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文帝失败原因的另类思考

朱允炆出生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十一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被册立为皇太孙时未满十五周岁。

尽管朱元璋仍然按照先前培养太子朱标的方法培养朱允炆,但是此时朱元璋六十四岁,身体大不如前,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朱元璋因为经受不住朱标去世的打击,身患“热症”,差点儿去世。

朱元璋此时早已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每日需要亲自处理大量的政务。而且,为了给朱允炆留下一个稳固的皇位,通过蓝玉案将手握重兵的武将清除,这必然也耗费朱元璋很大的心力。

朱元璋请名儒教朱允炆读书,让他练习批阅奏章,处理政务,这其中似乎缺了点什么。身为储君,朱允炆有太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快速掌握。朱元璋的身体状况越恶化,越需要抓紧时间把关键技能教给朱允炆,可是似乎缺少了实际生活的历练。

缺乏生活历练、饱读诗书的朱允炆很难找到一个渠道去接近并理解武将的想法,而皇权的稳固离不开武将的鼎力支持。

明初武将流血牺牲辛苦而得的天下交给初入仕途的文官,虽然朱元璋清除了最高层的武将,但是中层武将内心如何想?这些中层武将的想法又将如何影响底层将士的想法和选择?

朱元璋虽然提拔、重用文臣,可他本人是武将出身,对武将有着特殊的感情,懂得武将心里的想法,而朱允炆即位时只有二十一岁,他自小身边被文臣、儒士包围,接受的观念绝大部分是儒臣传给他的,难以切身感受武将内心的想法,只能用文臣的理念、规则去要求和约束武将。

如果朱允炆不急于削藩,激化与藩王之间的矛盾,他或许有足够的时间成长为像祖父那样的帝王。

朱允炆想削藩,但是或许他没有想好,除去势力强大的燕王等藩王后,如何驾驭大权在握的武将。

朱棣与朱允炆截然不同,朱棣从小便是按武将的标准来培养的,十六岁成婚后便长期生活在凤阳,长期接受军营的锻炼,就藩后,便开始亲上战场。对朱棣而言,领兵打仗的本领是安身立命的资本,必然要修炼到炉火纯青。战场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则万劫不复。

比较而言,朱棣更懂武将的想法。

拥兵四十万的驸马都慰梅殷,忠心于建文帝,为何没有发兵阻止朱棣进京师?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在朱棣接连获胜、逼近京师的过程中,梅殷军中人心浮动,又不少将领想投奔朱棣,梅殷之所以按兵不动,是担心这些将领有所动作,适得其反。

朱棣后来出征漠北带着皇太孙朱瞻基,拉近了朱瞻基和武将的距离,增加了朱瞻基对武将的了解,保证了权力的平稳过渡。后来,汉王朱高煦起兵,朱瞻基以绝对优势迅速平定。

人和人要沟通,首先得找对沟通的渠道。

建文帝之所以失败,或许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与武将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在调兵遣将方面力不从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