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篇名与要点
本篇着重论述一年四季之中,自然气候的变化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因而邪气伤人所产生的病变也随之而异。所以针刺治疗的原则,虽皆以掌握气穴为主,但必须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以及病变的特点,而选用适当的穴位,采取不同的刺法。因以《四时气》名篇。
本篇与《本输》所述的内容,虽有小异之处,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一、论述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指出针刺治疗时,要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穴位,掌握进针的深浅和手法。
二、列举了温疟、风水、飧泄、转筋、水肿、着痹、疠风等病的针刺治疗方法。
三、对六腑病的病理变化与针刺治疗方法,作了简要的说明。
原文与译文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
(译文)黄帝问岐伯说,四季气候各不相同,各种疾病的发生大都与四时的气候有关,针灸缪刺的方法,也因各个季节的气候而各不相同,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原文)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译文)岐伯回答说,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灸刺的方法,也是要以这一季节的气血特点为依据的。因此,春天灸刺,宜取经脉、血脉和分肉之间的气道,病重的用刺深法,病轻的用刺浅法;夏季针刺应取在这一季节偏盛经脉的孙络,或者用只刺透皮肤而到达分肉之间的浅刺法;秋季应取经脉的输穴,病邪在六腑就取六阳经的合穴;冬季宜取所病脏腑对应经脉的经穴和荥穴,而且一定要深刺并留针时间长些。
(原文)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
(译文)温疟病,没有汗出症状的,可用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进行治疗。
(原文)风(疒水)肤胀,为五十七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
(译文)患风水病肌肤肿胀的,可以用五十七个治疗水病的腧穴治疗,如果是使用针刺放血的治疗方法,就应该将该穴位的恶血放干净。
(原文)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译文)脾胃虚寒所致的飧泄证,应该取三阴交,使用补的手法,再补阴陵泉,都要久留针,直至针下有热感的时候才能起针。
(原文)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
(译文)转筋病,其部位在外侧就取阳经的穴位针刺,在内侧就取阴经的穴位针刺,都使用火针针刺。
(原文)徒(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疒水),必坚。来缓则烦悗,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疒水)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译文)只是水肿病而没有风邪的,先取环谷穴(即环跳穴)之下三寸的穴位,用铍针刺,然后用中空如筒的针刺入,将水抽出后放掉,反复进行几次,抽空其中的水,然后用布带将腰腹部捆束。如果束得过松就会使患者感到烦闷,绑紧就能舒适、安静,每隔一天治疗一次,直到水肿退尽为止。同时服用通闭的药物以利小便,防止再肿。就在开始针刺的时候服药,用了药物不要进食,刚吃过饭也不能服药,并保持饮食清淡,不能食用伤脾助湿的食物,这样的治疗及饮食,要坚持一百三十五天。
(原文)着痹①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
(译文)湿邪为主的邪气造成的着痹长久不愈,是寒湿邪气久留体内所致,使用疾进疾出的针刺方法取足三里穴。
(原文)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译文)湿邪在肠中造成肠胃不调的病证,治疗也取足三里穴,邪气盛的泻实,正气虚的补虚。
(原文)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译文)麻风病,一般都用针刺其肿胀的部位,针刺之后,再用锋利的针刺这一部位,再用手挤按该处以压出毒气和恶血,直到消肿为止。要常食用些普通的食物,不要吃其他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
(原文)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气海穴别名),巨虚上廉、三里。
(译文)腹中常有鸣响,腹中有气向上冲至胸中,喘息急促而不能久立,这些都是邪气在大肠的表现,应该针刺肓之原(气海穴)、巨虚上廉、足三里几个穴位。
(原文)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译文)小腹牵引睾丸疼痛,并牵及腰背和脊骨,向上冲至心胸部位,这是邪在小肠的表现。小肠连于睾系,向后附属于脊,其经脉贯通肝肺,络于心系,所以小肠邪气盛就会出现气机上逆的表现,上冲肠胃,熏蒸肝脏,布散于肓膜,结聚于脐。所以要取肓原穴以散肓之邪气,针刺手太阴经以补肺虚,刺厥阴经以泻肝实,取巨虚下廉以祛邪气,同时又要按压小肠经脉所过之处来调和气血。
(原文)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译文)病人经常呕吐,且呕吐物中挟有苦水,并常常叹气,心中恐惧不安,害怕有人将会逮捕他,这是邪气在胆腑,阳气上逆于胃的病证。胆中的汁液外泄,所以口苦,胃气上逆所以呕吐苦水,这叫做呕胆。治疗应当取足三里穴来和降胃气,并针刺足少阳胆经的血络以消除胆汁反流的症状,并须根据病邪和正气的虚实状况斟酌以祛其邪气。
(原文)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译文)饮食不能下咽或者感觉胸膈阻塞不通,这是病邪留于胃脘的病证。邪在上脘,就用针刺的方法抑制邪气的上逆而使气下行;邪在下脘,就用散法以祛除积滞。
(原文)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译文)小腹疼痛、肿胀,小便不利,是邪在膀胱,针刺取太阳大络,观察足太阳经之络脉与厥阴经的小络,如有瘀血结聚的,针刺以祛其瘀血。如果小腹部肿痛向上连及胃脘的,取足三里。
(原文)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译文)诊断疾病时看病人的面色,观察患者的眼神,就能知道正气的散失或恢复的情况;观察眼睛的颜色,可以知道病邪是存在还是已经消失。审查病人的形态、动静,再诊察气口、人迎的脉象,脉象坚实、滑利且洪大的,是病证日渐加重的表现;如果脉象软弱和缓,就是病邪将要衰退的表现。各经脉诊候的部位实而有力的,是正气旺盛的表现,三天左右就能痊愈了。气属肺脉,主候人体的阴气,人迎属胃脉主候人体的阳气。
①着痹,又名湿痹,是由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邪,或夹风、夹寒、夹热,侵袭肌肤、筋骨、关节,导致气血痹阻而引起的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是临床常见风湿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长夏、寒冬季节为多见。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性别差异不大。
网文摘要
什么是中医?它不只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更是中和的医学,是一门阴阳平和的医学。在治病时,中医最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起居作息,一定要遵从于自然,否则,人就会得病。正因为如此,真正的中医治病,一定要因人、因地、因时,因为,人是活的,每个人的个体都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个活人出现的具体情况来处理。而根据季节气候的特点变化,就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
比如,中医在对待感冒上,就分成风热型和风寒型两大类,在处理方法上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现在这个季节,人们最容易得的就是风热感冒,和暑湿型感冒。这是因为天气炎热造成的人体体温调理失调,饮食失调引起的。而这个季节最常得的病就是皮肤病,包括身上起的小红包、荨麻疹、脚气、手癣、湿疹等一系列的病,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所以,本篇强调的四时气,主要讲的就是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在治病时,我们所应对的方法,尽管其主要讲的是针刺法,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医的所有治疗方法,都与四气有关。
文源:罾事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