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科普】全国爱耳日 | 得了中耳炎怎么办?治疗用药有讲究
瞿先生今年42岁,前不久来到曙光医院耳鼻喉科向医生诉苦,“医生,我的耳朵这段时间总是会流脓水,又痛又痒!我也到别的地方看过,那儿的医生让我用药洗耳朵,我也都照办了,但效果还是不太好,实在是太难受了!”
恰好,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一个耳鼻喉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耳朵流脓。您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耳朵流脓!许多患者就因为这看似“少见”的“小事”被弄得苦不堪言。
耳朵流脓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外耳道炎、外耳道疖、中耳炎等。新发者多为急性,反复发作者多为慢性。如果耳流脓伴有听力下降,经医生检查发现鼓膜穿孔,那么肯定是遇到了“中耳炎”。鼓膜穿孔听起来好像非常严重,但实际上,只要及时积极规范治疗,急性中耳炎穿孔的鼓膜大部分都可以自行愈合,很少留下明显的后遗症。可是,如果治疗不彻底,不仅鼓膜穿孔无法愈合,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和反复感染流脓还会给病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如何治疗这样的耳朵流脓呢?在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的规范化治疗中,洗耳和滴耳液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临床上却有个有趣的现象:同样的洗耳、滴耳药物,在不同人或同一个人不同阶段,效果却可能天差地别!这是为什么的?难道完全是病情的因素吗?
事实并非如此。包括瞿先生在内,不少前来就诊的患者表示,医生告知他们用3%双氧水洗耳,一日3次;洗耳后再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一日3次。理论上这都没错,但实践表明,双氧水洗耳大有讲究!
3%的双氧水确实有杀菌、消毒和清洗脓液的作用。但中耳炎产生的脓液有时候很粘稠,容易沉积在鼓室和外耳道,混杂有耵聍的话,更易于阻塞外耳道,使得抗感染药物难以进入中耳发挥治疗作用。
所以,不少医生在看病的时候,会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和脓液等,为良好的治疗创造条件。但如果患者存在外耳道狭窄、分泌物粘附紧密且位置较深的情形,清理起来就非常困难。
操作要点其实很简单!诊疗过程中,医生应仔细帮患者清理和清洁外耳道,耐心细致地告诉他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用药时患耳朝上;3%双氧水洗耳时要充满外耳道,以便清除漂浮在上的脓液和污物。需要注意的是,3%双氧水遇到脓液和异常分泌物会产生泡沫,泡沫中就有脓液和异常分泌物,所以,如果洗耳后发现有泡沫流出,说明清理不够彻底,需要等残余双氧水流出后,再滴入清洁双氧水,连续反复多次双氧水清洗直到泡沫不再产生,清理才算彻底。这时候,药液才能顺利进入中耳发挥抗感染作用。抗生素滴耳液3-5滴,用前事先空干双氧水;保持患耳朝上5-10分钟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别把“耳朵流脓水”不当回事,如果发现类似症状,或者医生开药,规范操作后效果还是不好,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再请医生诊断,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