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农村盖房为啥要插红旗?这个传说可信吗?

记得初中时学过一篇课文,是作家李森祥的一个短篇小说《台阶》。我之所以还记得这篇小说,是因为其中的父亲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阶在农村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于是父亲一直想盖有高台阶的房子,“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小说中父亲的勤俭和辛劳让我十分感动,对于房子的执念更是让洛阳农村的我深有感触。

在作家阎连科的长篇散文《我与父辈》一书中有一篇《盖房》,得了重病的父亲在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子女成家,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房子。为了盖房,“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返回时,车子太重,陷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于是他们一趟趟搬着石头过河。我读之几欲落泪。

盖房,可以说是农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房子不只是生活的场所,更是财富的直接体现。房子盖得好,不仅有面子,而且有利于子女的婚事,关乎家族的延续。于是,盖房就有了仪式感。我小时候就发现,村里面盖房子,盖完之后都会在上面插上一面红旗,但并不解其意,以为这个和我们的国旗有关,或是表示喜庆。

近来阅读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的《洛阳的传说》一书,其中有一篇由郭自修讲述、褚书智整理的《门楼上为啥要插小红旗》,道出了洛阳农村盖房插红旗背后的民间传说。下面,我为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洛阳一个山村的农民刘二家中只有几间厦房,没有上房和门楼,经常丢东西。勤俭节约十几年终于攒够了再盖三间上房的钱。他觉得盖房不容易,是大事,一定得结结实实地盖好。于是,他从几十里地外请来了远近闻名的张木匠。

这位张木匠技艺娴熟高超,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偷懒。刘二对他非常满意,心想结算工钱时多给一些,眼下先把他招待好。但山村离集市太远,刘二没法去买菜和肉,只好用家中养的鸡来做饭,一日三餐不是有鸡蛋就是有鸡肉。

起初几天,张木匠看天天有肉吃,觉得非常满意。但连着吃了几天之后,他发现自己吃的鸡肉只是鸡翅膀上的,没有鸡腿。他以为刘二太小气,不让他吃鸡腿肉,想起自己干活这么认真,却受到如此对待,心中很是生气。为了发泄这种不满,他用黄泥捏了两个背着布袋的小泥人,并把它们封进了房梁里面,好让它们把刘二家的财产倒腾一空。

房子盖好之后,刘二特意去买了猪肉,包了饺子来犒劳张木匠。除了多给张木匠一些工钱外,刘二还送给张木匠一个布包,里面包着很多用盐腌过的鸡腿。原来,刘二当初去请张木匠时,看到他家中有一老母。刘二想起张木匠来自己家干活时,只有他老母一人在家,心中过意不去,就在做饭时把鸡腿留下来,好让张木匠带回家去孝敬母亲。

张木匠恍然大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知道自己错怪了刘二,后悔自己在新房中做了手脚。但房子已经落成,无法取出布袋泥人。张木匠觉得自己不厚道,做人有亏了,心急如焚。忽然,他想起了一个补救的办法:为刘二修门楼。修好之后,张木匠还在上面刻了两个大力士。

刘二对此不解,就问张木匠。于是,张木匠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他最后说:“封布袋泥人,其实也起不了啥用,就是为了出口气。但我发现误会了你之后,这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就特意给你修门楼,刻上两个大力士,看着小泥人。只有这样,我良心上才能过得去!”

从此以后,刘二家再也没有丢过东西。其实,这不过是因为盖了上房和门楼,院子封闭起来了。但刘二却觉得这是那两个大力士发挥了作用,就四处传颂。其他庄稼人听了之后,修门楼时也纷纷效仿。后来,人们感觉这样太费事,就简化为插红旗了。久而久之,人们不仅在新门楼上插红旗,在新房上也插,盖房插红旗就成了洛阳地区农村的风俗。

对于这个民间传说,我是不太相信的。因为盖房不会是仅由一个木匠就能完成的,盖三间房也需要不少时间,刘二家哪有那么多鸡吃呢?关于到底为何要插红旗,我问了我的父亲,他说:“农村有红白事的区别,盖房是一辈子的大喜事,喜事挂红,这就是图个吉利。”我给他看了这个传说,他不以为然,说:“这是编的故事。以前的人都不敢得罪工匠,怕他用邪门手法。这写的是插红旗,有人写的是匠人做了个影壁墙,挡住小车往外拉财。”我不禁哑然失笑,心想这个民间传说虽然经不起推敲,但也反映了人们的真实思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