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舞蹈日|你不全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4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舞蹈日。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极为古老的艺术之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舞蹈艺术。

今天螺蛳君就带大家来学习舞蹈历史上不一样的“冷知识”吧!

文末有节日彩蛋,不容错过哦!

法国大革命:舞蹈飞入寻常百姓家

什么?现在很多人会跳的标准舞,要好好感谢“法国大革命”

原来,在十一、十二世纪时,欧洲的一些国家将许多地方的民间舞蹈加以提炼和规范,形成了当时的“宫廷舞”,专供贵族们习跳和练习。宫廷舞虽然高贵典雅,但繁杂拘谨,动作中也失去了民间舞蹈的风格。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后宫廷瓦解,“宫廷舞”慢慢进入了平民社会,逐渐成为了人人都可跳的社交舞蹈。

▼交谊舞

二战后,美国人将这种社交舞散播到世界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社交舞”逐渐成为“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

中国古典舞≠古代舞蹈

提及中国古典舞,望文生义者多会以为古典舞即古代舞蹈的延续,其实则不然。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它并不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同义词。

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在经历了汉唐高峰后,随着戏曲的兴盛,传统的宫廷舞蹈逐渐失去了独立的表演价值而成为贵族雅乐的摆设。同时戏曲舞蹈作为戏曲中的舞蹈形态而部分延续了传统舞蹈。

这一局面在步入近代后开始发生变化。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使得民国时期的舞蹈呈现出特殊的复杂性,并且对当代舞蹈艺术发展思想格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上世纪五十年代欧阳予倩先生首次提出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后得到舞蹈界人士认同并广为流传。

▼《唐宫夜宴》中舞者演绎的唐俑

一批舞蹈工作者为发展、创新民族舞蹈艺术,从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等造型中汲取舞蹈姿态造型,从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鉴中华武术进行提炼,并参考西方芭蕾训练方法等,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的特点,以及精、气、神手、眼、身、法、步完美协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芭蕾舞不源于俄国

提及俄罗斯的国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芭蕾这一艺术并不源于俄罗斯。

芭蕾萌发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宫廷。芭蕾舞之名源于意大利语“ballo”(跳舞之意)。由于当时的芭蕾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芭蕾,只在王公显贵的宴会上表演,故被称为“席间芭蕾"

▼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

16世纪初,意大利贵族凯瑟琳·德·美第奇嫁给法王亨利二世,席间芭蕾这一艺术形式一同被带到法国并在宫廷内逐步形成时尚潮流。芭蕾真正成型于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宫廷。1661年路易十四下诏成立皇家舞蹈研究院。他要求按照宫廷审美规范将芭蕾舞的舞蹈队形、花样和动作分类整理并且定名,最终确立了芭蕾的基本脚位、手位等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些基本脚位和手位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典芭蕾术语的基础。

马里乌斯·彼季帕(marius petipa)

1822-1910

路易十四的发起下,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于1669年成立。芭蕾从宫廷正式走向公共剧院。17世纪下半叶,芭蕾舞开始从西欧东传入俄国。19 世纪下半叶,俄国逐渐成为欧洲芭蕾的中心。在柴可夫斯基、彼季帕等一代大师的努力下,芭蕾舞终在俄罗斯达到全新高度。

彩蛋

节日由来:以大师之名

让·乔治·诺维尔

自1982年始,为纪念法国现代芭蕾舞之父让·乔治·诺维尔(Jean-Georges Noverre),国际舞蹈委员会提出将每年的4月29日(让·乔治·诺维尔诞辰)定为“世界舞蹈日”,旨在增进这项“超越文化语言界限的肢体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作为舞蹈大师、芭蕾改革家,让·乔治·诺维尔拒绝了让舞蹈在传统歌剧的中扮演装饰娱乐性插舞角色并又提出了一整套舞蹈革新理论。从此,芭蕾因他而从附属于歌剧的形态下独立,成为一门独立的舞台表演艺术。他的“情节芭蕾”理论更为后世芭蕾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