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

一代传奇——曹颖甫(上)

2018-12-22 00:18

第一节 姜佐景投师

最近的电影《建党伟业》展现了上个世纪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一群怀抱救国理想的年轻人的奋斗史诗。在那个年代里还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在另外一个领域里做了一件大事,这个人的名字只有少数人知道,他叫姜佐景。

姜佐景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上海电报局的职员,用现在的话说是一名白领,还是国企的,有个不错的单位(就像现在的中移动),应该说生活是很幸福的。但人有旦夕祸福,他遇到了不幸的事,父亲病了,被庸医一通乱治,去世了。姜佐景是个很孝顺的人,这个事对姜佐景的打击很大,他由此励志学医,决定以医术济世救人。

写到这里我感觉有点太老套了,感情历史上的名医很多都是这么来的。医圣张仲景学医是因为一大家子二百多人不到十年病死了三分之二,清朝名医黄元御学医是因为自己被庸医误治,把眼睛治残了,清代的另一个名医徐大椿学医是因为家人被庸医所误……如果要继续罗列的话,估计这个名单可以网罗历史上三分之一的名医。

言归正传,姜佐景开始学医了,这位同志虽然没有政治觉悟去参加建党伟业,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是令人钦佩的,搁到今天他也是个志愿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后来姜佐景学成,开始行医了。虽然他怀抱济世救人的志向,但却发现,治病这个活儿不是靠着良好的意愿就能干好的。

一天他的一个朋友叫施朝贵的来找他,这个朋友实际上是他的电报局的老同事,什么事呢,说是他弟弟病了,快来给看看吧。赶到病人家里,令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病人躺在床上,不管姜佐景问他什么,他都不做声。姜佐景问他朋友,你弟弟耳聋?还是哑?边上的人都说,不聋也不哑。这是怎么回事?姜佐景真晕。

不过还不要紧,看病有四招,望闻问切,这招不行还有别的。姜佐景给病人把了把脉,这个脉也很怪,一只手的脉洪大,一只手的脉沉细,两手的脉完全相反。

问家人,这个病咋得的啊?答曰,他本来在军队里工作,也是收发电报的,因为受过惊吓,变得神志恍惚。有客人来的时候,就默不作声,客人走了后就唱歌,不停的乱唱。吃饭和大小便都正常,但是吃饭的时候脑门上热气腾腾的直冒烟。曾经送到本市某著名医院里查了二十多天,也没查出什么病来,最后医院干脆说没病,让我们回家了。(和现在的医院何其相似,查不出来就说你没病。)

得,这个病越听越搞不明白。姜佐景也不是庸医,他想我按按病人的肚子试试。病人吃饭的时候脑门热气腾腾提示有可能病在阳明,通过查按肚子的情况可以进行验证。日本的中医家把腹诊研究的很透,看来姜佐景对腹诊也有研究。按来按去结果很失望,肚子一点也没有胀满,也没有痛疼拒按的情况,没有任何异常。

姜佐景遇到了他看病史上最尴尬的一刻,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愣是不知道这是个啥病,最后只好说您另请高明吧,羞愧告辞。

第二天,姜佐景又见到了老朋友施朝贵,施朝贵一改昨日的愁容,乐呵呵的告诉他,昨天又请了一个大夫看了看,服药后一通腹泻,脑门上的热气已经少了。

姜佐景一听,有这么神的人?急忙到病人家找来药方,看到上面写着:阳明病,宜下之,主以大承气汤。啥意思?就是说这个病是阳明病,应该用泻下的办法来治,方子用大承气汤。这个药方是谁写的呢?是曹颖甫。

又过了几天,姜佐景又见到了施朝贵,施朝贵说他弟弟服药后已经能起床了,也不唱歌了,就是两肋的地方觉得胀痛,又请曹颖甫老先生来治了一下,很快就好了,真是神了。姜佐景把方子要来看了,是小柴胡汤。

过了几天施朝贵又把曹颖甫请来了,原来他弟弟病已经好了,但是还是不舒服,啥问题?天不热,可老是出汗,精神不振。人 家曹老先生还是一付药,立马就治好了。药方是桂枝加龙牡汤。

老施的弟弟怪病彻底治好了,身体比一般人还棒。一次姜佐景在外面遇到了老施和弟弟,双方点头打招呼就过去了。姜佐景心很细,感觉到他弟弟的笑容有含义,正好第二天又遇到了施朝贵,就问你弟弟昨天打招呼后跟你说什么了?老施说没什么呀。姜佐景的倔劲上来了,一定要老施讲实话,老施只好笑着说,他说你的医术欠精啊。

听了这话,姜佐景的脸肯定红了。实话往往让人尴尬,有的人为了避免尴尬就不会听实话,姜佐景宁可尴尬也要听到实话,可见姜佐景这个人是个学中医做学问的材料,求真求实,不来虚的。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姜佐景感觉自己和曹颖甫一比,这没法比啊。承气汤的方子我也倒背如流啊,但是承气汤这个方子居然能用在这个病上?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敢相信啊?!人家曹老先生的医术真是高不可测啊!

姜佐景回家就关了诊所,一路打听到了曹颖甫的家里拜师了。这一拜师,成就了他一生中的一件大事。

第二节 少年曹颖甫

下面咱们言归正传,来说说曹颖甫。曹颖甫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作为近代著名中医,他的行医生涯是从五十一岁才开始的。乖乖,五十一岁很多人的职业生涯已经到了顶峰,不济的已经准备回家带孙子了,而曹颖甫一生中最耀眼的光芒才刚刚开始释放。那么五十一岁之前的曹颖甫在做什么呢?

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清代,1868这一年。清朝这一强大的王朝已经进入暮年,曾国藩已经逝去,现在是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时代。在这一年的江阴,一户曹家人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我们的主人公曹颖甫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有两个我们熟知的人和他同一年诞生,他们是高尔基和蔡元培。

江阴是一个令人敬仰的地方,明朝末年,当清兵势如破竹一路南下,来到了江阴时,江阴全城百姓独守孤城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节无一人投降。江阴遂以忠义闻名,忠义不仅是江阴的标签,也是江阴的内涵,作为一个江阴人,多年以后曹颖甫以生命诠释了忠义。

曹颖甫的家族,在当地属于大户,他的祖父辈里有朝廷里的大官,父辈里都是读书人。曹颖甫的父亲朗轩在家里排行老二,老大秉生膝下无子。当地有个规矩,如果老大家里没有儿子,老二家里的长子要过继给老大。曹颖甫是朗轩家的头一个儿子,于是被送到了老大家里,成为秉生的养子。

他的养父不一般,这位秉生先生不仅是个读书人,而且懂医术,家里人生病从来不用请医生,他自己给开方抓药,居然也是药到病除。在养父的熏陶下,曹颖甫从小就对岐黄之术产生了兴趣,在读书之余也喜欢翻读医书。

日后曹颖甫在中医界,是以经方家著称。这个“经方家”要先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中国医学源远流长,历代都有名家,这些名家各有千秋,学说也不仅相同。这就给后代学医的人出了个难题,就是要学谁的?就像学拳一样,武林门派拳法众多,谁也不能把天下的武功都学全了,只能深钻一派,旁涉其他。学谁的?这是个问题,每个学医的人都要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是学医的人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学唐以前医书的,叫经方派,一部分学宋以后医书的,叫时方派。

为什么叫经方呢?经方的名字来源于《伤寒论》,这本汉代张仲景所作的医书被后代所有中医一致尊为经典,书中的药方就被成为经方,善用经方来治病的名医就被成为经方家。虽然《伤寒论》是公认的经典,但是明清时期坚持经典的经方派的医生却不是主流,就像听音乐一样,大众多喜欢流行音乐,大部分学医的对深奥的经典敬而远之,更愿意选择比较浅显的后代医学,这些人叫做时方派。

话说曹秉生先生给少年曹颖甫的心灵里种下了岐黄的种子,但曹颖甫彼时还不知道自己会成长为一位经方家,甚至还不知道自己会以岐黄为业。在少年曹颖甫的心目中,他应该效仿先人,读好圣贤之书,将来金榜题名,治身平天下,读读医书仅仅是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长大可以“求医不如求己”。现在有的文章里说曹颖甫十二岁就读张隐庵(清代浙江名医)的《伤寒论集注》(一本研究《伤寒论》的名著),仿佛曹颖甫少年就开始了钻研伤寒论,我认为这有违于人之常情。我相信,彼时他所读的医书里也有时方的书,他对经方情有独钟是在日后,原因我们下面就讲到。

曹颖甫十六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他的父亲病了。这个病是个常见的病,就是拉肚子。曹老先生自己是懂医的,可是没治好。老先生没有信心了,还是请专业的来治吧,于是请了一个大夫来。没想到,大夫杀人不用刀,连着吃了十几付,越吃越拉,越拉越虚,最后到了什么程度?

“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眼看只剩一口气了,顷刻间就可能没命。正在危急时刻,老先生的一个朋友赵云泉来了,这位赵云泉先生精于医术,看过病人之后赶紧开了一个药方,让曹家人抓来煎上。一剂药吃下去后,慢慢的,病人的汗止住了,体表摸着温乎点了,拉肚子也停了,也有了一点精神了。

全家人激动的有的哭有的笑。曹颖甫虽然读过一些医书,也不敢想象一剂药吃下后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这是什么药方?拿来一看,方子认识啊,是《伤寒论》上的附子理中汤加上吴茱萸和丁香。在赵云泉的调理下,曹老先生的病一天比一天轻了,经方的神奇疗效深深的印在了少年曹颖甫的心中。

第三节 南京赴试

曹颖甫的父亲希望他能好好读书,走科举的路子。但他不仅抓应试教育,也抓素质教育。研究曹颖甫的资料,可以发现他的青少年阶段不仅学习成绩好(八股文成绩优秀,顺利考上了秀才),还是个特长生,画画相当不错,可惜当时没有考级,不知道这个特长长到什么程度。除此之外,曹颖甫一直没有间断读医书。我想,能读这么长时间的医书,靠的不是坚持,应该是喜爱了。据说他的老师也懂中医,师徒两个人还经常在课余切磋交流一下。曹颖甫此时的中医水平如何呢?他日后回忆说,“能读医书,尚不善于治病”

不管怎样,曹颖甫像父亲期望的一样,主要精力是在走科举之路上。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曹颖甫父亲腹泻病愈过了九年,少年曹颖甫成了二十五岁的青年。

这一年是1892年,这年里有一件对读书人很很重要的事,就是乡试。我估计大部分朋友和我一样,对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不是很了解,我先给大家做个背景介绍吧。

乡试这个名字具有乡土气息,如果你以为它是科举的初级考试,那你就错了。乡试是秀才晋升举人的考试,秀才不算官,考中举人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所以这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关键一考。也不是所有的秀才都可以参加乡试,秀才们要先参加考试,在考试中成绩优秀的才可以获得乡试资格。乡试的资格很珍贵,因为乡试三年才有一次。每次乡试的时间和地点是固定的,时间是八月,地点是省城。因为是在秋天,所以乡试又叫秋闱。如果考试通过,就可以参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的全国考试—-会试,这个考试又叫春闱。如果考中,就成为贡士了。贡士就可以接着参加殿试了,殿试得中就是进士了,当然殿试的第一名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状元。

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和层层的考试,25岁的曹颖甫现在已经具有了考举人的资格,下一个目标是这年的乡试。与和他同岁的蔡元培相比,我们主人公的动作有点慢了,蔡元培就在这年的春天考中了进士,已经进入翰林了。呵呵,我们的主人公现在还是秀才呢。和江南的千百读书人一样,曹颖甫对这年秋天的乡试充满了期待,目标:省城南京。

那年头没有飞机也没有高速路,读书人去参加科举考试也要费不少劲,漫漫赶考路就要靠一双脚,当然江南要好一些,可以坐船。为了能赶上秋天的考试,在这一年的夏季,曹颖甫跟随表哥陈尚白夫妇踏上了到南京赶考的水路。没想到这一路会令他终生难忘。数十年后曹颖甫胡子都白了的时候,回忆起这次赶考,彼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

当时一路上表哥夫妇住在船的中舱,曹颖甫就住在船的前舱。天正值酷暑,骄阳似火,大家都热得不行了。船到了无锡,表哥跟曹颖甫说:“贤弟啊,这个天也太热了,我身上已经是一身臭汗。这里有个惠泉,我想和你嫂嫂去洗浴一下,就烦劳你在船上看守了。”曹颖甫说:“没问题。”

曹颖甫在船上守了五天这两口子才回来。这五天曹颖甫在船上天天热得汗流浃背,衣襟湿透,船上的饭又吃不惯,着实遭了不少罪,心情挺郁闷。又过了五天,船到了镇江,总算上岸了,刚到旅店住下曹颖甫就病倒了,发起了高烧。请来大夫看病,吃了几天药后病越来越重。此时的曹颖甫,已经起不了床,高烧、出汗还恶寒。

但考期不等人啊,十年寒窗岂可功亏一篑。无奈之下,朋友搀扶着曹颖甫连夜乘船赶赴南京,路上曹颖甫只觉得天昏地黑,不知人事。坚持着到了南京,被人搀扶着住进了堂子巷寓所,曹颖甫就再也起不来了。让他更感到沮丧的是,他发现小便竟然出血了,尿都是殷红色的。这天是八月初五,离进考场只有三天了,曹颖甫心里别提多么难过了。难道我的乡试就要这样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吗?

上文说到曹颖甫病重,眼看就不能参加乡试了。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人,他是曹颖甫的姻丈,姻丈这个称谓我估计应该是妻子的叔叔。姻丈也是来参加会试,比曹颖甫早到了两天,得知曹颖甫到了,来看他。这个姻丈的名字叫陈葆厚,巧的是他不仅是个读书人,还会医,我想说的是,他的医术确实不一般。

他给曹颖甫把了把脉,说:“贤侄,你不要担心,你的病很快就可以好了,但是经过反复发汗,身上的津液已经被消耗了。”说罢就亲自出去买药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不仅拿着药,还带着三大瓶荷叶露和十几个梨。他让曹颖甫先把荷叶露喝了,曹颖甫正口干的冒烟呢,一会就把三大瓶全喝的底朝天了,真过瘾啊。过了一会又渴了, 陈老先生早已料到,把已经洗好的梨递给他,说:“吃吧,想吃多少吃多少。”曹颖甫一会儿就把十几个梨全部消灭掉了。等药煎好后,曹颖甫喝了一大碗药,顿时感觉心里清朗,一阵倦意袭来,呼呼睡去。

一觉醒来,头已经不痛了。陈老先生说,你还没发汗呢,还要接着喝药。又一大碗药喝下,曹颖甫又倦然入睡。醒来后,感觉全身都开始出汗了,先小汗,再大汗,到后来身上的衣服、被褥全都湿了。陈老先生给他把身上的湿衣服换掉,曹颖甫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哎,病不知不觉没了。这个时候感觉肚子饿了,想喝一碗热粥。边上的人说,你姻丈早就嘱咐我们准备了。一口热粥入口,曹颖甫感觉太香了,一小碗喝了之后还嫌不够,又喝了两大碗才饱。

曹颖甫一觉睡到天亮,早上起来已经感觉身体完全好了,这天就是初七进考场的日子,一点也没有耽误进考场。当时乡试要靠九天,对考生的体力是个考验,曹颖甫九天考下来居然没有觉得累。

曹颖甫现在最佩服的人就是姻丈了,“姻丈,您的医术真是神了!”见到陈老先生后,曹颖甫禁不住连声赞叹。“快说说,您用的是什么仙丹妙药?”

陈老先生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贤侄,一共就两味药,一味是桂枝,一味是石膏。”

“花了多少钱?”曹颖甫问。

“我出去买药,正好遇到一家药店新开张,这两味药一共才花了六文钱。”言罢,哈哈大笑,受到他的感染,曹颖甫也不禁一起笑了。

姻丈告诉他,他这次治病用的《金匮要略》中的方子:白虎加桂枝汤,只不过是把原方进行了灵活运用而已。这段亲身经历使曹颖甫愈加相信经方了。

多年之后,曹颖甫把自己这段经历告诉了学生姜佐景,此时的姜佐景已经对《伤寒论》很有研究了。他听了之后对陈老先生的治疗钦佩不已,并在他后来写的一本书里对这次治疗进行了解说。

那么曹颖甫乡试考中了吗?让我先卖卖关子吧,这个问题先暂且不提,让我们换一个话题,跟着曹颖甫先生学学中医吧。

第四节 五个医案

文章写到这里,一共出现了五个医案,这五个都堪称经典。其中最奇的,当之无愧的应该是第一个,施朝贵的弟弟脑门冒烟的怪病。

为什么说这个医案最奇呢?因为说实话,这个病搁到现在,如果施朝贵带着他弟弟走遍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经过各种先进仪器的检查后,结果肯定会让他很失望,科技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照样搞不清这是个啥病。如果施朝贵带着他弟弟去挂中医专家号,要能遇到像曹颖甫老先生敢开出大承气汤的,那么恭喜他,他的运气堪比买彩票中了一亿元大奖。

大承气汤是个什么方子呢?它是《伤寒论》中用来治疗外感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方子。有的病人高热之后有时会出现由每天定时高热代替持续高热的情况,大便会多日不通,手按病人的腹部会觉得硬满,严重的病人会说胡话,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药将病人的大便泻下,大便泻下之后,病人就会恢复正常。用什么药呢?这种情况就需要用大承气汤。

施弟弟的主症有两个,一个是吃饭的时候脑门冒烟,另一个是有点神经不正常。这两个症状看似风牛马不相及,曹颖甫却从中看出了联系。曹颖甫认为,这两个症状都是由同一个原因引起的,就是热。但是因为这个热比较低调,隐身在病人的肠中物里,所以病人没有发烧,但这个热通过病人体内的经络之类的通路传播,上行扰乱病人的心神,使病人表现出精神方面的异常。人吃饭的时候是胃气旺盛的时候,旺盛的胃气受到这股热的熏蒸,便出现了脑门冒烟的怪现象。

要除掉这个隐藏在肠中物里的邪热,自然用泻下的药把大便泻出就可以了。于是曹颖甫先生给开出了大承气汤。

估计当初姜佐景在面对施弟弟的怪病时,也怀疑过是否是邪热隐藏在肠中宿便所致,如果是这样,姜佐景也会开出大承气汤。但他用手按过病人的肚子后,没有感觉到异常,就把这种嫌疑排除了。因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了,使用大承气汤的时候,病人的肚子应该有痞满燥实四大特征,千百年来,这条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人敢违反。

所以说施朝贵同志的运气就像中大奖般的好,他遇到了曹颖甫----这个把《伤寒论》读活了的人,这个运用大承气汤出神入化的人。

曹颖甫以他的上帝之手开出了“承气汤”,折服了姜佐景,也折服了后世无数个读到这个故事的学医者。

悄悄补充一句,曹颖甫有一个外号,叫“曹承气”。有他在,估计没人敢以“承气”为外号了。

第二个医案是施弟弟觉得两肋胀满。两肋胀满,就是觉得两肋里面好像塞了东西,觉得又胀又满,如果到医院拍片子,对不起,啥也找不到。

找不到东西,为啥会胀满呢?这个中医早就搞明白了。两肋是胆经的地盘,经络就像人体中的公路,胆经这条公路在两肋这个地方发生了拥堵,气顺着胆经走到这个地方就走不通畅,堵了一大堆,人就觉得胀满。这个时候就要把淤滞的胆气疏通开。《伤寒论》里有好几个疏通胆气的方子,这几个方子各有不同的应用范围,曹颖甫根据施弟弟的具体情况选了小柴胡汤这个方子,给他解决了两肋胀满的问题。

第三个医案病人还是施弟弟,经过前两次治疗,以前的症状都没了,又出现了新的症状:老是出汗,精神不振。

家也许会想,这个施弟弟怎么还没完了,一个病连着一个病。实际上,这是病邪在步步败退。

大家都知道外面的病邪对人体的侵犯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就扁鹊见蔡桓公里面讲得一样。病邪进入人体就会遭到人体的反抗,当邪盛正弱时,病邪就步步入侵;如果正邪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正强邪弱,病邪就会步步败退。

在施弟弟的医案里,第一个病,病邪已经深入在消化系统内(中医叫阳明),被大承气汤泻下后,病邪的主力已经随着大便跑掉了,残余的病邪不是人体抵抗力的对手,往外退却到了胆经里(中医叫少阳),这个地方介于表里之间,被称为半表半里。它呆在这里继续跟施弟弟的抵抗力展开抗争,一时间不分胜负。

中医驱除病邪有“汗、吐、下”三法。在“里”的病邪可以通过呕吐和排便的办法驱除,在“表”的病邪可以通过发汗的办法驱除。如果病邪呆在表里之间,那么这三个办法都耐它不得。怎么办?别急,张仲景有办法,他在《伤寒论》里教给大家一个“和解”的办法,就是小柴胡汤。

所以在第二个医案中,曹颖甫给开了一剂小柴胡汤。可是这个病邪真是很顽固、很彪悍,小柴胡汤也没有完全把它“和谐”掉,还有一点残寇。当然这个残寇的力量更弱了,已经不能在半表半里这个地方与施弟弟的抵抗力对抗,于是它只好继续退却,退到了体表。施弟弟的体表受到了这股残余病邪的侵扰,于是就出现了感冒症状:出汗和疲惫。

看到这里,你会明白施弟弟这个症状不是因为感冒引起的,而是病邪被曹颖甫一路追着打,跑到体表造成的。那么你会问了,为什么会出汗呢?大部分人感冒是不出汗的啊。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但是很遗憾的告诉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张仲景的回答很简单,就是“营卫不合”,这个专业术语如何解释后世医家却意见不一,如果我将几种有代表性的解释都讲出来,这个文章就写成中医的教科书了,保准你能看睡了。

所以还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生动化。简单说,感冒可以根据出不出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出汗的,一类是出汗的。

为什么有的感冒不出汗,有的感冒出汗呢?这主要与个人的体质和当时的身体状况有关系。一般认为皮凑紧密的人感冒不出汗,皮凑疏松的人感冒易出汗。

张仲景先生把这两类感冒分别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药方。其中不出汗的感冒用以麻黄为主药的一类药方,其作用主要是用麻黄来发汗,通过发汗来驱除病邪,病邪随着汗排出体外,感冒自然就好了。出汗的感冒用以桂枝为主药的一类药方,通过以桂枝、芍药为主的药来调节人体表的气血,达到驱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看来我们施弟弟皮凑有点疏松,自身体表的抵抗力也很弱,拿最后一小撮病邪没什么办法,还是需要外来药物的帮助。

遇到施弟弟这种情况,一般会用经方的大夫会给出一个方子叫桂枝汤,这是《伤寒论》上的第一个出现的方子,可以有效治疗出汗类的感冒。

可是出我们的意料,曹颖甫先生给他开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付。这个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就是在原来桂枝汤的原方上加上龙骨和牡蛎两味药,加上这两味后就变成了一个新药方。

为什么出乎意料呢?因为这个方子不是出现在《伤寒论》上,而是在张仲景的另一本书----《金匮要略》上。噢,我这个话说的不对,人家张仲景当年只写了一本书,叫《伤寒杂病论》,后来流传的时候被后人分成了两本书,一本叫《伤寒论》,讲外感病,一本叫《金匮要略》,讲杂病。

你如果翻开《金匮要略》这本书,找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这个方子的条文来看,你会很疑惑,因为这个方子书上写的很清楚,是用来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注:男子失精即男子遗精),曹颖甫老先生没搞错吧,怎么会把这个方子用给施弟弟啊?人家只是出出汗,没有遗精啊。

这就叫活学活用,你把这个方子的道理弄明白了,它使用的范围就豁然宽广。顺便提一句,我曾经用这个方子给一个朋友的孩子治好了尿床。

施弟弟这个医案在原文里讲的太简略,我估计当时曹颖甫看到施弟弟除了出汗外、身体虚弱外,还有神气涣散的情况,于是想到这个方子,里面的桂枝汤可以治出汗,龙骨和牡蛎可以敛神潜阳,正好可以一方两用。

曹颖甫还有个绰号,叫“曹一帖”,这绰号不是吹出来的,这三个病都是一付药就搞定,干脆漂亮。给施弟弟治病的时候,曹颖甫已经66岁了,这个时候他对经方的应用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从上面三个医案中,我们了解到了病的进退,也了解了一方可以多用,还了解了中医不是慢郎中。在第四个医案里,有一个中医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病的寒热,因此第四个医案虽然不是曹颖甫的,也需要好好介绍介绍。

西医察病需要搞明白病原是细菌还是病毒?中医的路子完全不一样,他要搞清病人受的是寒还是热。西医对细菌和病毒用不同的治法,中医对寒和热的治法也不一样。就拿曹爸爸拉肚子这个病来说吧,同样是拉肚子,有的是寒痢,有的是热痢,头一位大夫上来认为曹爸爸这个是热痢,用的是黄芩、黄连等苦寒的药,一大堆寒药用上,结果治的曹爸爸“汗凝若膏,肤冷若石”,身上热乎气都没了。其实拉肚子是寒还是热并不难分辨,只能怨曹爸爸运气不好,找了个庸医。

赵云泉先生是个好医生,我说的这个“好”不仅因为他分辨出了寒症还是热证,也不仅因为他选用了一个合适的方子,还因为他开药的剂量够狠。

他用的方子是《伤寒论》里的理中汤,这个方子是个“热”方子,可以用来治疗虚寒性的拉肚子,为了增强驱寒的力量,他又在原方里加上了吴茱萸、丁香这两味能温胃散寒的热药,看来赵先生也喜欢用经方。证辨准了,方选对了,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量要开多大。这确实是个问题。

清朝有一个很很有名的医生,叫做叶天士。这位叶天士的水平很高,高到什么程度?高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程度,擅用很轻的药量治病,创出了轻灵一派。后世学叶天士者甚众,用药轻灵蔚然成风。

可惜的是,后人有几人能达到叶天士的功力?所以画虎类犬的多,得其真髓的少,但是你还不能把量开大了,开大了病人会怀疑你的水平,药房也会质疑你的水平,万一引起围观,人就丢大了。

难得的是,我们赵先生不管这么多,他看到曹爸爸的病情已经非常危急了,所以第一剂开的量很大,以雷霆之势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

所以我们又得出结论,药量很关键。

第五个医案中,曹颖甫的姻丈陈葆厚闪亮登场,他既看到了曹颖甫发热,又看到曹颖甫津亏。那应该先清热还是先补津液呢?这里面可大有学问。

中医治病讲究处理好“扶正”和“祛邪”的平衡关系。一般来说,正气足就不会受邪,受邪的原因就是正气不足,让外邪有了可乘之机。但一旦外邪侵入,来势汹汹,祛邪外出成了当务之急,等外邪被打跑了再调养锻炼身体。没见过病人感冒了去看医生,医生说你身体需要锻炼,先出去跑两圈吧。医生都会先开感冒药,再叮嘱病人今后需要加强锻炼。这就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但也有例外,就是病人正气已经很不足了,已经没有力量(或物质基础)来祛邪了,这个时候你还要先祛邪,就是穷兵黩武、竭泽而渔了(西医化疗就是这样)。这个时候应该先扶助正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正气补充的差不多了,再矛头向外,驱除外邪。这种“攘外先安内”的思路在陈姻丈的治疗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陈姻丈先用荷叶露和梨给曹颖甫补充了津液,让他有了发汗的资本,再用上两味药发汗清热,妙的是再给病人喝上两碗粥,既可以帮助发汗,又可以补充津液、填充胃气,一举三得。陈姻丈看似轻轻的挥一挥手,实际上功力深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