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从敌人手中夺取粮食,八路军在70年前给出了满分答案
在艰苦卓绝地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不仅仅要在正面作战中与凶残狡猾的日军生死相博,还要想方设法在残酷的战争中保障成百上千万根据地、敌占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敌我力量犬牙交错的根据地边缘地区,如何让老百姓吃上饭、填饱肚子,成为了八路军官兵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依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八路军和抗日民众们通过从敌人手中夺取粮食的办法基本上保障了粮食供应,而在夺粮斗争中,八路军采取的各种方法为保证斗争胜利交出了一份堪称满分的答卷。
沁源地处太岳山脉东麓,是山西的锁钥要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同时,沁源还是八路军太岳军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是我军在山西的一个重要根据地。1941年,冈村宁次就任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之后,将太岳根据地视为眼中钉。1942年10月,日军先后从3个师团中抽调了7000余兵力,附属了大量的伪军对沁源等地大举扫荡,试图彻底摧毁我军太岳根据地。面临敌强我弱不利局面的八路军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不能莽撞的与敌人硬碰硬,而应毙敌锋芒,通过运动战、游击战、围困战等方式消耗敌人。
在此背景之下,八路军主动撤出了沁源等地。日军一番折腾之后,未能抓住八路军主力,遂决定长期驻守沁源,妄图以沁源为中心,打通与周边日军的联系,从而将太岳根据地切割成块,再一口一口吃掉。八路军在察觉到日军意图之后,决心集中主力部队、地方游击队、县大队等力量,对沁源进行围困,逼走日军。
要想逼走日军,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切断沁源日军的补给。鉴于日军经常性通过外出抢劫来获取粮食、蔬菜等必备物资,八路军对沁源县城等日军据点附近的民众进行了彻底的动员,坚壁清野,使日军无法轻易从据点周边抢劫到必需品。而如果日军胆敢远离老窝,又很容易被我军部队歼灭,日军因此开始逐渐陷入缺粮少油的困境。
但是,动员沁源附近的民众搬离村庄、坚壁清野,对我军同样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何保障大量离家出走群众的粮食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许多群众在撤离村庄时,要么因为过于匆忙、要么由于日军即将入侵,大量的粮食都没有带出来,除了一部分落到日伪军手中外,相当一部分粮食都被藏在原来的村庄中。许多群众在转移进入山区20天左右时,已经开始断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地政府拿出了许多公粮借给群众度过难关,同时号召有粮户出借粮食,由政府担保。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缺粮的困境。
不久后,八路军发现有部分胆子大的群众在夜间偷偷返回村庄挖出暗藏的粮食。我军很快意识到,夺回粮食是一个解决缺粮危机的好办法,立即开始号召群众回村夺粮。开始的时候,夺粮运动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一些群众并不敢返回敌占区夺粮,经过多次动员甚至派出部队掩护,参加夺粮运动的群众才开始多了起来。其次,在夺粮过程中,胆子大、体力好的群众夺粮多,身体弱、胆子小的群众往往搬不回多少粮食。而且夺回之前埋藏的粮食时,只挖那些好挖、安全的地点。所以,初期的夺粮运动虽然看上去声势不小,但是效果不算明显。
八路军和地方政府经过研究后,认识到夺粮运动必须组织化、专业化。我军制定了一整套夺粮运动的具体规定,包括事先确定好要从哪个村庄夺粮、事先统计好埋藏粮食的地点和数量。找到埋藏粮食的洞穴时,条件允许时要将夺回的粮食与隐藏粮食的重量进行核验。夺回的粮食要根据比例在夺粮群众和粮食主人间进行分配。同时,夺粮时要部署掩护部队,尤其是接近敌占区时,要安排足够的正规军和民兵防止敌人突然出动。而到后来,夺粮运动还和对敌人据点的袭扰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不断地试错和改进,沁源附近的夺粮运动日益正规、专业,效果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每次参加夺粮运动的群众可以达到4、500百人。夺粮运动后期,群众在部队的掩护下不仅从原居住地夺粮,甚至还能进入敌占区夺粮。根据统计,沁源的群众在夺粮运动中夺回了近百万斤粮食,基本上解决了离家群众的吃饭问题。
除了夺粮运动之外,八路军还出动部队掩护群众在敌人据点射程之外的荒地上进行耕种。在耕种和收割时,均有部队掩护,防止敌人破坏。沁源群众先后开垦了数万亩敌人控制区周边的荒地,进一步拓宽了粮食来源。此外,八路军鼓励群众发动自救运动,由地方政府贷款给群众,号召群众去贩运食盐、火柴、布匹等日用品,并建立起山头市场,让群众们可以从事贸易活动,解决生活困难。
总体而言,在八路军、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的通力合作和种种艰苦努力下,虽然沁源有大量的人民群众被迫迁离敌占区的村庄,到深山中生活,但是他们的粮食和日用品基本上得到了满足。吃饱穿暖的人民群众为八路军提供了大量的兵员、物资,极大的支援了我军对沁源敌人的包围战,为实现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