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老天桥八大怪及五行八作

老夫_吴2020-05-27阅读 421

2019年6月北京市档案馆新馆揭牌开馆。参观档案馆的展览最吸引我的是《见证北京展》。其中“古都风韵”的一台泥塑特别引起我的注意,70个泥塑人物展示了老北京的市井民俗五行八作多个行当。喜爱这些“小人物”,喜欢通过他们体现出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赋予了民间京味文化的灵魂。'泥塑’的立体表现形式是老北京风情的真实写照。从中看到人们的衣着打扮,音容笑貌,表现了老北京各色人等。通过立体的形象展示了老北京交通、娱乐、商市、饮食、风情等五个方面展现了旧时北京城五行八作、各行各业的小人物。,我仔细观看一个个泥塑人物,我发现,几乎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唯一的:站在高高板凳上的赛活驴表情专注;冰天雪地里,捏面人的农民憨厚地等待买主……每一个人物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泥人逐个辨认,有清末民初著名的老天桥“八大怪”,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有北京小吃,有红白喜事的人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衣着打扮、音容笑貌。、老北京的风俗市井文化,用素泥'泥塑’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来表现尤为贴切, 更能体现出它的京味儿;泥塑既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有可观赏性,立体再现了老北京的风情、风俗。使老北京各行各业的“小人物”形象,浮现在人们面前。通过泥塑人物,勾画出一幅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风俗图画,透着几分的淳朴、几分温馨和几分怀旧。看到这些“小人物”,合上眼睛仿佛又听到了那走街串巷,鬃绳翘扁担五花八门的吆喝声。

泥塑作为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到后来,宋代的泥塑开始趋向于平民化,更贴近生活。吴德寅先生从小在胡同里长大,更是钟爱老北京的古朴与悠闲。他认为,老北京的风俗市井文化,用素泥泥塑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来表现尤为贴切,更能体现出它的京味儿。并传播着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的一些传统文化。仔细看他的泥塑作品一组玻璃橱窗跃入眼帘。耳听到展厅四角的喇叭里,传出街头巷尾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嘈杂声。橱窗里面全是二三十厘米高的土黄色泥塑。“这70组泥塑涵盖了老北京人的吃、穿、住、行、乐,目前已知的那些老行当,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人物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承载着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以及所经历过的一段历史的责任,即使我们小的像灰尘一样,但也会留下经过的痕迹。我们在用不同的形式记录着所生活过的这座城市的昨天和今天。”

吴德寅小时候就喜欢捏一些东西,久而久之,慢慢理出思路,决定做一些主题性的东西。他认为,老北京的风俗市井文化用泥塑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来表现尤为贴切,更能体现出它的京味儿。后来,吴德寅的作品多是市井人物泥塑。吴德寅的作品多是市井人物泥塑,表现了老北京各色人物、五行八作:商贩、店主的伶俐;车夫和靠力气吃饭人的辛苦;艺人的艰辛;王公贵族的奢华。《老北京风俗泥塑——旧京三百六十行》是吴德寅的代表作品。它通过立体的形象展示了老北京交通、娱乐、商市、饮食、风情等,从中可以看到那时人们的衣着打扮、音容笑貌。吴德寅说:“我做这些三百六十行'小人物’,通过他们体现出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赋予了民间京味文化的灵魂。这不仅仅是一种怀念,他们不可能出现在现今的北京大街小巷,但是我用泥塑重现他们乐观、温暖、诚信的品质,这是非常值得现代人深思学习的。”

天桥自元、明时代出现了市场和商业群之后,到了清代已变得日益繁华与热闹。出现繁华与热闹的原因之一边是历代身怀绝技的各行业的民间艺人在天桥施展自己的艺术绝技。据有人统计,仅在清朝末年至解放初期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相聚在天桥卖艺的京剧、评剧、曲艺、武术、杂技等各种民间艺人多达五六百位。他们个个出类拔萃,艺术精湛高超,差不多可以说是在他们的行业中在当时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天桥就是他们施展技艺的地方,是他们出卖血汗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繁荣了天桥市场,天桥市场也养活了几代民间艺人。没有这些民间艺人,也就没有天桥社会的底层文化的发展历史。何人是怪,其说不一,也非八个之数。过去也有人按年代顺序分为三拨,也有人认为这种分法不妥当也不全面。根据传说和记载作一简单介绍。

天桥八大怪,是城南文化的代表,他们是畸形社会底层文化的创造者,但其创造目的却源于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需要。他们或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或像貌奇特、言行怪异,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只是八个,其实有二十四个,分三个时代。比较有名的是朱绍文,相声的开山鼻祖,他一个人在路边编笑话逗乐,逐渐形成现今的相声的艺术形式。

老天桥绝技让蛤蟆教书的老头儿,是辛亥革命后在天桥表演绝技时,被尊称为第二代八大怪之一的。他表演被世人称之为空前绝后的技巧,是由于他有两手绝活。第一,是驯青蛙;第二,是驯蚂蚁。据久居天桥的老人们说这个老头儿长得又干又瘦,黄眼珠子,嘬腮,黄胡子稀稀拉拉的。他身穿一件灰色长袍,举止上十分斯文。让蛤蟆教书的老头儿,人们都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只在天桥露了露头,就不知到哪儿去了。但他却是辛亥革命后在天桥表演绝技的第二代八大怪之一。他的表演被世人称为空前绝后,是由于他会两手绝活儿。这个老头儿上场子时总带着四样道具,一个大罐子,一个小罐子,一个细脖儿的瓶子和一块长方形木板。开场后,他把木板平铺在地上,先将大罐子口打开,嘴里头念叨着;“到时间了,该上学了!”这时人们就看见从大罐子里爬出一只大蛤蟆,跳到木板上便蹲立在中间,昂着头像个高傲的先生正在讲台上。老头儿又拿过小罐,打开罐子口儿后又说:“快上学了,先生都来了,学生怎么还不来上课呀!”这时只见从小罐口处,依次蹦出八只小蛤蟆,爬到木板上,面对大蛤蟆依次排成两行蹲下。等小蛤蟆蹲好了,老头儿又说:“老师该教学生念书了!”再看大蛤蟆,仿佛听懂老头儿的吩咐一样,张嘴“呱”地叫了一声,小蛤蟆随着齐声叫一声。如此这般一叫一答,此起彼伏,真跟老师教学生似的整齐有致。就这样叫过一阵后,老头儿喊了一声;“到时间了,该放学了!”这时,小蛤蟆先起身,依次蹦跳着爬回小罐里。大蛤蟆见小蛤蟆都进了罐子,它才慢慢悠悠地起来爬回大罐子里去。就在人们围在四周纷纷惊叹不已的时候,老头儿又拿过细脖儿瓶子,打开盖子后嘴里喊:“快出来排队,上操了!”只见从瓶子里爬出密密麻麻的黑黄两色蚂蚁。老头儿一边喊着;“别乱,快排好队!听着,立正,看齐!”老头儿一边下着口令给蚂蚁,一边用手撒些小米。只见混杂在一起的无数只黑黄两色蚂蚁,按照颜色,很自然地排成两队,其两队中绝对没有一只混杂其间的蚂蚁。过了一会儿,老头儿又喊道;“该收操了!”于是你看吧,原本整齐的队伍顿时乱成一锅粥,乱乱哄哄你争我爬地又回到细脖儿瓶子里。听说过有驯鸟和驯兽的,而且不难看到,但历史上从来没有驯蛙驯蚁的节目。这在古今演艺圈中也确实十分罕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对老头儿怪异的表演,特别是青蛙、蚂蚁如此俯首贴耳任人操纵,定会感到不可思议,肯定认为是无稽之谈。然而见过老头儿表演的人提及此事无不津津乐道。

焦德海,北京人,相声艺人。幼年时学唱竹板书,后改行说相声,拜徐有禄、魏昆志为师。与李德钖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还与刘宝全、白云鹏、德寿山等名家同台献艺。他善于吸取各家之长,在相声内容及语言净化等方面多有贡献。他的相声艺术特色是活路宽,能说近200段传统相声。作品有《假行家》、《吃饺子》、《财迷回家》等。焦德海高个谢顶短眉毛,手里常常拿把扇子。焦德海曾学唱竹板书,十五岁改学相声,拜徐有禄(俗称徐三)、魏昆治为师。最初在北京天桥撂地说相声,后来到青云阁茶社等处献艺,还经常应邀参加堂会演出。与李德钖合作演出数年,互相切磋,艺术上各有千秋。还与刘宝全、白云鹏、德寿山等名家同台献艺。焦德海自清末至民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在北京及天津一带说相声,享有盛誉。他以说、学见长,台风稳健,表情细腻,口齿清晰,语言幽默,在人称“相声八德”的八位相声名家中,他是活路、见识较广、功底较深的一位。他善于广采博收,改旧创新,往往以荒诞曲折的手法,于嬉笑怒骂中揭露旧社会的世态炎凉。后又长期同刘德智搭档,听众戏称之为“焦溜(刘)”,是当时捧逗俱佳、颇有影响的一对。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顾主在《一四七画报》上发表的《说相声》一文中评价他说;“焦德海一上台来,不必开口,只凭他那一副怪嘴脸,已经惹人笑倒,这就是脸上挂戏之故,至于台词稳健,人笑我不笑的难能,犹其余事。” 焦德海加工整理了大量传统相声节目,活路宽,能说近200段传统相声。其代表作品,单口相声有《五人义》、《假行家》、《吃饺子》等,对口相声有《财迷回家》、《坟头子》、《开粥厂》、《洋药方》、《对对子》、《打白朗》、《老老年》等。他的《老老年》用夸饰“老老年”生活的奇特手法,寄托了小市民对社会现实的愤懑和“乌托邦”式的幻想。如说:“老老年”时“下雪就是面,下雨就是油”,“大黄牛,仨制钱俩”,掌柜向伙计说,“你们也是人,我也是人,不过是我拿点本钱来,你们不用叫我掌柜的喽!”并针对当时军阀混战,乱抓人,说“老老年”间,“地面就像粉皮儿似的,一提就起来,现在提不起来了。地面紧。”他说的《洋药方》运用“贯口”旁击病态社会中的病态心理和行为,得针砭时弊之妙。他说的《对对子》曾灌制过唱片。对于说中篇单口相声,他也很擅长。在他的门下出过不少相声名家,张寿臣、白宝亭、于俊波、朱阔泉、汤金城、绪德贵、李寿增、常连安等,都是他的亲传弟子。

“穷不怕”真名叫朱绍文,是名没有中举的秀才,他大约1829年生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在天津卖艺说相声。他祖籍北京,汉军旗,原为京剧丑角儿,演架子花脸,相传武剧《十八拿》出于他之手。后在天桥撂地。晚年住在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朱绍文先是唱京剧花脸,扮相念打有所创新而遭受到嫉妒,于是改行说了相声,起名叫“穷不怕”,意思是表示自己虽穷但有做人的骨气,不怕任何人和事。“穷不怕”不仅精通文墨,而且对汉字的音、形、义颇有研究。他表演时总要以白沙子撒成字形,边撒边讲字句中的道理,以此来招引观众看他表演,使人在笑声中学到知识。所以朱绍文对相声艺术最大的贡献是把“白沙撒字”的表演方式引进了相声。朱绍文在说相声前,总是带着一小袋细细的白沙子,拿两块小竹板,夹一把大笤帚,在人多的地方用白沙子画一个大圆圈儿,这叫“画锅”,也就是围场表演的意思。然后他单腿跪在地上,一手以拇指和食指捏白沙在地上撒成各种字体或图案,然后拿两块小竹板击拍而唱,或引出各种趣活和笑料。一套节目表演完毕,用笤帚扫去地上的字,重写新字,开始说新的节目。他能用白沙写成一丈二尺的双钩大字,颇有形象,如“一笔虎”、“一笔福”、“一笔寿”等大字。大字下往往还有小字,许多字组在一起,就成为一首诗或对子。他经常撒的是一副对联,对联为“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这副对联读起来像绕口令,巧妙而饶有风趣。还有“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的对联也是如此。“白沙撒字”这种新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大家都愿意看,所以朱绍文的相声列为当时“天桥八大怪”之首位。

傻王清朝光绪年间,天桥的“傻王”开石,颇为广大观众所瞩目,被尊为第二代天桥八大怪之一。究竟为什么把这位天桥艺人称之为“傻王”,老辈人有两种说法:有的老人说:“傻王本姓王,因长得膀大腰圆傻大黑粗,所以人们都叫他'傻王’。”但也有的老人说:“这个傻王生得粗壮高大,一脸的憨厚,一天到晚总是面带笑容。由于他为人质朴又一脸傻呵呵的样子,因此人们都叫他'傻王’。”孰是孰非?姑且不论。傻王会气功。他运气之后,胸部和腹部可以禁得住千斤石块的压力。他宽阔的胸膛隆起一块一块的肌肉疙瘩,好似铜墙铁壁一般,斗大的石块砸在胸上,跟夯地似的,砰砰直响,可没砸几下,石头竟碎了,而胸却安然无恙,一点儿事也没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胸碎石”之功。傻王的表演与别人不同之处是,他自己手捧大石头往自己裸露的胸部猛砸,虽袒胸裸腹,赤膊上阵,但他高深的功夫能使石碎而胸无恙。傻王的“铁掌拍石”和“三指断石”更是见真功夫。今天我们要真想着“铁掌拍石”和“三指断石”,那只有在电视中的武打中也许会有如此镜头,但那是假的,是虚构的镜头只让演员作个样子就行了。据天桥的老人们说,傻王的功夫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他先将气运到手掌,然后“嗨!”地一声大喊,半尺多厚的石块立刻被拍成碎瓣儿。当年傻王用的可不是现如今有人表演用的红砖头,都是专门捡来的大块顽石,最不济的也的用大城砖。傻王的“三指断石”的确有惊人之处。傻王将所运之力贯于食指和无名指,并拢后,他虎目圆睁,凝神于石上,三指随吼声猛击石面,如刀砍斧斫一般,遂将石头拦腰切断,再看他的三根手指头,活动自如,安然无恙。观众无不为之拍手称赞。于是,助威之后,纷纷向场地上扔钱。傻王还有个功夫叫“压石”,这也是个让观众叫好的节目。他在表演这个节目时,他先躺在地上运好气,然后让好几个人抬来百十斤重的大石磨往身上压,压上去的石磨要有七八个,看上去老高老高的。傻王躺在七八个摞起的石磨下面,绷足了劲儿,楞是纹丝不动,一点儿事也没有。好多人还不知道,傻王还有个拿手的节目。他将一块三百斤重的大磨盘拴上绳子,往脖子上一套,然后放到背后,站直了身子绕场走动。这个节目很惊险,但傻王表演起来很轻松自如。

中幡(网络图片)北京老天桥的人们都知道王小辫儿是个会耍中幡的高手,他耍中幡有“断梁”的绝技,想当年在天桥十分有名。中幡是古代仪仗的一种,后来演变为民间各种花会之一种,与高跷、秧歌、五虎棍、狮子、献音、杠箱等花会一样,很受人们的欢迎。所谓中幡就是一根长约三丈的竹竿作为支撑物的道具,上面悬挂绸旗,旗面长达数米,宽米余。竹竿上部撑有五色圆伞:黄、粉、蓝、红、绿,直径依次增大。竹竿顶端缀以小铜铃铛十几个。伞下为长方形的木框,称为“云盘”。盘上两侧各斜出三角形彩旗一面,称“顺风旗”,盘下两侧系有黄色的“五谷袋”,象征着五谷丰登之意。盘下为木制的幡板,板下悬挂绸旗,旗面绣有各路神佛号。玩幡时,舞幡人要用手、臂、肩、腿、膝、脚等部位轮番耍弄,幡竿不能落地或倾倒。耍幡人要力气足,没有惊人的膂力是耍不了。舞幡人表演中时而将沉重的幡旗高擎在手,时而放至肩头,或用脑门顶,或用下牙床托,继而以左肘颠往右肘,当站定马步,将百余斤幡旗在身前身后旋转数周时,博得周围观众的叫好声和雷鸣般的掌声。物幡时周围有护幡人,以防倾倒伤人。幡面上所书的字各不相同,一般书写有“晃动乾坤,天下太平”字样。王小辫儿的中幡上写的字又是与其他中幡不一样,他的幡面上横书“京都王小辫”五个大字,竖写“以武会友,晃动乾坤”八个大字,显得豪爽气派。这是由于王小辫儿在天桥乃至京都,绝不是一般的把势,而是个身怀绝技、演艺高超的民间艺人。1925年,年约26岁的宝三拜王小辫儿为师,学习中幡绝技。要将如此高大而沉重的玩艺儿举在空中并做出种种令人眩目迷神的惊险动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小辫儿耍中幡,他只要往场子中央一站,幡竿上小旗在空中一摇,铜铃便哗楞楞响个不停。这时观众便似潮水般涌了过来,越聚人越多,将场子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叫好声、喝彩声、掌声连绵不断,仿佛要把整个天桥都震动摇晃起来。见过王小辫儿耍中幡的天桥老艺人说:“那会儿一到了天桥,远远望去,便会见到他的那竿迎风而立的中幡,竖立在人群中间,煞是威风。”天桥著名的民间艺术家朱国梁曾经说过:“王小辫儿身材壮实,个子不高,脑袋很大,圆乎乎的脸,头发稀疏。他留的那个辫子,同脑袋比起来就显得小多了。因此,王小辫儿就成了他的外号。”“他玩儿一个金鸡上架,就是双手把中幡抖动起来,扔向空中,待它落下时用头顶住。还有一种背后剑,就是用一只手倒背着中幡,胳膊使劲儿一抖,就把中幡抖上去了,然后他再用头顶住。”“还有一种牙剑,就是脸仰起来,用牙齿咬住幡竿,使劲儿一抖,中幡往上猛地一窜,能有尺把高,然后再用头顶住。”“他还会老虎大尾窝。什么叫老虎大尾窝呢?就是老虎进窝时,是尾巴先进去,不像狼一样,头先进去。他玩的中幡之所以叫老虎大尾窝,是因为他用臀部顶着中幡往后退,模样有如老虎进窝一般。”“他的绝技是断梁。他双手把中幡抖动起来,扔向空中,等中幡落下时,用鼻梁骨接着。凡是观看的人,那真是惊险无比,无不为他捏一把汗。”有诗赞王小辫儿耍中幡曰:天桥人物王小辫,撂地卖艺数十年。戏耍中幡有绝技,京城内外美名传

大金牙焦金池最初随父到各地卖艺,后来同别人一起做过“腥棚”(即摆个布棚圈,内放伪装的畸形动物招徕观众),他摆弄过“六腿牛”、“小人国”等,借以谋生。他家在天津塘沽有一亲戚,专为拉洋片艺人画洋片画,由此发财。故此,焦永顺便让焦金池学演拉大片。焦金池学成后,到北京天桥卖艺,因人长得气派,口齿伶俐,嗓子好,唱腔滑稽悦耳,善于“使相儿”(做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动作),会的曲目多,还能结合时事编写新词,如编唱了《外国人挖金矿(读gǒng)》、《八国联军进北京》、《炮打西什库》等,不久便成大名。由于他镶两个金牙,人送外号“大金牙”,大金牙便成为他的艺名。他边唱边敲镲打鼓,独具魅力,有时不拉大片,光是演唱,也能赢得听众彩声。他的大片、道具也与众不同,一般大片箱子设四个镜头,他的箱子装八个镜头,可供八人同时观赏。他还常常应邀为喜庆筳会助兴演出,居家妇女们也喜欢听他俗不伤雅的演唱。他演唱的选段,民国十八年(1929)曾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发行,并由电台播放,名噪一时,被归为北京天桥后期 “八大怪”之一。所唱代表曲目有《夸美人》、《绣花鞋》、《小寡妇上坟》等。焦金池有秀兰、秀云二女,都随祖父学演西河大鼓书,演唱很能叫座;还有一子名小丑,幼时便上场打鼓套,或垫场说笑话,称“小金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焦金池全家在天桥卖艺,收入颇丰;后曾移到天津卖艺,也受到观众好评。二女出嫁后,焦金池生活上和精神上渐渐潦倒,不久离世。焦金池有一张姓弟子,得其传授,在北京天桥明地拉大片,也称“小金牙”。后来天桥还有一名罗沛霖者拉大片,也以“小金牙”的艺名号召于市。

沈三原名沈友三,出身于北京宣武门外牛街一个寒苦的回族家庭。少年时拜清满族头等扑护德二爷(名世庭)门下,潜心学习掼跤。嗣后,又师承北平国术研究会会首白锦兼学炮拳,两种技艺相辅相成,沈三亦如虎添翼,成为当时北京跤坛上无出其右的魁首,赫赫有名的头面人物。当时,前门外珠市口大街开明戏院迤西半里地,有一家坐北朝南的戏园,名曰“第一舞台”。北京的京剧与梆子等大小戏班,在这里轮番演出。1921年底,这家戏园大门外,忽然贴出了一张引人注目的海报:“俄国大力士彼得洛夫,威震中华,天下无匹,莅临献艺,为期三天。”门楣的上方,悬挂着洋力士的半裸体广告画,肌肉隆隆,傲视一切,显示出一副无与匹敌的样子。海报与广告画的诱惑力,再加上无聊的帮闲文人在几家报纸上大肆吹嘘,于是乎象“彼得洛夫力能扛鼎,斗死犀牛”等不经之谈,传遍了六街九衢,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艺高胆大、血气方刚而又富有民族正义感的沈三,耳闻有关彼得洛夫传言之后,一股义愤之情油然而生。为了观察这位洋力士的功底,他破费了大洋一元的门票钱,买了前排的一个雅座。彼得洛夫的表演,是在洋鼓洋号伴奏下缓缓进行的。他先用双手托起一个黑乎乎的大铁球,在台上绕行了三圈儿,而后又举起一副白花花的杠铃,连续做了几个下蹲动作。仅这两下子,便把台下一帮观众唬得目瞪口呆,自以为大饱了眼福。殊不知武林中有这样一条谚语:“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 沈三的眼中,彼得洛夫不过是一只有拙力的笨熊。凭着中国武术的灵巧敏捷与变幻莫测的招数,挫败这个不可一世的洋人大力士,易如反掌。当彼得洛夫和他的助手们正欣欣然陶醉的时候,万没有料到一个具有中华民族血性与尚武精神的硬汉子,即将在翌日要将他扑倒在中国观众的面前。北京的12月,朔风凛冽,天寒地冻。然而,第一舞台里却是人声鼎沸,热气腾腾。彼得洛夫为期三天的带有挑衅意味的演出,已经是最后一场。台下的观众显然比前两天增加了许多,那些不惜破费5块大洋买“飞票”进来的看客,因为连“加座”都找不到,只好在戏园的三面“贴大墙”。沈三和几位前来助阵的知己朋友,早已夹杂在前三排的人群中,伺机而动。舞台上,彼得洛夫洋洋得意地晃动着茸茸的身躯,酱赤色的横肉随着音乐的节拍不时地颤颤悠悠,仿佛一只贪婪而凶狠的棕熊,在寻觅着什么捕获物。他稍微做了一些准备活动之后,便首先卷弯了一根钢条,待一阵掌声响过,又单臂举起一个沉甸甸的“石锁”,得到比刚才更热烈的掌声。彼得洛夫踌躇满志,转身对坐在台上的矮瘦的翻译嘟噜了几句。只见那翻译如同领了圣旨一般。立即冲着台下阴阳怪气地嚷道:“彼得洛夫先生刚才说,石锁本是中国武术家练功的玩艺儿,台下哪位武林高手如不服气,欢迎上台来试试!”台下千余名观众屏气凝神,面面相觑。沈三再也按捺不住心头怒火,脱去长袍,露出“褡裢”,一个箭步蹿到台上,愤愤然说道:“我堂堂中华,素有武德十戒。彼得洛夫狂妄虚夸,自诩天下第一,斗狠逞强,横行不轨,且高抬票价,大有奸商铜臭之气。如此犯我武林戒律,理应除之!”言讫,顺手操起石锁提梁,轻轻一抖腕子,飕地一声抛至空中,刹那间以“苏秦背剑”之势接住了石锁。满堂喝彩之声如山崩地裂,震耳欲聋。再看那彼得洛夫,先是瞠目结舌,呆若木鸡,继而恼羞成怒,象只恶熊拼命地向 沈三扑来。沈三毫无惧色,纵跳矫捷,弹指间绕到对方身后,飞起一脚,正踢中对方腰下“命门”处。彼得洛夫踉踉跄跄,半天才回身来。 沈三看出了破绽,猛然进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左拳佯击敌手面颊,发右拳猛击其胸口。左右两拳,犹如二龙出水,既刁又狠。 沈三趁着敌手招架已乱之时,猝然将右腿插其档中,来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跪腿得合”,彼得洛夫再也站不住,恰似塌了一面山墙,扑通一声跌倒在台上。自恃力大无穷、天下无匹的彼得洛夫,终于在一片喧嚣中悻悻离去。 沈三挫败了俄国大力士,维护了民族尊严,从此益发名声大震。当年的《晨报》与《群强报》由于报道了这则消息,居然创造了销售一空的历史纪录。

程傻子(网络图片)又叫程狗熊,但他的真名叫程福先。杂技之乡的河北吴桥县人。他来天桥撂地卖艺后,后来把家眷也从老家接来了,曾住在崇文区榄杆市温泉浴池对面的临街院子里,安家落了户。他在天桥表演时总是先耍狗熊后顶碗。程傻子驯养的是一只黑熊,体形肥大,性情凶悍,但对主人程傻子却非常俯首贴耳,十分听话,所表演的一招一式都很出色。这只狗熊能由易而难地逐一表演作揖、磕头、直立行走、前掌摇串铃模仿江湖算命先生或江湖郎中、钻竹圈、蹬木球、耍扁担、拿大顶、翻跟头、耍钢叉、与人摔跤等等。每逢表演完一场之后,程傻子便喂点儿东西给狗熊吃,顺手拍拍它的脑袋,表示鼓励。过去老北京人没处去瞧动物,更不用说是狗熊这种肉重身沉的肥大动物了。清朝乾隆时代的郡王傅恒第三子富察氏福康安的私人别墅,俗称“三贝子花园”,于1906年开辟为万牲园,即今天的北京动物园,里面养了许多动物,专供达官显贵游玩观看,票价十分昂贵,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去不起的,没有他们观看的份儿。所以程傻子的耍狗熊的表演场子,每天都是观众如堵,生意格外兴隆,这中间自然是下层人居多,也有一些有身份的贵族显宦来看程傻子表演驯狗熊节目。程傻子的表演场子与其他艺人略有不同,一般撂地摊只需用白粉画圈就可以了,而程傻子却在场边围上木栏杆,为的是避免在观众拥挤时发生不测。这只黑熊有个最精彩的节目,是用两只前掌耍弄一杆雪亮的钢叉。一是在胸前转动,二是要在胸前并绕脖子转动,其模样活像一个初学武术的傻大个子,动作笨拙迟缓,模样憨态可笑,加之大钢叉上的钢环舞动时哗哗作响,观者极为感到新鲜好玩。表演完节目后,大狗熊便直立行走绕场一圈,并伸出两只前掌向观者做作揖致谢状,待观众纷纷投进钱后,大狗熊才卧地休息一会儿。  耍完狗熊后,程傻子便开始表演顶碗的节目。十三个大小不等的瓷碗一层一个,一直摞到十三个碗,从下到上碗越来越小,远望过去,就像一座十三层的玲珑宝塔一般,使在场的观众无不惊叹。顶碗之后,他还要做出倒立、卧鱼等高难动作,使围观的人群在惊叹之中无不叫绝。顶碗表演不仅技巧要精,还要有灵活的腰腿与充足的力气。确实,这也真是程傻子的一手绝活儿。于是有人做了一首打油诗赞程傻子顶碗道:  程傻登场不耍熊,十三宝塔耍尤工。要知饭碗熊牢固,第一全凭顶上功。

程傻子年老力衰之后,因黑熊病死而改行,好在他是杂技之乡出来找饭吃的人,就以变戏法养家糊口度日。他的后代程文林、程文祥兄弟俩,也是子承父业,以“武彩拉子”(行话,即指顶碗、舞盘儿、耍木球等技巧)撂摊卖艺,也都成了天桥著名的民间艺人。看来程氏兄弟玩的活儿比他们的长辈多了,也算是有出息了。他们兄弟俩舞盘是根据汉代的盘舞演变而成。盘之圆心处钻有小眼儿,插在木竿顶端的铁针上,手频频摇动,令其旋转如飞,双手各举三至四块瓷盘,同时旋转,并做出双臂交叉,“前桥”(正跟头)、“后桥”(反跟头)以及“乌龙绞柱”(脊背着地,挥臂抡腿拧身连续翻滚)等高难动作,而所有的盘子伴随着动作旋转不停。至于程氏兄弟的耍木球,是开演时的小节目。双手将三个木球(有时亦用木棒或酒瓶)掷而接之,循环往复,使其腾空旋转,良久不落地。这个小玩意儿是用来招人,将人吸引过来好赚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耍狗熊的程傻子所没有想到的,这大概也是程氏之门风罢。

常傻子(网络图片)也是老天桥早期的八大怪之一。他表演的“砸石头”,带有江湖艺人的色彩。老天桥的艺人们大都听说过他的表演。有人说他的“砸石头”是真功夫,但也有人说他“砸石头”是为了兜售他治疗跌打损伤的成药服务的,带有商业性质和江湖医生的色彩,至于功夫并非精益求精,十分真实可信。但无论怎样说,都承认他是老天桥早期的怪人之一,他的真名叫什么,谁也说不清。据说常傻子砸的石头大多是鹅卵石。表演前,先由他的弟弟常老二拿两块石头对碰数下,好让观众听到响声,然后再递给观众可以用手摸一摸。看一看,辨一辨真假。这时候,常傻子边在一旁运气,把气运到手上。然后,接过石头放在一条板凳边上,找准位置后,只听“嗨!”“嗨!”两声,手掌落下之处,石块已被砸碎。常傻子有个绝活儿,就是用手指将一块石头戳碎。他的表演会使人联想到今天武警战士的功夫表演,大有一脉相承之意。不过“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现在武警砸石头——常傻子战士的功夫表演要比当年常傻子精深得多,所用的气功,也比先前更广泛的发展。常傻子表演一阵“砸石头”后,便要向观众推销他的“百补增力丸”。他说他的“百补增力丸”有神效,一能强身壮骨,二能治疗跌打损伤;三能治闪腰岔气内外伤。还以他自己现身说法,说他自己就是吃了这种药才有这么大的力气,才能练成真功夫。据说,他兜售的药丸并无神效,但也不会把人吃坏,他之所以如此美化药丸,主要是为求生存而维持最低的生活需要。同时,他是以卖药的形式向观众“打钱”。由此看来,有人说他卖艺带有商业性质还是不无道理的。

曹麻子本名叫曹德全,北京大兴县青云店人,农民出身。他于民国元年进京在天桥靠"数来宝"谋生。据见过曹麻子的天桥老辈人说,曹麻子个头大,一副猫脸,上面有几颗稀疏的麻子,两只眼睛总是眯缝着,显现出滑稽相来。他的头上总戴着一顶旧呢子帽,长头发绾着梳一短棒槌,浑身上下可能就是他手里拿着的那对牛胯骨还值点儿钱。他那两片子牛胯骨不比别的东西,俗名叫"金钱骨",一片足有二斤半重,两块就是五斤。略呈扇面形的两片骨头上下钻两个眼儿,上面各系有一个大铃铛,一个红绒球,下面还缀一块尺余长大红布。他一面敲打牛胯骨,一面数来宝。曹麻子的脑袋瓜特别灵,口齿还灵利,看见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用事先编好,出口便能说上一段,真是演艺高超,骨头一敲钱就来。"数来宝"是曲艺表演中的一种,很久以前便在北方各地流行。在表演中主要是一人或两人说唱,以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胯骨拍打为节奏。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并且经常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这种艺术形式最初是为乞丐沿街乞讨服务的,老辈人都知道,昔日名为"善人知",于各种买卖铺户门前,见景生情,即兴编词,说一些叫店铺掌柜的喜欢听的吉庆话以求得赏钱的一种形式。例如:"老爷您,发慈心,买卖好,获千金。""叫声太太赏俩钱,福寿康宁万万年。"在那个年代,流浪街头的乞丐到处都有,形式各有不同。京城的乞丐一半都集中在天桥,晚上便住在山涧口一带的鸡毛小店。在天桥一带,以数来宝为艺者很多,并逐渐有流浪街头改为固定在小型场地内演出,加入了撂地为生的民间艺人的行列,不仅如此,数来宝说唱内容也有所变化,善于创新的艺人开始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并由此产生出"曹麻子"这样的著名艺人。曹麻子并不是最早在天桥演唱数来宝的民间艺人,然而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善于创新,根据历史重大事件创作了《推翻满清》、《北伐成功》及《大实话》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唱段。其中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譬如《推翻满清》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其词如下:金钱板打响连声,不说如今表前清。专制时代人民苦,人民饿成骷髅骨。自从光绪庚子年,北京闹了义和团。四外刀兵人慌乱,北京城里冒黑烟。大师兄,红灯照,她的来历不知道。洋兵来了惊銮驾,西太后去奔西安城。骨板一打响连声,不说如今说前清。慈禧垂帘来听政,光绪皇帝被架空。太后投降不争气,洋人爸爸坐朝廷。兵荒马乱人民苦,锅里野菜合根煮。可怜饿得皮包骨,男女老少成骷髅。同盟会有孙中山,废除宣统掌大权。从此满清被推翻,百姓才得见青天。这一段《推翻满清》,通过简短而通俗的语言形式,将清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和劳动人民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一一表达出来。曹麻子当年在天桥演唱的《大实话》段子,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生活中的经验和思想,具有很强烈的劝诫作用,琅琅顺口,易懂易记。其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骨板一打响连声,说段实话给您听。林中树木有高低,世上人多心不齐。只顾各扫门前雪,哪讲什么情和义?大树一倒猢狲散,各奔南北与东西。结朋交友要谨慎,须知人心隔肚皮。画上春牛难耕地,纸糊驴马不中骑。吃饭还是家常饭,搪寒还是粗布衣。娶妻别图脸蛋美,免得日后惹是非。生儿育女别贪多,贪多必定着大急。要吃要喝又要穿,长大未必有出息。有朝一日爹娘死,穿白戴孝全是虚。灵前供晚倒头饭,谁见死人吃了去?七天以内入了土,气化清风肉化泥。活时争名又争利,口眼一闭全都没。万贯家财拿不走,攥把指甲躺地里。奉劝诸君听仔细,实话一段非儿戏。这段大实话说得入情入理,因此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老北京人经常训诫年青人。曹麻子的唱段能以不凡的魅力长久地印在北京人的心里,留在人们的嘴边,这就是平民百姓尊称他为第二代天桥八大怪之一的原因。

“赛活驴”(网络图片)又称“毛驴舞”,是一种“斗哏”与杂技相结合的舞蹈。表演者用竹竿、竹筏制为驴形,又以布蒙之,绘成驴样。前后分为两截,中有缺处,表演者立其间,将两头各系于腰间,周围布长至地,以遮人之腿。同时,做出各种驴的动作,如:“驴子散花”、“驴尥蹶子”、“驴失前蹄”等。表演时,关金凤化妆骑在驴背上,手打一副三寸长、一寸宽的竹板唱莲花落子,并表演上桌子、上三足板凳,仿山羊上山等绝技,让观者称奇喝彩。他们的表演声情并茂,身形惟妙惟肖,浑然一体,被大家称为“赛活驴”。赛活驴,原名关德俊,他经常观察小毛驴的的动作,体验形象,因此在台上把小手演得活灵活现。他有个驴型道具,是用黑布制作而成的,驴头描绘得很细腻,穿在身上栩栩如生。表演时,在场子中摆上三层三条腿的板凳搭成“旱桥”,然后他的妻子关金风化了妆后骑在驴背上走,走在“旱桥”上表演各种难度较大的惊险动作,其高超精湛的“驴技”,总能成为全场最动人心弦的精彩环节,不少人就是为了看小驴才去听戏的,无怪乎成千上万的观众送给这位“驴技”鼻祖恰如其分的绰号——“赛活驴”。

云里飞旧北京时代曾有个说法,说来北京可以不逛故宫,但不能不逛天桥。说没逛过天桥,没听过云里飞,就如同一辈子没吃过白面一样。这话乍一听,仿佛没有天桥就没有北京了,没有云里飞就没有天桥了。其实不然,这正说明了天桥在北京的重要代表性,也说明了云里飞在天桥演艺圈中的位置。云里飞,本名白宝山,是老云里飞白庆林之子,艺名毕来风,又名壁里蹦。他在天桥三角市场演出,上搭席棚,场子里摆几排板凳,台帘是一块德寿堂牛黄清心丸的广告,这排场在当时天桥属最风光的。他唱戏有行头,全是独出心裁自己制作的,盔头用的是各种纸烟盒粘贴的,几绺长发拴在铁丝上就是髯口,竹管劈开装上鸡毛就是雉鸡翎,麻绳头儿染上红绿色绑在棍子上就当马鞭使。大褂不系钮扣,敞开怀就算是戏衣……提起云里飞,天桥赛活驴的老伴乔金凤说:“云里飞一出场就逗人乐,他头上戴着用哈德门、红锡包、大联珠、大粉包、小粉包牌的纸盒做成的乌纱帽。竹板上绑一撮鸡毛算雉尾,芸豆儿穿成串算珠子。他买了条面口袋,染成红色的,缝成个红背心,上装天子、下扮走卒都能穿。大褂子不系扣儿当蟒袍,演戏时上场门、下场门都用台幛子,德寿堂的广告,印着'康氏牛黄清心丸’的红字。”云里飞的表演形式是以戏剧为主,相声为辅,满场作戏,随时抓哏。他一个人可以串演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角色。他的滑稽二簧十分有名,但常常是刚一开头却又煞了尾,取而代之的是尽情地插科打诨,令观众大笑不止。但他也有说笑话说出毛病的时候。赛活驴的老伴乔金凤曾讲过云里飞开玩笑吃亏的一段故事,她说:“一次,地头儿的警察来敲他的竹杠,向他要钱,他说:'我哪儿有钱呀?我是三没主义,没吃、没喝、没钱。’警察一听,乐了。这正好是没茬儿找着茬儿了,就说:'你敢反对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说成三没主义。’云里飞给吓怔住了。他真没想到这么一句俏皮话,竟然说出了政治问题,他结结巴巴地说:'我只说我没吃、没喝、没钱。’警察哪儿管他这一套,不由他辩解,一口咬定他反对三民主义。结果,云里飞吃了个大亏。”云里飞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京剧清唱的特点,又有说、学、逗、唱的特色。经常演出一些偏重念白和做工的小闹戏,如:《铁弓缘》《豆汁记》等,他充满滑稽表情的脸和五官辞去的表演,在极其简单的化妆衬托中,很具有独特的风格。民初文人金水,曾有诗赞曰:小戏争看云里飞,褴衫破帽纸盒盔;诙谐百出眉开眼,惹得游人啼笑非。很多天桥的老人们至今仍记得云里飞的表演,他时常龇牙咧嘴飞眼吐舌头出怪相,但难得的是在他这一块小小的场子上,却造就了白全福(云里飞的儿子,俗称飞不动,跟着飞)、侯宝林、郭全宝等一代著名相声演员。云里飞所收的几个女弟子,如:老生演员周艳芳、李淑敏、李晓安、李淑卿,青衣演员刘毓荣,花脸演员王丽芝等人,都是30年代走红的角色。与之同台演出过《捉放曹》《落马湖》等几十部传统戏剧,生意兴隆时,每日可收大洋十二三元,令其他场地的艺人望尘莫及。提起云里飞的表演艺术,著名相声演员云里飞之子白全福曾经说过:“我父亲刚10岁,就跟我爷爷撂地,也学会了一套本领。我爷爷训练真严、真打,说是不打练不出功夫来。过去,我爷爷一个人唱,现在两个人唱要好一些。到了要钱时,看看地上的钱不够,就对我爸爸说:你来几个脑踺子吧!我父亲就光着脑袋靠着地,连着一口气翻15个筋斗。他常翻脑踺子,头顶上磨出了一道凹痕来。“我爷爷过了50岁,我爸爸就顶上他的名字叫云里飞了。我爸爸会唱、会说、会表演。他撂地时,是用白沙在地上先撒几行字:'平地茶园,风来吹,雨来散,今天挣钱明天吃。人歇工,牙掉队,肠子空着活受罪。’这几行字,吸引了许多人来看。不一会儿,人就围上来了。他要钱的时候,有一套绝招,表演完了,他要过钱数数,然后冲东边观众说:请大家帮忙要十几个子儿。他把舌头伸出来,一直伸到鼻子底下,大伙一乐,就扔几个子儿。他又冲南边的观众也要十几个子儿,说着他把舌头伸到鼻梁子上,大伙一看乐了,又给几个子儿。接着他又冲西边观众还要十几个子儿,他把耳朵外皮塞到耳朵里去,说要等着要够了10个子儿,耳朵外皮才会翻出来,差一个子儿也出不来。可人家刚扔一个子儿,'当’的一声,他的耳朵外皮就翻出来了。最后,他冲北边也要十几个子儿,这回他换了花样儿,脸上的五官乱动。我父亲就是靠着这个本领,十几个子儿就又到手了,四面他全要过了。”的确,过去的民间艺人,所学习的一切功夫和表演艺术技能,全部是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每个艺人都有绝活,但是,在那个时代里,也只仅仅是讨饭讨钱的艺术罢了。云里飞除了在天桥撂地,有时还要到其他地方去,但无论去哪儿,都要由老云里飞扔鞋而定。每天清晨,老云里飞都要脱只鞋,从屋里扔到院子里,鞋头朝哪方,就是往哪里去,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天桥。日本鬼子侵占北平后,云里飞离开了天桥,有关史料记载说,他是靠串妓院演出来维持生活的。他原来的场子由刘醒民接管,演员阵容有所调整,加进了小疯子等人,一直延续到1957年,才纷纷改行自行解散。

盆秃子 有两个相当明显的外貌特征,一是秃顶,只鬓角有些头发。二是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颇似《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盆秃子表演时也与众不同,他表演时手拿一大瓦盆,用一双筷子敲击瓦盆的不同部位,发出高低不同的响声,敲出的各种声调,再加上随口编出的词曲,抓哏以博人一笑。天桥大狗熊孙宝才曾回忆说盆秃子是个怪人。他头上光秃秃的,只两个鬓角有些毛,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好像个铁拐李。他拿着一个瓦盆,直径有二尺,深有一尺,用一双筷子敲来敲去,却也敲出五音十二律来。他一面敲,一面唱,随口即兴编词,逗人大笑。盆秃子的这种敲盆唱曲的表演形式虽然简单,但《史记》中所载,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的故事,确是流传至今广为人知的。其以缶为打击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唐尧时代。据《文献通考》中《乐者》记载:“古缶,形如足盆或曰形如覆盆,以四杖击之。”通过查证有关史料,可以看到,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这段歌词,后来成为歌颂太平盛世的典故。又考证,击壤,便是击缶。唐尧以后的春秋、秦、汉诸朝代,都有关于击缶以和乐曲的记载。如:《汉书·扬恽传》中就有:“酒后耳熟,仰天拊缶,而呼乌乌。”盆秃子击瓦盆,虽非八音合谐,但也侃侃有声,并合于韵律。与他随口所唱的小曲应和为一体,追根寻源,倒也颇有些上古的遗风。所以,被广大群众所喜爱,所传诵。清代《天桥杂咏》中有诗赞道:曾见当年盆秃子,盆儿敲得韵铮铮;而今市井夸新调,岂识秦人善此声?击缶唱歌形似丐,斯人京已不堪论。笑他俗子无知识,妄拟庄周浪敲盆。

花狗熊(网络图片)花狗熊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在天桥撂地卖艺的民间艺人。他是河北定兴县人。他以黑墨涂面,用大白粉画眼圈、鼻梁子和嘴,头上戴假小辫儿,加上他胖乎乎的五短身材,扮相奇特,所以得了个“花狗熊”的外号,在天桥也是数得着的人物。花狗熊在天桥演出时,总是和自己的老伴合作。据在天桥观看过他们二人演出的老人回忆,说花狗熊个儿不高,人又胖了点儿,一张圆脸上布着几条深深的皱纹。他是用锅灰涂脸,把一张胖脸涂得乌黑,然后用白灰画眉毛,头顶上戴个假小辫儿,两只眼睛显得特大,可老是恍恍惚惚的样子。他上身穿的是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黑布褂子,裤子上也补着补丁,往场中一站,真是又呆又傻的花狗熊了。他在天桥演出的时间不太长,谁也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至于他老婆就更没人知晓了。他演出时,腰里总挂着一把破铁壶。鼻孔里一边插一只用洋铁片做的哨子。他随手捡砖头瓦块敲铁壶,再使劲用鼻子吹哨,丁当噗嗤一阵乱响,加上又蹦又跳又说又唱,瞧上去还真跟个狗熊似的。他老婆就更逗人了,长得模样也还可以,眼角眉梢一笑一挑,风流无限。她穿上红衣、绿裤、红鞋,再把脸抹得希奇古怪的,看上去就使人觉得可乐。特别是她头上的短辫子,长发绾过来,又折成三截,用红毛线一扎,活像个七八寸的短棒槌。加上她故意走路时一俯一仰的摆动脑袋,那短辫在脑后一低一昂地引人发笑,确实有些不雅观。但是在那个年代,只能用这种低级庸俗的表演方能迎合市民的心理状态,只能用这种办法吸引观众。花狗熊夫妻二人,每天都是一前一后,边走边扭来到天桥市场。一路上便招来了一大群寻开心的观众,等到了一处较大的空地上,花狗熊便掏出白粉往地上画个圈儿,人们也就围着圆圈站好,这时他们的正式演出便开始了。夫妻二人在艺术造诣上可能是都不太高,他们在场上扭一会儿,唱一会儿的,唱扭了,花狗熊老婆便把铜锣翻过来向观众讨钱,要过钱后又接着表演。很多人还是挺喜欢看他们的装扮和表演的,把他们称为第二代的天桥八大怪之一。

有人把八大怪按年代顺序分为三拨:第一拨“八大怪”出现于清朝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是指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等八位艺人。第二拨“八大怪”出现于辛亥**之后。他们是让蛤蟆教书的老头、老云里飞、花狗熊、耍金钟的、傻王、赵瘸子、志真和尚、程傻子。第三拨也即最后一拨“八大怪”,是指三、四十年代在天桥出现的几个民间艺人。他们是小云里飞、大金牙、焦德海、大兵黄、沈三、蹭油的、拐子顶砖、赛活驴。一百多年来,在天桥市场献艺的,除上述三拨“八大怪”以外,还有很多自怀绝技的杰出艺人。他们如八仙过海般各显神通、各练绝招,在北京近代民间艺术史上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一页。老北京城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尽收眼底:打花布袼褙的老太太;拿着“唤头”给人剃头的剃夫;镖局走江湖运货的镖师;广安门一带聚集的“驼夫”;四牌楼(今东四)一带卖估衣的小贩;光绪年间拉着造价40两白银的“胶皮”(即洋车)的车夫;以鸣锣为号、划地圈场表演的耍猴人;农历春节召集跑旱船等表演的“走会的”;前门外正明斋挨家挨户专门送去供佛“蜜供”的伙计 ,每个人物的表情不仅活灵活现而且神色各异。

敲小鼓 走街串巷收买衣物旧物古玩家具杂物打小鼓的就是收旧货的。这种名称的由来,大约是因为他们出来做买卖的时候,手里拿着一面小鼓。打小鼓的一共分两种一种是打硬鼓的;一种是打软鼓的。打硬鼓的本钱比较大,同各个古玩铺都有相当的往来,他们自己也开着小旧货铺。打软鼓的正与打硬鼓的相反,他们专到穷人的家里、小的胡同里去收买破旧无用的东西。吆喝“破烂换洋火”。

卖臭豆腐酱豆腐老北京吆喝“酱豆腐,臭豆腐”声音悠长。走街窜巷卖他的酱豆腐和臭豆腐。尝了一口他的臭豆腐乳,白里透红的臭豆腐乳看着饱满,一口下去,臭味恰到好处,让人回味。“他的臭豆腐,味道最正宗,酱豆腐红里透白”。

爆玉米花爆米花的那声巨响,引发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它的步骤很简单:打开滚筒的铁盖,将玉米放进去,往火炉上一架,慢慢地摇六七分钟后,滚筒内压力升高,将滚筒取下,往皮袋里一撬滚筒铁盖,一声巨响,白烟散去,饱满喷香的白色玉米花便呈现在眼前了。

卖空竹抖空竹空竹是北京的民间玩具之一。德子是光绪年间人,因生活困难,就到天桥市场撂地,表演空竹。为了满足广大观众需要,他研究出很多新的招数,因此称他"空竹德子"。据说单头空竹就是他的创造。捎带卖各种空竹。后来有个叫常立全的,不仅抖空竹,还抖嘟噜(黑陶的长脖、大肚的盛酒容器)、壶盖等。

卖雪花酪(冰淇凌),明清时,京城就出现了雪花酪雏形。雪花酪又被戏称为“土法冰激凌”,旧时制作雪花酪需人力制冰,用到铁桶、木桶、皮带等工具。把一个圆铁筒放进一个比它略矮的圆木桶里;木桶比铁筒直径要大,铁筒周围填满了碎冰块。制作时,铁筒内倒入鲜奶、凉开水、白砂糖等,老字号的还要加入各家的秘制口味配方。再用皮带缠在铁筒外皮上端,用人力反复拉动皮带转动铁筒,使筒内的水珠凝结冰,到了现代人工制冷就改为电动制冷了。为了不使其结成冰块,制作人要用一根竹片,多次剔除筒内壁上的冰层,使筒内保持半流质,即“酪”的状态。铁筒在木桶的冰块中转动,越转越“糨”,一直到呈浓小米粥状,就可以了。

叫卖时鲜蔬菜北京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小吃历史悠久。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特色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一些老字号专营其特色品种,如仿膳饭庄的小窝窝、肉末烧饼、豌豆黄、芸豆卷,丰泽园饭庄的银丝卷,东来顺饭庄的奶油炸糕,合义斋饭馆的大灌肠,丰泽园、同和居的烤馒头,北京饭庄的麻茸包,大顺斋点厂的糖火烧等,其他各类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饮食摊上均有售。老北京吆喝 清代《都门竹枝词》写道:“三大钱儿买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糕炸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也说明北京历来有许多风味小吃。

耍猴耍猴儿人身背一只小木箱,里面装着罗圈儿、小盔头、小独轮车等道具,大绵羊额头上戴着绒球,项下系着铜串铃,备着鞍辔,打扮得十分好看,另有一大竹竿上系着吊杠绳梯,为猴子作戏用的道具。他们边走边敲锣打鼓,走到街头空地就圆场开演。猴子作戏时,耍猴人不时地敲打锣鼓,口中还叨叨念念地帮腔。

摇铃的旧时北京学校传达室用摇铃通知上下课或胡同里发布消息通知。

窝脖 婚礼搬运嫁妆。这件具有代表性的《窝脖儿》就是老北京交通篇中的一个小人物,只见一名人力搬运工用一块一米见方的木板、一条软绳和一根木棍当简单的运输工具,搬运人把乘运的物品码放在木板上用软绳捆绑,肩上驮着立柜、箱子等。据说这是由旁人帮助将物品放在搬运人的肩颈上,低着头在运送的路上不能停歇、不能抬头,因此而取名叫“窝脖儿”。它是人力搬运工“脚行”中的一种行式,这个行当已绝迹六十多年了,有组织、有技术,主要从事运送嫁妆、大宅门儿搬家、古玩玉器店运货等。“窝脖儿”在民国初年最为红火,当时被外国人称赞为中国手工业三绝之一。

写春联“书春摊”在北京就永远看不到了。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贴挂春联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但是今天的春联大多是印刷品,很少有书写的,昔日的“书春摊”的消失是很自然的。春联是我国独有的楹联文化中重要的部分,虽然有节令色彩,但是营造的“白雪映红联”气氛,令年味大增。至于经营“书春摊”者并非全是什么文人墨客,大多是破落文人乃至毛笔字写好的中小学生。

“消寒图 乃是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冬至汉族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相传“消寒图”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一个画出来的,他被元朝统治者关在北京监狱里,创作了这种图,以后逐渐流转开来。

大酒缸 穷人在酒缸盖上喝酒吃饭。大酒缸兴于清代,盛于民初,学秋氏在《续都门竹枝词》中有“烦襟何处不曾降,下得茶园上酒缸”之说。 这种大酒缸是以前老北京的老少爷们儿们的好去处。到这儿喝酒的大多是体力劳动者,也不乏有文化名人体验生活的。大酒缸多由山西人经营,“大酒缸”三个字得名于柜台外边摆着的半埋地下的酒缸,酒缸有大缸、二缸、净底、不净底的区别。缸口上盖着漆成红色或黑色的两个半圆形对拼的木质大缸盖作为饮酒桌,周围摆着几个板凳,酒客们据缸而饮,可谓旧时京城平日的一大消遣之地。大酒缸的酒菜,分“自制”和“外叫”。自制又分“常有”和“应时”两种。例如油炸花生仁、煮花生米、煮小花生、豆腐干、辣白菜、豆豉豆腐、豆豉面筋、拌豆腐丝、虾米豆、玫瑰枣、煮蚕豆、豆儿酱、拌海蜇、拍黄瓜、炸虾米、炸咯吱盒……都是四时常有的酒菜。像拌粉皮、拌菠菜、芥末白菜墩、醉蟹、河蟹海蟹、熏黄花鱼、鱼冻、炖排骨、酥鱼、香椿豆、鲜藕等,都是应时的酒菜。不论“应时”和“常有”,都以冷食为主。酒菜中还有一种“侉炖鱼”,是热食中的应时菜。因为大酒缸的掌柜的通常都是山西人,所以也有的大酒缸带卖山西刀削面、拨鱼儿,多在店旁门设面案、煮面锅,锅中沸水滚滚,厨师左手托一大团面,右手挥舞薄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加入各种口味的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为著名。

正骨捏筋用推拿手法治疗骨折、脱肛、伤筋等病证的中医骨伤科主要外治法。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正骨理筋根据其作用及适应症的不同,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两类。正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和脱位,通过手法恢复骨与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 。 正骨八法为正骨的基本方法。理筋手法主要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如拇指推揉法,掌根推揉法,虎口推揉法,指按法、提捏法等。

门吹 办白事时通报吊客身份的敲鼓和梆子单声为男性双声为女性。接三本日,大户人家门外设对锣、对鼓或单锣、单鼓的“门吹”,另在大门设梆子(即古代的“云板”),二门设并站立回事人员,谓之全份。另在月台旁设置“清音”一部助哀。中等人家只有门吹、清音;中等以下人家就只有门吹了。中上人家的门吹都是一早就来,谓之“早上鼓”,等而下之是“午上鼓”、“晚上鼓”。

烤肉吃烤肉分文吃和武吃。文吃,就是餐桌上吃后厨师傅烤好的肉,吃法斯文。武吃,就是自烤自吃。过去吃烤肉时“人人手执尺二长的六道木,在烤肉炙子旁,一只脚蹬长条板凳上,自将腌渍好的肉,摊在松香缭绕的烤肉炙子上翻而炙熟。自烤时,自己取料、掌把火候。边烤边饮酒,烤者人人屠门大嚼,在酣畅淋漓中体味武吃乐趣”。估计现在这境况很少见了。

卖风车老北京风车又称吉祥轮,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有趣的传说,虽然故事不尽相同,但每段传说里的风车都有“四季平安,吉祥如意”的寓意。老北京风车不仅颜色鲜艳,风一吹,还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每当过年和节庆时,深受百姓喜爱。传统老北京风车是用高粱杆、彩绘纸和粘土做成的泥鼓组装而成的。首先,用高粱杆做骨架,把高粱杆折成想要的形状后在上面打孔,并用竹签把骨架的各部分插好、固定住。然后用处理过的粘土弯成环状,自然风干后贴上一层牛皮纸,做成泥鼓。接着用彩纸贴在弯成环状的竹条或塑料管上,做成五彩风轮。最后把这些组件组装起来,在骨架上套一根皮筋,皮筋中间绑一根竹签(一般用牙签)做“鼓槌”,当风吹动风轮的时候带动竹签击打在泥鼓上,就能发出清脆的响声了。

卖古玩瓷器地摊买卖旧瓷器、古玩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

批生辰八字合婚姻日期“合婚”时男女两方各用一鸣顺红纸的折子,上书“生辰八字”,将男女两方出身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天干地支列于纸上,然后请“星命家”测瞅男女两方“八字”,俗称“批八字”,这等于所谓“合婚”。依据中国老式婚制,平常男女两方必需经过星命家推算,认为男女八字相合、属相相合才具成亲,以免婚后夫妻相克或者阻截家运。在老北京有所谓“十二属相相合”说法:“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睡鼠黄牛两畅旺;青牛黑猪乐滋滋:龙鸡更经久。”此外,还有所谓“十二属相相犯”的说法:“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经过命馆大师的一番推算后,男女的婚事才会有成绩。平常状况下,命馆大师凭据“乾造”(男方)以及“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及属相,写出鉴定(如“子与丑合”等),再凭据“黄道吉日”以及喜神方位,择定迎娶日期,并将这些对象写在一个红纸折子上。这个红纸折子,等于所谓“龙凤帖”。在传统婚制中,这个“龙凤帖”分外首要,它相称于明天的成亲证书。只要拿到了它,才算完成为了合婚手续。

卖卤煮火烧最初的卤煮出自于宫廷的"苏造肉。"据说在清朝光绪年间,河北三河县有位姓赵的人和如今"小肠陈"的鼻祖陈玉田的祖父陈兆恩一起卖苏造肉。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普通人吃不起,所以他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辅之以多种调料,使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口味独特。

跑堂店小二跑堂儿的(也叫堂倌儿,走堂的)所以得名“勤”,就是嘴勤、手勤、腿儿勤,另须眼疾手快。跑堂儿的学徒三年,最要紧的是学说话。照理,是人就会说话,而“会说话”分为两层。一层是婴幼儿丫丫学语,能叫爸爸妈妈就算会说话。再一层是说话得体,见人说话好比量体裁衣,也谓之会说话。跑堂儿的学说话即学“量体裁衣”本领。每至饭口,自吃客抬腿迈进门槛儿那一刻,跑堂儿的就得拿眼使劲观察客人的举手投足、穿衣戴帽、形象气度、男女长幼等。使劲观察是心里留神,不是眼珠子紧瞪。脸上要春风和煦,眼里则蕴亲善正气。然后再凭借自己的经验阅历咬文措辞,三两句话,既把留住客人,又让吃客刚一进屋就被挠到痒处,心情朗悦,有所谓宾至如归之感。如此客人还没坐下,心里即念叨“今儿得多点俩菜”。这是跑堂儿的本领。跑堂儿的说话“量体裁衣”并不是见人下菜碟儿把客人分出三六九等,而是分殊于童叟之长幼,性别之男女。比如进来两位妙龄女郎,总不能说“两位太太您脚底下留神门槛儿”,这话是挨瞪找骂,得称呼小姐。再比如若是两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不能说“二位大爷里边请”,得说“少公子您来啦,二楼雅间给您几位留着那”。不管哪路客人,跑堂儿的一律态度和蔼,说话时要弯腰低头凑客人耳边。绝不能笔管条直戳在那儿,让客人凑你耳朵说话。更不能故意令人难堪,卖一张利口褒贬客人。

挂炉烤鸭挂炉烤鸭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北京填鸭、大葱、甜面酱等。挂炉烤鸭是依靠热力的反射作用来烤制鸭子,即火苗发出热力由炉门上壁射到炉顶,将顶壁烤热后,再反射到鸭身,挂炉烤鸭不能以带火苗直接燎烤。相比另一种明炉烧鸭,效率更高,但两者口味没有明显区别。在嘉靖年间,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老"便宜坊"烤鸭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挂牌开业,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鸭店。而当时的名称则叫"金陵片皮鸭",就在老"便宜坊"的市幌上还特别标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鸭。叉烧烤鸭以"全聚德"为代表,而焖炉烤鸭则以"便宜坊"最著名。金陵烤鸭是选用肥大的草鸭为原料,净重要求在2.5公斤左右。在1864年,京城名气最大的"全聚德"烤鸭店也挂牌开业,烤鸭技术又发展到了"挂炉"时代。它是用果木明火烤制并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不仅使烤鸭香飘万里,而且还使得"北京烤鸭能在港澳、深圳、广州等南方几个大城市的菜单上见到。北京鸭是当今世界优质的一种肉食鸭,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故名"填鸭"。不仅如此,北京鸭曾在百年以前传至欧美,经繁育一鸣惊人。因而,作为优质品种的北京鸭,成为世界名贵鸭种来源已久。北京烤鸭采用北京特有的果木炭火烤制,味道独特。

蒸烧麦烧麦是非常引人喜爱的特色小吃,据说起源于包子。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还在于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最早称稍麦,"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方言谓之烧卖。"如果把这里"稍麦"的制法和今天的烧卖作一番比较,可知两者是同一样东西。到了明清时代,"稍麦"一词虽仍沿用,但"烧卖"、"烧麦"的名称也出现了,并且以"烧卖"出现得更为频繁些。如《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金瓶梅词话》中也有"桃花烧卖"的记述。清朝乾隆年间的竹枝词有"烧麦馄饨列满盘"的说法。李斗《杨州画舫录》、顾禄《桐桥倚棹录》等书中均有烧卖一词的出现。《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食品类及菜谱》中开列了"各样烧麦,大肉烧卖、地菜烧卖、冻菜烧卖、羊肉烧卖、鸡皮烧卖、野鸡烧卖、金钩烧卖、素芡烧麦、芝麻烧麦、梅花烧麦、莲蓬烧麦……" 清代无名氏编撰的菜谱《调鼎集》里便收集有"荤馅烧卖"、"豆沙烧卖"、"油糖烧卖"等。其中"荤馅烧卖"是用鸡肉、火腿配上时令菜作馅制成。"油糖烧卖"则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馅制成。中国南方还有一种"卤馅芽菜烧卖"。

牵骆驼驼夫 跑长途运输的驼帮通常为了防范劫匪而成帮结伙而行,多时人员逾百名骆驼近千只.按队伍的排列,第一组叫锅头(亦称大头),负责途中休息宿舍,生火做饭;第二组叫水头(亦称二头),负责打水、炊茶、准备干粮;其余的为拉列子,驼队中的普通驼夫,不仅负责拉骆驼,还负责拾粪、捡柴、值夜、放牧等事宜,成天忙忙碌碌,不得稍有歇息。骆驼怕热,夏天一般都被骆驼的饲养者送到口外放青(北京的骆驼多到居庸关、古北口一带,时间40天左右。放青回来的骆驼已蜕过毛,膘肥力壮。秋风一起,正好开始运煤。

盲人说书说书是由最初盲人行乞、谋生的一种手段演变而来的。手弹三弦,膝盖绑铁板抖动时打节拍。旧社会,因出"天花"(麻疹)或其它原因致盲的孩子,为谋求生存,父母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就送他们拜师学书演唱。学成后,就走村串乡说唱,混一碗饭吃。像著名的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张俊功等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说书逐渐登堂入室,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

唱大鼓书大鼓书,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艺术。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演唱者唱一段说一段,还伴有动作表情。“北京琴书”是北京地区鼓曲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它是“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土言土语,板式有快、慢、架、散,极大丰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家的喜爱,并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裱糊匠中国民间替人裱糊棚顶、窗棂、门楣等为业的匠人。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东北等地区。过去北京地区民房多为老式四合院瓦房,室内天棚需用秫稭扎架吊顶,糊以素纸或彩格纸。裱糊匠,那可是不愁饭吃的艺人。那时候,家里若是死了人,丧家要拼命地花钱,而且是一点也不惜力气与银子。人一断气,马上就得去糊“倒头车”,接下来就是一些烧活,什么车轿骡马,墩箱灵人,引魂幡、灵花等等。死后七天要念经,又少不了糊镂库,金山银山,尺头元宝、四季衣服、木器等等。出殡时怎么也得弄一对“童儿”之类的烧活。“五七”(即死后三十五天)则烧伞,六十天要糊船桥。死者此后才与裱糊匠脱离干系。而且,这些匠人不仅伺候死人,还得伺侯神仙;不仅伺候神鬼,还要伺侯活人作“白活”,就是给人家糊顶棚。你说,这裱糊匠是不是整天围着钱转圈呢?

木匠木匠, 亦称"木工"。在制造家具、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过程中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木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他们使用墨斗伸展绳墨,用笔划线,用斧头以劈开木材,砍削平直木料。用凿子以凿孔与开槽。用锯子来开料和切断木料。后拿刨子刨平,再用墨斗较直屋柱。用鲁班尺 :丈量与校正角度等。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木匠从事的行业是很广泛的,他们不仅可以制作各种家具,在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等都离不开木匠。比如在建筑行业要通过木匠来做必不可少的门窗等。

卖藕的秋冬季的时候能吃到藕,大概是九月到十月。大部分莲藕真正成熟的季节是在秋季,一般采挖莲藕通常是在9月到10月。有的可能7、8月份就可以上市,而有的莲藕可能越冬之后还有。莲藕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年一度完成它的年生长发育。

说相声相声一词源于宋代的“像生”,原来指模仿别人的言行。明朝时期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被称为“象声”。到了民国年间,象声才称为一种单口笑话,并改名为相声。起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相声吸收了口技、说书的艺术表演特色,在晚清时发展成一种以讽刺笑话为主的艺术形式,并由北京很快流行向全国。根据现有的文献,张三禄是京城说相声的第一人。但是,现在的相声界一般认为朱绍文是相声的祖师爷,朱绍文算得上是中国相声史第一位专业的相声演员。据说,对口相声、三人相声和太平歌词都是由他创造的。

脚夫老北京的 脚夫 和 拉脚的 农村劳力进城 打工 ,历代都有。农村人进城后大多数是出卖劳动力去充当 挑夫 、 棒棒 、 力工 或 扛大包的 ,日复一日地用脚杆子丈量大地,俗称脚夫。最早是指从事体力劳动,进行搬运工作的人们,主要是搬运货物的工作,脚夫95%来自农村。

剃头匠剃头挑子分“下街挑子”和“桥头挑子”两种。前者是流动走街串巷的,后者是固定在某个桥头的(如后门桥、北新桥、银锭桥等)。俗话说“剃头的挑子── 一头热”。那是因为挑子的一头是一个高圆笼,圆笼中放火盆。看似普通的挑子,可挑子上的工具却都有来头。圆笼是专门装违抗剃头令的人的头颅的;圆笼旁边立着一根旗杆,是悬供圣旨用的,后来改为挂毛巾、磨刀布了;顾客坐的红色小凳原来是枭人脑袋的木墩;木凳下有抽屉,放着大小剃刀,是用来剁人的;扁担上捆着的长绳,是绑人用的“法绳”。说起来渗人,当然,这只是在清初时期。剃头是手艺活,老北京的剃头匠必须会十六种技能,即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这其中包括梳发、剃头、刮脸、掏耳、清眼、染发、按摩、正骨等。因旧时剃头的多为挑担流动服务,在固定处所营业者不多,因而属于江湖行当之一。《北京民间风俗百图·剃头图》描述了剃头匠经营方式:“其人挑担游于街市之间,手执唤头,串走胡同,每到大街,将挑放地,等待来往之人刮脸、打辫子、剃头,方便之至。”《燕市货声·工艺·剃头匠》则描述了剃头挑子的内容:“挑担,前小红圆笼,中藏炭炉,坐水,锔上置盆,旁竖旗杆、刁斗;后挑红柜,可坐,中匣藏梳、抿、篦、刀……。”

拉洋车老北京拉洋车,有拉白天的、拉晚儿的、拉包月的、拉牌儿车的,反映出当时不同阶层的需求。拉白天的人早晨从车厂子拉出洋车,溜溜儿的得在街上转悠一天,挣几大枚为的是养家糊口。拉晚儿的天黑出车,拉点儿过夜生活的主儿,实在拉不到客人,只能去各大戏园子和灯红酒绿之所的外边趴活儿等座。拉包月的,就是为那些大宅门和殷实家庭服务啦,有些车是车厂的,但大部分都是主顾自家备的车。拉包月的主要工作不是送老爷上班、少爷上学,就是拉太太小姐出去玩儿。但他们的活儿并不是那么轻松,主人要是忙一点,成天去会朋友,到处办事,也没有什么休息时间。至于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也都得伺候,一点不对,就得挨骂,也许被开除。但拉包月的收入较高,再和顾主的关系处的好,干的就长久。拉包月的在当时属於人力车伕中经济收入较稳定的阶层,其生活状态亦不错。人力车伕是一个辛劳困苦的阶层,不仅拉车时间长,而且拉车时需长距离奔跑,劳动强度大,时有体弱生病的车伕暴毙在拉车的街上。上了年纪的车伕,跑不动了,只能租到破旧的洋车,帮人拉些家什伍的,一般没人坐他们的车子。拉车全凭力气赚钱,车伕早晚奔波,如果一天不拉车,便一天没饭吃。老北京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

赶脚的赶脚的这个行业也叫驴运,在老北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走驴,专门用于载人的;一种是驮驴,是运货的。当时统称为“雇驴脚”。长期以来,人们把毛驴作为运输的畜力,原因是驴耐力强,性情比较温顺,身量矮小便于上下。加上养驴的成本也低,买头驴的价格,比买其他大牲畜都便宜得多,可以说是物美价廉。所以,用驴运输在北京地区有很长的历史了。

卖拨鱼的拨鱼儿又称溜尖或剔尖儿,是将白面或绿豆面和好后放在盘、碗之中以专用工具剔入锅中的食物,是山西省著名传统面食小吃。拨鱼儿以其方便快捷、口感香滑,利于消化而受到广大百姓的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也是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剔尖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上浇头,再配以调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从下午起有沿街叫卖“面筋哟”者,你喊他时须喊“卖熏鱼儿的”,他来到你们门口打开他的背盒由你拣选时却主要的是猪头肉。除猪头肉的脸子、只皮、口条之外还有脑子、肝、肠、苦肠、心头、蹄筋等等,外带着别有风味的干硬火烧。刀口上手艺非凡,从夹板缝里抽出一把飞薄的刀,横着削切,把猪头肉切得薄如纸,塞在那火烧里食之,熏味扑鼻!这种卤味好像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煨煮熏制中有特殊的风味。离开北平便尝不到。

炸油鬼油饼炸油饼,一种以面粉、酵母、食用油等材料炸制而成的美味面食。外皮酥脆,入口绵软。小圆圈油鬼。马蹄儿只有薄薄的两层皮,宜加圆饱的甜油鬼。马蹄儿又小又厚,不要油鬼做伴。北平油鬼,不叫油条,因为根本不作长条状,主要的只有两种,四个圆饱联在一起的是甜油鬼,小圆圈的油鬼是咸的,炸得特焦,夹在烧饼里一按咔喳一声。离开北平的人没有不想念那种油鬼的。外省的油条,虚泡囊肿,不够味,要求炸焦一点也不行。

烧旺火 每逢除夕、元宵和婚嫁喜庆时,北方人都要在屋前垒起旺火。旺火取其兴旺红火之意。用大炭块、垒成宝塔形,中空,实以柴,点柴即燃。旺火垒好后,外面贴上"旺气冲天"等联语,外罩彩色剪纸,称"旺火罩"。除夕之夜,家家发材(财)点旺火;元宵节各商行店铺,开门发市,都要在铺面前垒旺火,迎杂耍,举城欢庆。结婚拜天地时,也要点旺火,使婚礼热火朝天,预示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堂屋里烧旺火、表示生活越来越"红火"。

火判官正月十五上元节烧旺火,堆砌空心肚里填满煤炭的火判官,它头顶铁锅官帽,身穿官袍,手持铁芴版,口鼻眼耳和身体多处向外冒火。祈求兴旺祛除邪气还可以暖身。

卖扒糕凉粉“爬糕”、“凉粉”都是夏季平民食物,又酸又辣。扒糕是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圆坨,如烧饼大,蒸熟后,夏天放在冰上镇着;冬天则放在炉铛上,加油炒热,谓之热炒扒糕。夏天卖扒糕的多是与凉粉一起卖,有粉块、粉皮、还有小拨鱼儿。都浸在盛有冷水的大木盆里(该盆系扁圆形,直径二尺,深不足半尺)。与卖灌肠、豆汁的一样,搭棚设座。案上摆着佐料罐:用花椒油旅行常识中过的酱油、芝麻酱、醋、蒜汁、芥茉、辣椒油、旅行常识中胡萝卜丝等。等到有顾客来吃时,才临时着上这些调料。经营者仅一、二人,不停地吆唤:“筋道的扒糕,酸辣的凉粉啦,请吧您哪!”

卖瞪眼食穷人吃不起好肉,想解馋怎么办呢。猪肉铺子将好肉出售之后,剩下一些筋头巴脑的碎肉,切成核桃大小扔进一口大铁锅,加花椒大料多放咸盐一起煮。煮熟之后不用捞出来,连汤带肉一锅儿端到穷人扎堆儿的地儿。不用桌椅板凳,顾客围铁锅蹲着,自带窝头贴饼子。一块肉一文钱,顾客吃一块肉,老板就往旁边的小碗里放一文钱,用来计数,最后数钱结账。顾客一动筷子,老板就要瞪大眼睛盯着,一两个顾客还好,人一多老板的眼珠子真能瞪出来。吃肉的也要瞪大眼睛吃,肉不分大小好坏肥瘦,全都是一文钱,虽然说里面没好肉,但是谁不想挑块相对好点儿的呢,只要夹起来就不允许再放回锅里,夹到一颗假牙只能自认倒霉。由于卖肉的和吃肉的都要瞪大眼珠子,所以叫瞪眼食。有的卖瞪眼食的锅里煮的是马肉,著名京味儿画家侯长春先生写道:“贩者自马肉作坊趸来煮熟之大牲口肉,再改刀儿,置于汤中。食客由锅中自取,每夹一块肉,贩者则以铜钱为筹,计其食数。即使数人同时下箸,贩者亦从容计码,罔有差错,故称以为瞪眼食也。四十年代中此业即无存矣。”在老北京,马肉被看作是穷人肉,马肉本身就不好吃。马是生产和运输的主要动力,没有专门养马来吃的。马肉来源不是病死的,就是老到不能干活儿杀死的。不光肉质口感极差,还容易传染疾病,北平城里曾经禁止售卖马肉。为了防止病马肉流入市场,原本卫生局规定必须将驴马送到局里检验,合格后发给票证,商民自己屠宰销售。但是机智的商民拉来一匹好马,回去杀一匹病马卖,卫生局一怒之下干脆全面禁止售卖驴马骡的肉。政策是政策,下面执行的怎么样就不好说了。也有瞪眼食卖的是“折箩”,“折箩”就是剩菜,特指酒席完毕,剩下的菜不分种类全都混到一块儿。小贩从饭馆买回来,放到大铁锅里加热,锅里面什么都有,什么肝、肠、肚、肺、肉片、豆腐、菜帮等等,当然也少不了鸡骨头、鱼刺、牙签。

卖大小金鱼的享誉国内外的水中宠物金鱼,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金鱼系鲫鱼变种, 因其色赤而鳞片闪烁若金,故名金鱼。金鱼的品种很多。望天、龙睛、珍珠、红头、帽子、 绒珠、水泡眼、狮子头……北京人图吉利,养金鱼讨的是“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 在北京人的口语中,宫廷中四尾的珍贵金鱼称为“金鱼”,而各色的两尾鲤鱼类的金鱼称为 “小金鱼儿”。加一个小字,再读出儿化音,这鱼可就两码事了,其价格相差也甚远。小金鱼儿十分耐寒,腊月、正月是小金鱼儿最好销的季节。贫穷者买两条小金鱼儿,又哄孩子, 又图吉利,讨个“来年有余”的兆头。其实,孩子玩了几天之后鱼就全到上面“仰泳”了。 而有身份、有地位的主儿,家中养鱼则专有鱼把式伺弄。 老北京家庭养鱼的,一般都以圆形三足缸或长方形玻璃缸为多,家庭富足者则用瓦盆饲养。因时间用的已久,盆内都有一层绿茸苔,观鱼更为艳丽。

打麻将麻将类娱乐用具,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136张。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文钱)”、“条(索子)”、“万(万贯)”等。在古代,麻将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将的玩法最为复杂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之一。

耍把式卖艺耍把式卖艺的先荡飞叉拉开场子,场子的一角,只见一光着膀子浑身都是腱子肉的汉子,走到场子当中,抱拳拱手作揖转了一圈儿,就要练拳,并出言道:““咳,各位站脚助威!晚辈初来咋到,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老的都是俺叔叔大爷,小的都是俺长兄老弟。有钱的您捧个钱场,没钱的您捧个人场,三毛五毛不嫌多,一分二分不嫌少,不给钱您也不是白看,您是给足了俺小子面子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出门在外,缺衣短食,借贵方一块宝地,挣点饭食住店钱。光说不练是嘴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大家捧场,别一要钱您就走,您一走不碍事,左右您给拐走了,您多站一两分钟。我们哪句话说错了,您多担待,给您道歉,绝对让您满意。闲话少说,小子卖力气”,说罢练起来了。左一个懒龙卧道,右一个风摆荷叶,转身推窗望月,手足齐攻龙虎相交,闪身白鹤亮翅,缩身乌龙翻江……出拳有风,脚落生根,练罢面不改色,神态自若。有时顺便卖些跌打膏药大力丸等。

捏江米面人“面塑”,也叫“面人”,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它是用糯米粉和面粉加彩后捏塑成的人物、禽兽、花卉等,流传于中国各地,尤以北京面塑最为闻名。面塑来自民间,《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糊、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媚,谓之'子推燕’。”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也有记载:“七月,宛农家岁以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面果送纸,挂田禾之上,号日:'挂地头’。”这里所述的枣糊、飞燕、面果,都是用熟面或生面捏后蒸熟的面塑祭品、供品。

搪煤炉子老北京的煤铺或卖炉子的铁铺,常配有专门的搪炉工,靠搪炉子挣钱。也有走街串巷,吆喝着上门搪炉子的。一般情况下,老北京人家爱让煤铺或铁铺搪炉子,坐商仁义,料真技高,不易上当。走街串巷的,就不那么保准儿了。搪炉子是个技术活儿。会搪的搪出炉子好着、温高、省煤;不会搪的搪出炉子不好着、火不旺、费煤。搪炉子的关键技艺在三处:一、搪炉子的耐火材料,土、沙、灰搭配合理,粘度适宜,搪出的炉子炉膛不易脱落,经久耐用。二、搪出的炉膛,上口小下口大,炉膛形状掌握得好,既易通风又拢热,煤在里边能完全燃烧,烧过的乏煤没有煤核。三、抹上去的耐火材料薄厚适度:抹得太厚,散热慢、炉膛温度过高、炉火跑荒费煤、屋里还不暖和;抹得太薄,散热快、炉膛温度过低,炉火带死不活,做饭慢不暖和、还因炉膛温度不够燃烧不完全,乏煤有煤核。

刀削面刀削面流行于山西及其周边,据传是唐朝驸马柴绍始创。操作过程:将面粉和成团块状,有光头的削面师傅,把面团顶在头顶上,双手在自己的头上削面,削下的面片如雪片纷飞,煮熟捞在碗内,再浇上已炖好的肉卤汁。吃起来,面片薄而长,劲韧而爽口,加以卤汁醇香,真是地道的山西风味。山西刀削面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享有盛誉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算命算命的都被称为先生,因为大家认为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事实上老北京从事算命业的,多是家道中落的子弟,也有少数世家,但并不多,因为算命技术含量并不大,关键是要能言善辩,社会阅历丰富。以前人们对自然界缺乏把握能力,容易产生命运无常的感受,而算命先生通过心理暗示等手段,可化解人们的不安情绪,因此拥有了很大的市场,各种形式的算命先生混得也是风声水起。普通人家小孩起名、新娘出嫁、修房子、出远门等,都要请算命的测字或挑选吉日。不仅是算命业务广泛,这算命的先生也不是只有一种,有课竹算命、盲人算命、看相算命、测字算命等等。

焊洋铁壶焊洋铁壶是“接焊或咬合”。“焊洋铁壶”的修理内容有:铁水壶开焊、换壶底、搪瓷洗脸盆换底···外带定制水舀子、水汆子(注)、打制冬天取暖火炉上的白铁大烟筒···。简直就是一个“板金工”大全!过去“焊洋铁壶”走街串巷是一副双轮小车,车子前头一个方形木盘装有一个闷了火的火炉,火炉旁插着几张耀眼的白铁皮,还挂着几个做好的水舀子、水汆子,走起路来叮当碰撞,旁边有一个黑铁箱子,里边放着工具原料;车子后面又是一个吹火用的风箱,显眼的是车把上倒扣一只漏了底的破铁壶,匠人一手推起车子慢慢行走另一只手用木棒有节奏的敲响破铁壶就发出了沉闷而生硬,快活又动听的梆梆声。梆!梆梆!梆!这极富个性的召唤声引得了人们的注意。

打更专门在夜间敲着木头梆子打更巡逻的人长年累月地串走在胡同的角落里,其正名叫“更夫”。有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打更人的职业异常辛苦,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独身一人奔走在漆黑而悠长的胡同里。更夫的任务按现在的说法叫“夜间治安巡查,警报安全隐患,威慑路劫偷盗.梆声报晓时辰”可称为是早年间胡同百姓的“守护神”

掏粪工老北京街道上茅房既少又脏,因此,一般院落都设有茅房。粪便的清理由粪场子来管。掏粪工定期入户掏粪,将粪便用独轮车送到粪场子。居民每月按时付给他们月钱,逢年过节、阴天下雨还要另付酒钱。在明中叶时粪夫的工作地点还不固定。从清后期开始,北京城的粪便污物清理运输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行当,干活儿的人被称为“粪夫”。粪夫每天从每家每户或公厕中收集粪便污物,再运到郊外,郊外有专门用来集中、处理、凉制的“粪厂”。制成肥料再卖给农民获利,那时候由于没有化肥,农民种庄稼全靠肥料,所以粪厂生意很是火爆,获利颇丰。到上个世纪30年代,北京约有粪夫大概四五千人。上百年以来,粪夫收粪被人为的制定了特定的路线和区域,称为“粪道”,由这些粪道的掌控人操持运作。

卖小金鱼老北京过去每到夏天,就有走街串巷挑担卖小金鱼的。小贩一边走一边吆喝:“哎!大小——小金鱼来——!”卖金鱼的担子是一前一后两个大号扁木盆,木盆里红色、花色的金鱼在清水里安静地游来游去,招致很多孩子围住担子嬉笑观看。不时有街坊买上几条欢快的金鱼,回家养在院子中间的荷花缸里令人观赏,形成了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一道温馨恬静的风景:天棚石榴金鱼缸,先生肥狗胖丫头!有的卖金鱼的小贩还捎带卖一种“蛤蟆骨朵”,老北京土语里管青蛙就叫蛤蟆,“骨朵”就是蝌蚪!日常一般人有个概念上的错误:如果看见小河中一种体型大且相貌丑陋难看的灰色蝌蚪,便误认为是“癞蛤蟆(蟾蜍)”的蝌蚪,其实这种硕大难看的蝌蚪才是青蛙的蝌蚪;而另一种黑色小巧干净漂亮的蝌蚪才真正是蟾蜍的蝌蚪。所以买小金鱼的小贩就把癞蛤蟆的蝌蚪挑来城里沿街叫卖,以备人家购买。

拔牙老北京有牙医摊,在庙会和集市上可见到治牙、拔牙者,摊上放着一些残牙骨,说明这些牙都是他们为他人拔下来的,并说他们卖的药是祖传专治虫蛀牙、风火牙疼,可以无疼拔牙,所使用的药水以冰片为主,点在疼痛的牙上可使疼痛暂时缓解,但过一会儿功夫还疼。

野茶摊茶摊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茶馆的雏形是茶摊,中国早在晋代就出现了的茶摊,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也就是说,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了。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不能称为“茶馆”,而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

卖香烟木箱摆放各种牌子的香烟,供人挑选。可以买整包或者单只香烟,提供火柴给顾客。

卤煮火烧做法清洗肠子和肺,肠子要先翻出来清洗里面的肥油和杂物,尽量将大块清洗干净,小的肥油不用理会,煮汤时就会化掉,而且有点肥油更好吃,然后翻出来再清洗外面,中途用盐水,和白酒反复浸泡揉搓,如果清洗时觉得味道太大,可以放醋一起洗,但一定要将醋洗干净,要不会影响汤的味道。肺要用水反复灌入挤出,重复4~5遍。肉和肺切手掌大小的大块,锅内放水,先放肉,水烧开后去除血沫,捞出,再放肺,去血沫,捞出,最后放肠子,去血沫捞出。换新水烧开,放入肉肺肠,料酒,姜片,葱段,香料用纱布包好放入,一同大火煮5分钟。放黄酱,豆瓣酱,腐乳,韭菜花生抽,老抽,鸡精,味精,盐,糖,炸豆腐,火烧“火烧围着锅边放一圈,方便查看中间的肉等食材,而且也不会把火饼煮烂”,改中火满炖1小时,中途用筷子叉肉,如果能叉进入就把肉先捞出来放在碗里备用,因为肉煮时间长了会太过烂,不好切肉片。用筷子夹住一根肠子,用刀在锅边割肠子,如果能割断,就可以出锅了,出锅也不要关火,改小火,因为如果关火汤很快就会结膜,其次一会儿还要往碗里倒汤,如果凉了就不好吃了。现切烧饼,井字切块。肉片装碗,蒜末倒醋调好,淋在上面,如果有腊八醋更好香菜碎,蒜醋汁,秘制辣椒油,淋汤,开吃。

吴德寅先生独创的老北京泥塑技艺,基本用料是粘土,采集京东高山红粘土,经过水洗、澄浆、去渣、保湿、储存等特殊工艺,将原泥料制成后备用。使用前再经过捶打、摔、揉等方法使泥热化,增强泥的可塑性。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部位的特殊需要,还要加入沙、麻、纤维物、水性粘合物等,这样使作品坚固持久,不易破碎。之后通过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出形象,晾干后再作防水处理。“看似简单,其实捏泥人,讲究写意,跟国外的雕塑不一样,不是规整的按照实物的比例一五一十地做出来,而是讲究神似,把人物的神态意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即可,融入的是创作者的情感和灵魂。但这个过程要长时间的酝酿,那个场面儿和人物都在脑子里闪现。”吴德寅先生这样总结他的泥人及其创作过程。更新于 2020-06-23

(0)

相关推荐

  • 大揭秘 2017 :相声系列之天桥往事

    大揭秘 2017 :相声系列之天桥往事

  • “武相声”是怎么来的

    "武相声"来源于天桥跤场,如今已成为北京民俗的重要内容. 笔者小的时候常跟着大人到天桥看撂地摔跤.那时候场子里有人这么吆喝:"天冷了您穿棉袄,天热了您光脊梁:要看好玩意呗 ...

  • 大揭秘《相声往事之天桥岁月》

    大揭秘《相声往事之天桥岁月》

  • 大揭秘《相声系列之天桥往事》

    大揭秘《相声系列之天桥往事》

  • 谁是真正的北京天桥八大怪?

    谁是真正的北京天桥八大怪? 说起北京天桥八大怪,现在公认的代表人物是: 说相声的穷不怕 '穷不怕'真名叫朱绍文,是改行说的相声,起名叫'穷不怕',意思是表示自己虽穷但有做人的骨气. "穷不怕 ...

  • 天桥八大怪雕塑群

    翻出那年参观天桥博物馆,在广场与天桥八大怪雕塑合影照片,让同志们看看. 说起天桥,就不能不说"天桥八大怪",他们是畸形社会底层文化的创造者,但其创造目的却源于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需要 ...

  • 谁是真正的北京天桥八大怪?说起北京天桥八...

    谁是真正的北京天桥八大怪? 说起北京天桥八大怪,现在公认的代表人物是: 说相声的穷不怕 '穷不怕'真名叫朱绍文,是改行说的相声,起名叫'穷不怕',意思是表示自己虽穷但有做人的骨气. "穷不怕 ...

  • 阔斧 ‖ 老北京天桥的八大怪

    三十年前北京天桥之形式与而今无甚差别.所岐异者唯一般卖艺人技术之不同耳.俗称有"八大怪"之说,就余所见所知者略述于下: 赵瘸子之杠子,此人幼年武艺极有功夫,因踢腿用力太猛遂致残废, ...

  • 老灌县民间故事青城山来了八大怪,张天师钓鱼竿大战鬼帅2!

    来源:四川道都乾坤文化交流中心 读者推荐 如有涉权请联系删除 上接:川西民间故事之洗心池1:青城山来了八大怪帅,为何愤怒了天师 张道陵驾上云头,在青城山前后左右察看一遍,只见各个村庄阴气杀杀,乌烟翻滚 ...

  • 历史中的“东北八大怪”都是什么?其中这一怪和东北大姑娘有关

    在冬季说到东北,大家会觉得特别有寒意.因为东北的冬天真的是冷呀,气温在全国是最低的了吧.但是冬季的冰雕也真的是很好看.除了冬季时间成,还比较冷意外,东北还是一个避暑的胜地.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嘛.东北 ...

  • 陕西不止八大怪!太全了!

    陕西热门事件 00:00/00:00 陕西人专辑的一首描述陕西人的豪爽特色 人们常说陕西八大怪, 但要说到关中百怪, 恐怕很少听人说起. 今天,咱们就来谝一谝, 这关中百怪到底是哪百怪! 食 1. 面 ...

  • 当下中医八大怪现状

    中医似乎越来越火了,火到这变成了一门门捞钱的生意. 我就觉得中医是一个流传千年的WIFI,专业的非专业都来蹭热点. 喜欢的中医的宣扬,不喜欢的可以专业黑.哦,其实黑中医更容易吸引眼球赚足粉丝. 那不管 ...

  • 神魔乱舞,目睹当下中医八大怪现状

    中医似乎越来越火了,火到这变成了一门门捞钱的生意. 我就觉得中医是一个流传千年的WIFI,专业的非专业都来蹭热点. 喜欢的中医的宣扬,不喜欢的可以专业黑.哦,其实黑中医更容易吸引眼球赚足粉丝. 那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