓,章氏世祖及公唐时官至刺史,迁居福建之浦城,其十六世孙天叙公(兰溪始迁祖)南渡来兰溪,官至学政,因此,又尊称“学政公”。“学政公有孙四瓜衍瓞绵繁殖各处迁潦溪……”。该村的古建筑遗存多为清代至国民年间,并具有相当的整体规模,基本保留了江南古村落的传统风貌和格局。
潦溪桥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建筑风格多为“白墙灰瓦马头墙”,造型独特,气势恢宏,雕刻工艺精湛,村落布局合理。随后陆续建造无逸堂、敬德堂、雍睦堂、友恭堂、孝友堂、久思堂、丁隆堂、继述堂八座大厅,都是肥梁胖柱、三进二天井的结构。清代道光年间,章修宣建造了11幢(民间称11间楼)三间三进二天井的楼房,内分前门、中厅、后堂,门楼高大宏伟,均是砖雕匾额、花卉、人物、鸟兽等图案,但各堂门楼均不相同。如今保存完整的二幢门楼,一幢门楼上刻“云蒸霞蔚”,上下左右雕饰《借东风》等10台戏剧人物。另一门楼题“南极生辉”四字,上下左右雕以花卉、狮、鹿、鸟雀等图案,加上仿效11间楼而建的一批楼房,矗立于四周,名闻遐尔,故有“梅屏的谷,潦溪桥的屋”之美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布的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潦溪桥村有46处,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古村落。
潦溪桥俗称摇车桥,兰溪市级文保单位,为游埠镇上第一座桥,位于潦溪桥村南200米处,为四孔平板桥,东西走向,面积53.10平方米,建造于明朝,清雍正四年(1726)重修,后道光十九年(1839)再次重修。该桥为四孔青石桥平桥,全长37米,宽1.9米,高3.73米,横跨在潦溪之上。桥身泊岸与桥墩都用当地青石并联垒砌而成,桥墩北边设分水尖。桥面每孔用四根青石条,上铺青石板而成,石板宽1.93米,桥面栏杆为后期添建。在桥梁北侧刻有 “雍正四年(1726)全城章氏重修”、 “道光十九年(1893)全城章氏重修”字样。
无逸堂是兰溪市级文保单位。三间三进二明堂带一门楼建筑,座北朝南,面积605.20平方米,清中期建筑。该建筑门楼为一开间带二个三间两搭厢,外八字形砖雕矮墙。用四柱、中柱落地,各柱柱头置坐斗,前半部用月梁,上有木墩及驼峰,后半部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月梁造。前进明间用四柱七檁,即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月梁造,前后廊都为月梁造,次间五柱七檁,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明次间各柱柱头置坐斗。中进明间也用四柱七檁,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月梁造,前后廊都为月梁,后两金柱间置一“无逸堂”牌匾,次间用五柱九檁,即抬梁与穿斗相结合。与明间各柱柱头置坐牛斗。后进为楼屋。楼下前廊用月梁,其余都为穿枋。各地暗中面上置斜撑牛腿,前后檐柱柱头置坐斗。过廊都为一开间,前中进用礩形柱础,后进鼓形柱础,硬山顶,屋面用望砖。
香火堂为硬三间建筑,坐东朝西,面积89.35平方米。清代时期建筑。该建筑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月梁造,次间梁架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前廊用月梁,前檐柱上置牛腿。鼓形柱础,下垫柱顶石,三合土地面,硬山顶。
友恭堂为三间二进一明堂楼屋,坐北朝南,面积260.29平方米,民国时期建筑。该建筑设二柱砖雕门楼,前进明间四柱,梁架被后期改建吊顶无法看清,次间用五柱,梁架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后进为楼屋,楼下梁架为扁作梁承重,前廊用月梁,次间梁架为穿枋承重,各柱柱头置坐斗。楼上梁架为穿斗式。过廊为一开间,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硬山项。
雍睦堂为三间四进四明堂带二偏屋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积684.81平方米,清末时期建筑。该建筑为二柱砖雕门楼,四朵砖雕斗拱支托脊楼。前进明间四柱九檁,即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廊,扁作梁造。次间用五柱九檁,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各柱柱头置坐斗。第二进前进也为四柱,为穿斗与招梁相结合,月梁造。次间用五柱,招梁与穿斗相结合,各柱柱头置坐斗。明间前后廊都为月梁。第三进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单步廊,扁作梁造。次间招梁建于穿斗相结合。第三、四进前后廊与过廊梁架都已改动。第四进明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圆木梁造,次间抬梁与穿斗相结合。过廊都为一开间。第三进礩形柱础,其余为鼓形柱础,不垫覆盆,硬山顶。在该建筑东南边有二个三间两搭厢偏屋。
大夫第为五间对合型带一偏屋楼屋,坐北朝南,面积435.71平方米,民国时期建筑。该建筑前进明间用扁作梁承重,次棋间都为穿枋,前廊升起,设“喜”字平棋,并设里外额枋,与前进后额枋都为月梁。厢房为一开间,额枋用月梁。青石开井,楼上梁架为穿斗式。在该建筑西侧有一三间两搭厢偏屋,都已基本损毁。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硬山顶。
张建中民居为三间二进二明堂带一楼梯弄楼屋,坐西朝东,面积265.90平方米,清末时期建筑。该民居设二柱砖雕门面,脊楼正中置葫芦宝瓶,两端饰鸱鱼正吻,脊档正下方置刻有“棣咢联辉”横匾,下方小额枋刻有戏曲人物图案,青石门框。前进前檐墙内设金鼓架,时间楼下都用扁作梁承重。楼栅下用丁头拱支托,前廊升起,设平棋,前廊用扁作梁,前额枋用月梁。次间梁架为穿枋。后进除前廊用月梁外,其余都为穿枋承重,前廊升起,设平棋,青石开井,天井间檐柱上置“S”形牛腿,楼上梁架为穿斗式,楼上天井四周设晾台。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硬山顶,圆栅。
摇车桥游埠镇西北,有一条潦溪,上架石桥叫潦溪桥,但人们却叫它为“摇车桥”。
相传此桥原来是一条独木小桥,每逢洪水,即被淹没,待水退后方能通行。
潦溪桥村有一个范姓寡妇,靠手摇车纺纱度日。有一年农历五月十三游埠庙会,范氏腋下夹棉纱前往赶集,时值雨季,去时潦溪已开始涨水,待棉纱卖完返家,水势猛涨,木桥已被漂流无踪,数百赶集群众皆伫立桥头望溪兴叹。范氏也在桥头犯愁,心想:如果溪上是座石桥多好啊!洪水时仍能通行。自此,她日夜辛勤纺纱,省吃俭用,坚持十多年,积聚了银子百余两。
一天,范氏拿了银子与邻村一石匠商量造石桥。消息传开,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受其感动。于是石匠们自带口粮,开山凿石,垒墩砌桥;农民自愿组织义务搬运;还有许多关心公益的人慷慨解囊捐资,万众一心唯恐不力。因此不到两年工夫,一座横跨在潦溪上的石桥建成了。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范氏摇纱造石桥的善德,就把潦溪桥叫“摇车桥”。
舞狮 俗称跌狮子,一般为双狮子,分头、身二部分,狮头以木架竹篾编制而成,上蒙白布,用油漆彩绘成狮头状(也有用彩纸剪贴)。眼眶嵌入细铁丝连成活动的眼珠,戴上用麻绳做成的红色髯口即成。狮身毛衣用染成绿色的黄麻纺织,内衬麻布,再将头身连接,背部披上写有“双狮吉庆”的大红布。表演时,头身各藏一人,随着锣鼓的节奏,作出奔腾起舞、前进后退等动作。舞蹈套路有“开西门、跃四角、伏雄、抢苍、洗手、打滚、翻身”等名门,有的还表演生小狮子。活动时间为春节、元宵前后。狮子为百兽之王,农村群众视其为辟臣邪吉祥之物,故对狮子十分喜爱,盛演不衰。
近几年,潦溪桥通过新农村建设工程,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同时浇筑了环村大道,实现了自来水城乡联网,完成了农网改造,完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有了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