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单色釉:一色纯净,胜万彩
明清单色釉:一色纯净,胜万彩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IxMDgvMjIyNTU5Mjg5XzNfMjAyMTA1MjEwODE5MjU4ODE=.jpg)
单色釉瓷以纯美取胜,其制作水平的细节要求非常讲究。比如,烧制需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如果纯正明快的色釉在烧制过程中氧化略有不佳,釉面的色调就不均匀。稍有瑕疵,就会被赤裸裸地盯上了。这对烧制工艺提出近乎完美的苛刻挑战。由于是光素釉面,与之相得益彰的器型也大多是优雅、流畅的胎体。有时,部分单色釉瓷,釉下还暗刻花纹,似有若无,影影绰绰,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
明清单色釉的华丽诱惑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IxMDgvMjIyNTU5Mjg5XzRfMjAyMTA1MjEwODE5MjYzNjQ=.jpg)
单色釉,是单一的色釉,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它在宋元时的创烧已经蔚为大观,明清时期官窑出品的精炼单色釉瓷更是臻于顶峰,由于其精湛技艺,成就了它在拍场上的屡创新高。
白如梨花|白釉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釉内含铁少。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IxMDgvMjIyNTU5Mjg5XzVfMjAyMTA1MjEwODE5MjY3MDg=.jpg)
明永乐朝(1403-1424)创烧的这种白瓷,则有“汁水莹厚如堆脂,光洁如美玉”之感。但当时还没有“甜白”的美称,直到16世纪,也就是明朝末年,白砂糖进入中国后,国人见之尝之,其甜美之感让人恍然想起永乐白瓷,遂以“甜白”命名。而在明永乐甜白釉瓷中,僧帽壶是别具时代特色的一种器型。在香港苏富比2012年秋拍玫茵堂专场里,主打拍品就是一件明永乐时期甜白釉划缠枝莲纹“永平安颂”僧帽壶,当时估价为340万至380万港币(上图)。
白釉的历史演变
北朝:白釉出现于北朝。
宋代:白瓷是宋代陶瓷的精粹,北有定窑,南有景德镇青白瓷。
元代:元代景德镇异军突起,烧制成卵白釉,也称枢府釉,为甜白釉的前身。
明代:白釉烧制更成功,如永乐甜口釉。
清代:清代白釉烧制进一步发展,且为粉彩瓷等提供了上好的白胎瓷器。
蓝比深海|蓝釉
以氧化钴为主要呈色剂,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为什么雍正一朝会出现这样极为简洁光素的器型?这是因为雍正皇帝博学好古,从小学习御藏珍玩,所以特别能领悟古人的韵致意趣,强调朴素典雅,主张古为今用,化繁为简。这件橄榄瓶线条柔美,收放自如,正和雍正瓷器灵秀风韵。在纽约佳士2011年春拍,一件清雍正霁蓝釉橄榄瓶以456万美元高价成交(上图)。
蓝釉的历史演变
唐代:低温蓝釉已经运用在唐三彩上。
元代:高温蓝釉为元代景德镇窑所创烧,后人称其为“祭蓝”。
明代:明代特别在宣德时期,蓝釉器物多而质美。
清代:清代康熙、雍正时期蓝釉烧造技术有所提高,釉色光泽匀润。
红似朝霞|红釉
以氧化铜为主要呈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种匀净的红釉,实在太难烧成了。红釉是以氧化铜作呈色剂,因氧化铜在高温下极易挥发,稍有差异就会出现深浅不同的色调,因而成品合格率极少。遗存至今的永乐、宣德时期红釉传世之作,均是经过挑选、供宫廷专用的精品,弥足珍贵。
红釉的历史演变
元代:红釉始烧于元代。
明代:明永乐、宣德年间,红釉烧制至臻成熟。
清代康熙时期:创烧新品种如豇豆红、霁红等。
清代雍正时期:开始发扬胭脂红釉。
黄承天德|黄釉
以适量的氧化铁为呈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黄釉,因其谐音“皇”,历来是皇家的专属。或用于宫廷器皿,或用于祭祀地神(黄色接近土地的颜色),是被严格控制的色釉,象征权力与尊贵,严禁民间使用。这件是明弘治黄釉碗在中国嘉德2011年秋拍中以253万元成交(见上图)。
黄釉的历史演变
唐代: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
明洪武时期:真正意义上的黄釉创烧于明洪武时期。
明宣德时期:明宣德御窑厂在甜白釉面上施釉,以甜白釉映衬黄釉之妍丽,开启弘治黄釉之先声。
明弘治时期:明弘治朝,黄釉烧制采用浇釉方法施釉,故弘治黄釉也被称为“浇黄”或“娇黄”。
清代:柠檬黄釉最为名贵。
青如碧玉|青釉
以氧化铁为主要呈色剂,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乾隆皇帝还仰慕古风,即位之初就曾大规模摹烧仿古瓷器。事实上,基于乾隆皇帝的好古情怀,御窑工匠无不各显神通,竭力仿照古代青铜及其他器物的造型纹饰,烧制出巧夺天工的各色瓷器。在2011年3月纽约佳士得推出的“高登珍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及早期艺术精品”专拍上,就有一件乾隆朝仿古瓷器脱颖而出。这件就是清乾隆时期粉青釉刻博古龙纹壶,以792万美元成交价再次突破单色釉瓷拍卖纪录(上图)。
青釉的历史演变
商代:商代中期青釉以青绿色为主。
春秋战国:原始青瓷的釉为青绿、黄绿和灰绿。
三国:青釉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色泽清澈。
宋、金:青釉在宋、金之际达到了历史高峰,如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耀州窑的月白青。
明、清:明清时青釉虽不是主流,但也烧造精美,如明永乐朝的翠青、冬青,清雍正的粉青、豆青等。
缤纷糖果颜色釉
一色纯净胜万彩的单色釉,由于釉内化学成分不同,可以烧出不同色泽。然而单色釉仅仅是颜色釉中的一种,而颜色釉又有哪些?哪种色泽最具诱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豆青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铁锈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茶叶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霁蓝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豇豆红
颜色釉的划分方法和分类?
颜色釉,是用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原料配制的呈色优美的釉料。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称为颜色釉。其划分方法有三种:
一、按烧成温度分类
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
二、按烧成后的火焰性质分类
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
三、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
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一件好的陶瓷收藏品少不了优美的釉色的陪衬。
这样不浮、不媚的单色釉,不仅养眼、更能静心。神游其中,或能忘却纷扰,返璞归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