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场景的微更新 | 无锡万科青藤公园【致逸精筑】

青藤公园·社区中心

无锡.惠山新城/ 2021.02

真正意义上的更新改造离不开对于城市发展脉络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洞察。青藤公园汲取这座城的人文底蕴,其设计始于对公园居境的追求,成长于新城生活的捕捉与刻画,期冀同城市共呼吸。

助力新城的蓬勃生长

城市更新背景

青藤公园项目地处无锡市惠山新城的核心板块,紧邻惠山体育馆、美术馆,拥有丰富的城市生态型公园,聚集高知人群和配套资源。“青藤”取义常青与进取之意,寓意这里的环境枝繁叶茂,恰如生活的朝气不息。

△地理区位分析

在整体规划上设计延续城市的自然特性,将社区的中央花园与滨水景观带顺势融合。为了营造自然生动的社区氛围,规划依据归家路线、从社区与城市的过渡区域开始融入自然属性。

△总体规划更新后的效果示意

在社区中心的设计之初,面对基地内已存完成土建的结构体量,设计团队力求尽可能减小损耗,由此展开空间微更新改造。

△改造前的项目基地实景

我们首先从作为社区入口的空间展开研究:不进行拆改的前提下,社区中心将以原本的状态完成大区交付,这也成为改造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01:00

01:00

03:30 / 03:30

△点击视频,感受社区中心的初印象

建构青藤生活的开端

设计故事解读

所需改造的建筑空间与惠山区体院馆一条街道之隔、形成对比强烈的视线冲击,同时在与城市街道的场所关系中存在一定的前场空间。由此设计希望通过一种自然的介入方式,将城市与社区中心相接,实现城市中的建筑空间自然化。

△改造后项目的整体鸟瞰

开放边际的街角公园

我们在保持现有建筑骨架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肌理的延续与更新、使城市空间的颗粒度变得饱满丰盈。这样的改造设计既能解决社区入户的形象展示问题,又能将城市角落空间进行布局。我们将前场环境的营造作为改造的切入点,并没有一味的寻求建筑造型上的颠覆,而是用软性的城市边际效应达到空间调性的立意。

△空间流线分析与实景对比

无限流动的社区花园

围绕城市街角公园的整体定位,设计将着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碰撞,通过城市缝隙的再创造使建筑体量感与空间体验更明晰,“所见即所得”。

△社区花园的场景塑造

我们从前场空间开始进行社区花园的营造、无雨落客区及等候区的布局,加强游园路径的趣味及多元化场景体验。

改造前平面

改造后平面

沿着城市街道而来的人们,能在建筑外面透过半开敞的拱形门廊观赏生活馆的内院空间;从前场花园进入社区中心,人们能在此处展开游园体验,院落中有水景、汀步、乔木植物等自然元素,提供驻足休憩的场所环境。这其中的视线通透但不过于外露、路径蜿蜒但不冗余,值得品味。

成本严控下的精工造物

材质细节与现场片段

00:31

00:31

03:30 / 03:30

△致逸现场实拍

我们选择以葡萄牙米黄为主材、德国红砂为点缀材料进行立面改造,在细节表达中更多关注分缝、屋檐等节点的落地把控。

△圆拱构造详图与实景对比

△建筑空间实景

在整个社区中心的建筑外立面改造中,我们并没有选择更加繁琐的细节点缀,反而为前场空间的表皮预留了更多图形化的表达,二层建筑则结合功能空间适当简化设计元素。这使得前场空间从视觉上更具吸引力,但整体建筑调性内敛稳重,从社区之门开始便给人一种品质生活的韵味。

△立面细部构造详图与实景对比

△细节实景

于实践中反复试错,将最普遍的实践方式通过环环指导把控,保证最终的呈现效果。建筑空间整体调性统一但不乏味,映衬出的是城市人文的内敛与典雅气质。

△施工过程记录

△生活博物馆的日常场景

主创设计师

叶笛

侯英浩

徐若晗

无锡万科青藤公园

项目业主:无锡万科

项目地点:无锡市惠山新城

用地面积:39,668㎡

建筑面积:136,264㎡

建筑设计:致逸设计

设计团队:叶笛、侯英浩、徐若晗、吕佳欣、黄冬波、刘亚鹏

施工图设计: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重庆尚源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上海乐尚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上海元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泛光设计:成都佐一照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拍摄与影像:纯点建筑摄影

▽ 更多项目阅览

苏州银城原溪 | 设计一种苏韵居住理想【致逸筑】

宁波槐树路256号 | 城市记忆的大事簿【致逸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