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冠荣现代草书创作,笔法自由古厚,结体飘逸隽秀,真草书可做帖

前言: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草书的创作,书法家往往纠结于精致与随意的矛盾,过于精致,就容易拘谨,陷于死板。过于随意,就容易潦草,不见用笔,但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必须保证单字要精到,否则只见满纸云烟,乱作一团,而不见书法之美和文字之美。就经不起端详,禁不住推敲,没有耐人寻味之意。要求单字精到,并不是说每个字都像行书一样精到,而是说在草法中要见精致,在精致中要见意外之笔,这才叫神采。

草书创作要“乘兴”。乘兴肆笔,便成功了一半。人之兴来兴去,不同海之潮涨潮落,难于呼之即来,却可挥之即去。兴是创作的欲望,是不书不快的激动。此兴半是疯狂半是静,可以酒助,可以情动,可以喜调,可以悲催,兴之极致,静在其中。兴越狂,越专注,笔狂心静,此为最佳创作状态。笔法在草书创作中是一个基础性条件,历代草书大师的笔法也都十分精到。但是真正成就这些大师的,笔法仅仅是一个阶梯,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书法作品,特别是草书作品,就制造出不同的矛盾,同时,还要和谐地处理好这些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艺术语言丰富的书法艺术作品。经过十数年的书法创作实践,我认为以下的矛盾是草书中不可或缺的:大小、收放、粗细、枯湿、虚实、疏密、敧正、断连、感性理性等。这些不仅仅是一对对盾,更是能创造出富有音乐一样节奏的艺术语言!

侯冠荣,1936年3月生,祖籍河南温县,原西安电视台台长兼总编辑,曾兼任全国城市电视台协作会副会长、陕西分会会长、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理事、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高级书画师书法笔法的变化是极为复杂的,尤其是草书,很难以定量分析。在“发力点”这个问题上变化就十分复杂。我们发现在传统经典行草法帖中,古人在“发力点”技巧的运用上是非常有机巧的,手段也是非常多样的。我们分析大体有,常规式(或称经典式)、均衡式和变异式三种“发力点”的技巧。创作追求自然、天真,要有一点“玩”的意识。对民间随意的书法,取其构成的大自然,但对用笔技法的丰富性、高层次要加强。书法发展史上,技法的发展是越来越复杂,用笔技巧是越来越丰富。从宏观来说,南北的审美层次以南方为高。研究史论,绝对按朝代划分有偏颇,时代特点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东晋书札往往不是第一稿,其创作意识非常明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