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来越好,为何病越来越多?——谈谈营养学

现在的中老年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生命体验,那就是随着时代进程的发展食物的大丰盛——从五六十年代的饥饿,到七八十年代的逐渐温饱,再到目前感官欲求的极大满足——人们的肠胃和味蕾不断地获得充实,吃得越来越好了。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处处,随咬一口似乎都在淌着蜜汁。

食物供应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多,口感越来越好,农贸市场越来越多,超市越来越多,货架上越来越琳琅满目……处在其中,曾经一度甚至伴随恐慌的饥饿记忆仿佛是只是一场虚幻,关于饥饿苦难的刻印似乎在逐渐淡化……

与此同时,这个群体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病越来越多,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痛风……亲朋好友一聊天,好几个都带着点啥。到医院一检查,身上带着的可能不只是一种。似乎不应该是这样,好日子才享受几天呢,就得应对这么多病魔,这是怎么了?我们不愿意接受,无奈竟是事实。

根据国家卫计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相当于每10个成人当中就有1个是肥胖症患者),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相当于每4个成人中就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9.7%(快相当于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什么?吃得越来越好,病却越来越多?吃得好了不是应该少得病吗?这个疑惑,得问问营养学,才能得到解答。因为它,研究的正是饮食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

长胖了,医生说要少吃点了;血压高了,医生说少吃盐和咸的;血糖高了,医生说少吃甜的和糖;尿酸高了,医生说少吃嘌呤高的……似乎一切常见的慢性病在治疗时都会被和“吃”扯上点关系。高血压和盐什么关系?为啥盐吃多了血压就高了?血糖是什么?嘌呤又是什么?得了这些病以后怎么通过饮食来调理,这些问题都要营养学来解答。

那么,营养学究竟是什么?了解它,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从字面语义上讲,“营”的含义是经营、谋求,“养”的含义是养生,营养就是谋求养生。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描述就是:营养是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口腔、食道、胃)、吸收(胃、大小肠)、代谢(肝胆、血管、组织器官)和排泄(肾、肠),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如心肝脑肾、血液、皮肤、骨骼、肌肉、头发、指甲等)、调节各种生理功能(如免疫力、内分泌、消化吸收、血液流动等),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如呼吸、工作、运动、睡眠等),生长、发育和防(治)病保健的生物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需要食物中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不需要的那些成分就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了。

所以,营养学就是研究上述营养过程的原理、规律、机制的科学,在这个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举个例子,如什么是消化吸收?消化吸收的原理和过程是怎样的?营养素是什么?营养素和有益成分怎样在身体内起作用从而影响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的?生病后的营养需要如何?怎么进行营养治疗干预?等等。然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措施,包括宏观的国家战略以及微观的医学措施,来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防治疾病。

那么,营养学具体研究和做些什么呢?

1、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及其他膳食成分(如类黄酮、多酚等植物营养物质等)在人体中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的过程及其对人体健康、疾病的作用。

2、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营养素之间存在协同和拮抗作用,如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而磷会对钙拮抗。所以需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使人体各种营养素处于合理的平衡状态中,人才能健康。

3、营养素需要量与制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营养素、同一个人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存在着差异,要不断进行研究确定。研究并制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用于指导居民合理摄入膳食营养素,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减少慢性病发生危险。

4、营养缺乏病(如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和营养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的预防和营养治疗。

5、特殊人群(如老人、婴幼儿、孕妇、乳母、青少年儿童等)和特殊环境(如高温、高海拔、高强度运动等)下的营养。

6、食物的营养(如食物的消化吸收与代谢、各类食物(谷薯、畜禽、蔬果)的营养等)、营养素保存和营养素强化(如强化米、酱油等)。

7、食品卫生与安全(如食物的保藏和加工、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食源性疾病的防治、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转基因食品及其他新技术食品的卫生、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

8、植物化学物、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9社区营养管理(如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监测、评估、膳食指导等)和营养教育。

10研究并制定膳食指南。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DG)是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百姓健康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生活实践,给出的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的指导意见。各国的膳食指南均由政府或国家级营养专业团体研究制定,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和推动食物合理消费及改善人群营养健康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膳食指南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组织和发布,由中国营养学会负责具体研究、编制与修订。

我国的膳食指南有着近30年的历史。1989年,中国营养学会首次发布了《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1版),受到了百姓的欢迎。随后分别于1997年、2007年和2016年进行修改和发布了第2版、第3版和第4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1、心理、行为、基因与营养。

12、食物营养政策和营养法规。

2000年后,国务院分别与2001年和2014年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两次《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对国家食物与营养的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提出了要求,指导我国食物与营养的发展。

食品安全法规,与之配套的相关国家标准,以及营养立法、营养工作管理等也是营养学的工作内容。

总之,营养学是从“食”这个角度促进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科学,多学点营养学知识吧,在疾病防治时多一个选择,在健康之路上多一份保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