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古书旧注(二)

古书旧注有一套常用术语。举例说明如下:

1.谓、言

用具体的解释抽象的,用一般的解释特殊的,在释者和被释者之间常加“谓”或“言”字。“谓”等于现在的“说、指”,“言”等于“说、是说”。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注:肉食,在位有禄者。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杜牧:《阿房宫赋》)注:疑其星,镜之多。

2.曰、为、谓之

这几个术语可以用来释义,也可以用来区别同义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被释者的位置在“曰、为、谓之”的后边,这种情况和“谓、言”不同。“曰、为、谓之”等于现在说“叫、叫做”。如:

1.宋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大崩败绩。

2.草木畴生,禽兽群焉。(《荀子·劝学》)注:同类

3.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注:菜谓之蔌。

3.犹、犹言、犹曰

使用这三个术语,释者和被释者之间往往是同义、或近义关系。“犹、犹言、犹曰”相当于现在说“等于、等于说、就好像说”。如:

1.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史记·陈涉世家》)注:挺,脱也。

2.终窭且贫,莫知我艰。(《诗经·邶风·北门》)注:终窭且贫,犹言既窭且贫。

3.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荀子·解蔽》)注:由用谓之,犹曰由用言之。

4.貌、之貌

“貌”一般用在形容词、动词或词组后边,说明被释者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貌”又作“之貌”,意思是“……的样子”如: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潜:《桃花源记》)注:缤纷,杂乱

2.声盛致志,鼓儳可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儳,参错不齐之貌

5.读为、读曰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说明假借字的。“读为、读曰”之前是借字,之后是本字。如:

1.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荀子·成相》)注:伯读为霸。

2.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史记·管晏列传》)注:信读曰伸。

6.读如、读若、如字

这几个术语是用来说明读音的。“读如、读若”表

示用同音字注音。如:

1.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荀子·劝学》)注:射读如夜。

2.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史记·商君列传》)注:说读税。

“如字”用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注明“如字”是说,此字在这里读它那个本来的、通常的读音。如:

3.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史记·陈涉世家)》)注:为,如字读。这是告诉读者:“为”是动词,读wei二声,不为wei四声(介词)。

4.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内音纳,亦如字。这是告诉读者:“内”字在这里读na,同“纳”;也可以读nei四声,作“入内”解。

“读如、读若”一般用来说明读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用如“读为、读曰”。如:

5.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韩非子·主道》)注:情读若诚。

6.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史记·商君列传》)注:说读如悦。

7.××反、××切

“反”和“切”都是“拼音”的意思。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音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字音来。反切上字(前一个字)表示声母,下字(后

一个字)表示韵母和声调。取上字的声母,取下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出来就是被注难字的读音。如:

1.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史记·项羽本纪》)注:瞋,昌真。昌chang+真zhen→瞋chen

2.后数日,陵败书闻。(司马迁:《报任安书》)注:数,史柱。史shi+柱zhu→数shu

有时省略“反”或“切”字,只在难字下边注上两个字。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误以为这两个字是解释上字字义的。如:

3.昔司马喜膑(鼻引)脚于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全书完!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每天留半个小时来阅读,给自己充电。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0)

相关推荐

  • 荀子生平、墓地研究 及荀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十六 荀子生平.墓地研究 及荀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 林夷山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作者按]本文约4万字,2013年11月撰,2014 ...

  •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示儿编卷十九 宋 孙奕 撰字说 字异而义同 天地一也濳虚[温公]作?墬[古天地字]雷风一也周礼作靁飌[古雷风字] 左传九扈毛诗桑扈扈字尔雅用鳸字说文用雇字又或作其实一也 萱草毛诗用谖字 ...

  •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示儿编卷十一 宋 孙奕 撰正误 仟伯 史记货殖传曰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佰则畏惮之千则役万相仆物之理也前食货志曰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顔曰仟谓千钱伯谓百钱也仟七坚反伯莫白反今俗谓百钱为一 ...

  • 国学经典名句名段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名段100句

  • 古汉语常用字汇总(十)

    卑bēi1卑贱,低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鄙."(先帝:指刘备.鄙:见识短浅.)引贬低.<韩非子●有度>:"-主之名显其身." ...

  • 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二)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文言里有很多的同义词.说是"同义",其实它们常常并不相等,或者含义有细微差别,或者用法有所不同. 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常用词,对于阅读文言文是必要的.但是, ...

  • 文言基础知识:介词(二)

    介词 把名词.代词或词组介绍给动词或形容词,和这些名词.代词或词组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处所.时间.对象.凭借等,这种词叫介词.文言里最常见的介词是:于.乎.诸.以.与.为. (三)"以&quo ...

  • 文言基础知识:助词(二)

    三.助词 现代汉语的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了.着.过").文言里没有时态助词,所以这里所谓"助词",即结构助词.结构助词是附加在别的词语前边.后边或一 ...

  • 文言基础知识:连词(二)

    四.连词 起连接作用的词叫连词.连词所连接的可以是词.词组,也可以是句子.连词数目很多,下边只讨论几个最常见的. (二)"以"的用法 1.连接动词.动词性词组或句子,表示它后边的行 ...

  • 文言基础知识:语气词(二)

    五.语气词 用在句尾.句首或句中,表示各种不同语气的词,叫语气词.语气词数量不多,用法却相当复杂:同一个语气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同一种语气又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示. 2.矣 "矣&quo ...

  • 文言基础知识:复句(二)

    七.复句 复句是由几个意义相关的单句组成的.复句中的单句叫分句. (一)文言复句的类型 文言复句的类别和现代汉语差不多.复句的各个分句常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连接起来.这些关联词语有连词,也有起关联作用的副 ...

  • 文言基础知识:古书旧注(一)

    现存主要古籍,前人大都作过注解.我们现在阅读古书离不开前人旧注.有些文字艰深的作品,如果没有前人的注释,今天是很难看懂的.而且,古人关于字义的解释,有些就保存在古书的注解里.像<经籍纂诂> ...

  • 文言基础知识:疑问代词(二)

    代词 代词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 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代词叫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有指代说话人一方的(第一人称),有指代听话人一方的(第二人称),有指代第三者的(第三人称). 疑 ...

  • 文言基础知识:范围副词(二)

    文言的虚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造句子,表达意思.虚词包括:副词.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此外,在这一章里,也顺便谈谈文言的词头.词尾. 副词 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