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1)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C(它也是“最基本的元素”或“核心元素”)。
(2)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O。
(2)原子数目最多的元素——H。
2.几种重要化合物的特征性功能
(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2)主要贮能物质——脂肪。
(3)功能最复杂的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蛋白质。
(4)遗传物质——核酸。
3.高考常考的“膜蛋白”
(1)特异性识别——糖蛋白。
(2)与信号分子结合——受体蛋白。
(3)跨膜运输——载体蛋白。
(4)催化作用——酶。
4.细胞结构中的6个“未必”、3个“一定”与2个“唯一”
5.高考常涉及的3类“红细胞”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各种细胞器,适于提取细胞膜,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为乳酸。
(2)蛙的红细胞——有“核”,且进行无丝分裂。
(3)鸡的红细胞——有“核”,适于提取DNA。
6.高考常考的“化学反应”
(1)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发生于核糖体中。
(2)有氧呼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7.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4个”产生场所
(1)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2)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3)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呼吸作用产生ATP最多处)。
(4)叶绿体类囊体膜——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此ATP专用于还原C3,不用于其他耗能过程。
8.物质运输方式的6个易错点
(1)同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时运输方式可能不同: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则为主动运输。
(2)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还有协助扩散。
(3)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并不是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胞吞、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
(4)影响协助扩散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外,不要漏掉浓度差。
(5)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并不都是胞吞、胞吐,如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6)胞吐运输的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神经递质的胞吐运输。
9.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5点提醒
(1)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2)强酸、强碱和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使酶永久失活。
(3)低温:只抑制酶活性,不破坏酶分子结构,温度适宜时,酶活性还会恢复。
(4)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呈正相关。
(5)酶浓度一定、其他条件适宜:随底物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先加快后稳定。
10.与酶相关实验的2个易错点
(1)验证酶专一性实验的检测试剂
底物为淀粉和蔗糖时,检测试剂应为斐林试剂,不能用碘液。因为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水解。
(2)探究酶活性最适温度实验的底物和检测试剂
①底物:不能为过氧化氢。因为温度影响过氧化氢分解。
②检测试剂:底物为淀粉时,检测试剂应为碘液,不能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需要加热,会影响自变量。
11.与细胞呼吸有关的5个易错点
(1)动物细胞内CO2的来源:只来自有氧呼吸,因为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2)有CO2生成的呼吸方式: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3)无氧呼吸的放能: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其余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
(4)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5)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1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4类易错点
(1)误认为暗反应在光下不能进行:光反应在光下才能进行,暗反应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
(2)光反应和细胞呼吸产生ATP去向不同
①光反应:只为暗反应供能。
②细胞呼吸:为其他各项生命活动供能。
(3)叶绿体并不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叶绿体,如蓝藻、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
(4)光合作用影响因素中的2个易忽略点
①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②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13.务必理清细胞分裂中的“加倍”与“减半”
(1)DNA数目于有丝分裂间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因DNA复制而加倍。
(2)染色体数目于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3)有丝分裂时加倍的DNA、染色体均因细胞一分为二而减半。
(4)减数第一次分裂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因细胞一分为二导致DNA数目减半。
14.把握“染色单体”形成与消失的时期
染色单体形成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染色体∶DNA由1∶1变为1∶2),染色单体消失于有丝分裂后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消失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15.理清分裂方式与“变异”的关系
(1)有丝分裂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2)减数分裂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16.细胞具有差异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不同个体的细胞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直接原因都是细胞所含的蛋白质不同。
17.关注3个易错点
(1)二分裂≠无丝分裂,前者为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后者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2)判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的根本依据是二者的结果不同: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全能性表达的结果是形成完整个体。
(3)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中。在致癌因子作用下,这些基因发生突变,使正常细胞突变为癌细胞。
18.必须把握的RNA的5种功能
(1)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其上有包括3种终止密码子在内的64种密码子)。
(2)tRNA——氨基酸转运工具。
(3)rRNA——核糖体组成成分(核糖体=蛋白质+rRNA)。
(4)酶——极少数酶为RNA,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5)遗传信息携带者——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
19.关注4个易错点
(1)复制和转录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NA存在的部位都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都可发生。
(2)转录的产物并非只有mRNA,tRNA和rRNA也是转录的产物,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3)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但并不能缩短每条多肽链的合成时间。
(4)并非所有的密码子都决定氨基酸,3个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
20.准确把握“中心法则”的内容
(1)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及DNA病毒增殖时。
(2)转录——模板为DNA,产物为RNA,发生于几乎所有活细胞中。
(3)翻译——模板为RNA,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为多肽(蛋白质),场所为核糖体。
(4)RNA复制——RNA病毒在其寄主细胞中完成。
(5)逆转录——逆转录病毒在其寄主细胞中完成(该病毒具有逆转录酶)。
21.孟德尔定律的4个易错点
(1)孟德尔定律只发生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无性生殖及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
(2)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才可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针对完全显性)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原因如下: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发生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4)由于基因互作、显性相对性或环境影响等,双杂合子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可能出现9∶3∶3∶1的变式,如9∶6∶1、9∶7、9∶3∶4、15∶1等,但配子产生规律不变。
22.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
(1)凡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就男性而言,只来自母亲,只传向女儿;凡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来自父亲,只传向儿子。
(2)遗传特点(如下图所示)
①Ⅰ段:伴X染色体遗传(可分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表现为交叉遗传的特点。
②Ⅱ段: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此区段尽管有等位基因,但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也有差别,如:XaXa×XaYA与XaXa×XAYa,前者子代♂全为显性,♀全为隐性,后者则相反。
③Ⅲ段:伴Y染色体遗传,表现为“传男不传女”。
23.高考常考的系谱图分析与概率计算
(2)界定“男孩患病”与“患病男孩”:前者仅在男孩中求患病的概率,后者在“所有孩子”中求患病男孩的概率。
24.关注基因突变的3个“未必”
(1)基因突变未必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基因突变未必发生于分裂间期(除间期DNA复制时自发突变外,在任何时期均可因DNA损伤导致基因突变)。
(3)突变前后的基因未必是等位基因(如病毒和原核生物无所谓“等位基因”)。
25.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生物性状改变的4个原因
(1)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突变基因。
(2)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3)不同密码子可以决定相同的氨基酸,即密码子的简并性使其增强了容错性。
(4)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表现。
26.关注育种方案中的“关键词”
(1)“最简便(或最简捷)的”:杂交育种。
(2)“最盲目的(或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诱变育种。
(3)“最具有预见性的(或定向的)”:基因工程育种。
(4)“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
27.谨防反射与反射弧判断的4大误区
(1)误以为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效应器除传出神经末梢外,还包括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不经历完整反射弧则不属于反射,如单独刺激传出神经或肌肉引发的效应不属于反射。
(3)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高级中枢参与≠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参与方可称作条件反射,脑干、下丘脑等中枢也可称作高级中枢,但由其作神经中枢完成的反射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4)仅引起“感觉”不可称作反射,反射是经完整反射弧而对刺激作出“应答”的过程,产生“感觉”仅仅是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上行传导束传至大脑皮层所形成的,并不是“应答”过程,故不属于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属于反射,但吃到山楂感到酸,不属于反射。
28.明确兴奋传递受阻的4大原因
在完整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离不开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以及递质与受体结合等过程,以下4个原因均会阻碍兴奋传递。
(1)某种原因导致递质无法合成或释放,如肉毒素可阻止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2)递质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如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其他物质结合而被占据(如α银环蛇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或受体被抗体破坏(自身免疫病),从而导致递质无法结合到受体上。
(3)某些毒素可能会阻止离子通道开放,如河豚毒素能抑制Na+通道打开,从而不能实现突触后膜兴奋。
(4)递质被异常水解或破坏,如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可产生专门针对递质的抗体。
注意:①递质发挥作用后应被及时灭活或重新运回前膜内方可保障神经传递的迅速、准确,倘若递质不被及时清除,将导致其持续作用而呈现异常生理反应,如某种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使肌肉痉挛。②有些物质(如毒品)可与递质受体结合,打开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从而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29.区别6类“调节”的规范表述
(1)神经调节——仅涉及反射弧,其信号仅涉及“电信号”和“神经递质”,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2)体液调节——仅涉及体液传递,其信号分子只有激素等化学物质,不涉及电信号、递质等,如高浓度血糖→胰岛B细胞→胰岛素→靶细胞。
(3)神经—体液调节——既涉及电信号与神经递质,又涉及体液传递,如寒冷刺激→皮肤感受器→下丘脑→肾上腺(此前为神经调节,此后为体液调节)→肾上腺素→靶细胞。
(4)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笼统描述某稳态维持的调节模式时常概括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均涉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5)反馈调节——调节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6)分级调节——指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性腺和肾上腺皮质等腺体激素的分泌。
30.抓住内环境与细胞内液(如图)判断的关键点
先找只与单向箭头相连的淋巴(丁),淋巴只能来自组织液(乙),流回血浆(丙),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二者之间是双向箭头,剩余的甲就是细胞内液。
31.牢记“渗透压”的3个关键句
句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多少而不是质量大小,如10%质量浓度的葡萄糖与蔗糖溶液,前者渗透压大于后者。
句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句3: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细胞内液渗透压则主要与K+有关)。
32.理清3大平衡调节涉及的激素
(1)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代谢产热)。
(2)血糖调节:唯一降血糖激素——胰岛素,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水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产自下丘脑,释放自垂体,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效应为增强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少尿量。
33.区分“3类免疫”与“4类细胞”
(1)3类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强调先天具有、针对所有病原体,由第一、第二道防线参与;体液免疫——强调抗体参战,针对细胞外的抗原;细胞免疫——强调效应T细胞参战,针对细胞内的抗原或细胞自身。
(2)4类细胞——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及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有①吞噬细胞、②B细胞、③T细胞、④浆细胞、⑤效应T细胞、⑥记忆细胞,其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①②③⑤⑥,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②③⑤⑥。④是唯一不具有识别抗原作用的免疫细胞,此外,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4.有关植物激素作用的5点提醒
(1)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的激素是不同的: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结果,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的作用结果。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
(3)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某一种植物激素单独起作用,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5)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
35.关注果实发育、成熟、脱落及种子萌发与休眠等生理现象
促进果实发育的植物激素为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为乙烯,促进果实脱落的植物激素为脱落酸,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延长种子休眠期的植物激素为脱落酸。
36.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未必会保持稳定
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有关,譬如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二是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影响。
37.群落演替类型判断中的“两看”
(1)看起点条件。如果演替的起点无土壤条件或无生命体存在,则为初生演替;如果有土壤条件甚至含有一些生命体,则为次生演替。
(2)看演替的起因。如果是人类活动(如弃耕农田)引起的演替,往往是次生演替;如果是一些大的自然灾害(如火山喷发)引起的演替,可能为初生演替。
38.确认群落的“结构”
(1)海岸线近水区、远水区等不同地带生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并非垂直结构。
(2)由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分布,并非同一自然区域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故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3)垂直结构,必须强调同一地段、垂直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物种即分层,若有横向位置的变动,应属于体现不同地段生物分布的水平结构。
39.理清“细菌”的生态地位
光合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根瘤菌等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40.区别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41.明确粪便中的能量归属
(1)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
(2)粪便并没有被该动物吸收同化,其含有的能量仍属于上一营养级。例如,蜣螂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就不能说蜣螂获得了大象的能量,而是获得了植物的能量。
42.把握生态系统3大功能中的“方向”问题
(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沿食物链(网)方向“一去不复返”,其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进入生物群落,其“归宿”为以热能形式散失于生态系统中(注:能量形式得以转化,但仍守恒)。
(2)物质是循环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接通循环回路的是生产者与分解者。
(3)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发送信息的“信源”与接收信息的“信宿”能够“呼应”。
43.牢记生态系统两类稳定性及其关键句
(1)抵抗力稳定性:未遭破坏时,抵抗干扰、维持原状的能力,它与物种丰富度及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取决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
(2)恢复力稳定性:已遭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被破坏后恢复越困难,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3)某些营养结构极其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很弱,且遭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也很弱。
44.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4点失分误区
(1)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
(2)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3)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有不同的解释,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4)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后,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45.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技术和方法
(1)显微观察法——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观察质壁分离、观察染色体变异等。
(2)染色排除法——用台盼蓝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
(3)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制备细胞膜等。
(4)对比实验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酶作用特性相关实验。
(5)密度梯度离心法——用15N标记DNA,证明DNA半保留复制(重带、轻带、中带等)。
(6)细胞染色法——活细胞染色(健那绿染色线粒体);碘染色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死细胞染色(醋酸洋红液、龙胆紫溶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7)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形成;利用H182O、C18O2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O2的来源;14CO2→14C3→(14CH2O);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2P、35S);基因诊断等。
(8)纸层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选修1,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鉴定)。
(9)梯度设置实验法——探究生长素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10)假说—演绎法——孟德尔两大定律的发现,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雄果蝇为材料),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证明。
(11)类比推理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12)样方法——估算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蚜虫、昆虫卵)的种群密度。
(13)标志重捕法——估算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
(14)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15)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动。
(16)模型构建法——构建细胞亚显微结构物理模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物理模型,构建光合作用、种群特征、细胞分裂等概念模型,构建种群增长两种数学模型(公式,“J”型、“S”型曲线),构建减数分裂、血糖调节过程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