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人物谈 | 王导之四:士人文化代表者的资质条件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延禧攻略

四、士人文化代表者的资质条件
作为代表门阀士人文化取代帝王文化主角地位的关键性人物,王导本人人文化艺术修养也是决定性因素。
玄学是集中体现魏晋士人思想文化的精粹,也是士人阶层所有社会生活行为的行动指南。因此,王导不仅是代表士人文化取代帝王文化的政治人物,同时也是玄学清谈活动的身体力行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

旧云,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世说新语·文学》)
“言尽意”“养生”“声无哀乐”都是正始玄学以来学界关注度较高的重要问题。其中“言尽意”命题源于玄学“三玄”(《老子》《庄子》《易经》)中的《易经》卦象研究。主要观点有三种:“言尽意”“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其研究归宿是要解决对于客观事务现象与本质关系的认识,进而将其应用于人生领域,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观念寻找理论支持(参见宁稼雨《<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世说新语>与士人玄学人生观念》,商务印书馆2020年)。“养生”和“声无哀乐”是指嵇康的论著《声无哀乐论》和《养生论》,代表了嵇康的音乐思想和养生思想。《养生论》的核心思想是形神共养,养神重于养形;《声无哀乐论》认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即音乐是客观存在,哀乐是人被音乐触动之后产生的感情,二者并无因果关系(参见宁稼雨《魏晋风度》,东方出版社1992年)。“宛转关生,无所不入”是指嵇康对以上三种学说不但精通原理,而且善于在生活实践中广泛应用。说明王导是东晋时期玄学研究的重量级学者,同时,他也是东晋玄学活动中一位重要的组织领导者:
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丞相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既彼我相尽,丞相乃叹曰:“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至于辞喻不相负,正始之音,正当尔耳!”明旦,桓宣武语人曰:“昨夜听殷、王清言,甚佳。仁祖亦不寂寞,我亦时复造心;顾看两王椽,辄翣如生母狗馨。”(《世说新语·文学》)
“为之集”说明王导是这次清谈玄学活动的组织者,在这场教科书般的玄学清谈活动场面描写中,当时清谈玄学重量级大咖几乎尽数出场,但他们也只是听众。活动主角是王导和殷浩。这足以说明王导在清谈玄学学术活动中的地位之显赫。“翣如生母狗馨”是说两人都听呆了,像两只活母狗一样。可见一个晚上王导和殷浩的清谈内容是如何精彩生动。
除了当时地位最显赫的玄学清谈活动外,作为士人文化的推动倡导者,王导本人具有非常好的文学艺术才华,号称古代文人四大修养的“琴棋书画”,王导几乎样样精通。前文所述他精通《声无哀乐》,足见他音乐修养的深厚。围棋活动是他喜爱的文艺消遣活动:

王长豫幼便和令,丞相爱恣甚笃。每共围棋,丞相欲举行,长豫按指不听。丞相笑曰:“讵得尔?相与似有瓜葛。”(《世说新语·排调》)
王导在繁忙公务之余,与自己喜爱的张子王悦下棋休闲。当王导举棋欲行时,儿子却按住父亲的手不让下。这种“小儿无赖”的描写,不仅写出王导的棋艺,也能够生动传达出王导家庭生活的悠闲温馨。不仅如此,王导还喜欢与围棋高手过招,来提高自己棋艺:
江仆射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许,而欲敌道戏,试以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尔。”傍有客曰:“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世说新语·方正》)
江虨的棋艺高出王导两道,按正常规则需要让王导先落两子。但王导为了提高棋艺,也有面子上的考虑,却提出下平子棋,遭到江虨的拒绝。王导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赞江虨对人格尊严到坚守。可见在围棋这样的活动中,王导不仅追求棋艺的提升,更在意人格人品的价值。

王导所在琅琊王氏家族是书法世家,王羲之是他的侄子,王献之则是他的侄孙。他本人也是书法史上载入史册的重要书法家。当年他协同琅琊王过江时,在诸多行李中,特别把书法史上楷书经典,钟繇的《宣示表》缝入袖中,随身携带,并坚定地表示:“帖在人在,帖亡人亡!”(《法书考》卷一《书谱》)王导传世的书法作品有《省示帖》(《淳化阁帖》所录七行残字)和《改朔帖》,其中《改朔帖》被书界认为是今草发展中的佳作之一。

(本文节选自宁稼雨《魏晋人物谈》之十六《如何评价王导的功过是非?》,《文史知识》2021年第四期)

公众号id:yayuro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