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我看“三国”与易中天不一样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1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学术界出现的易中天讲'三国’、于丹讲《论语》和《庄子》,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我尊重他们这样讲的权利,而且充分肯定他们对于学术通俗化所作的贡献,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个必须的前提:他们这样做已经无关乎学术,严格地说,在电视上,他们的身份已经不再仅仅是学者,不再仅仅是学术中人,而主要是电视中人。”听到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美学家潘知常教授的这番议论,不知读者会有何反应。

  近来,一本根据潘教授的演讲整理而成的著作《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作为系列出版物“潘教授的美学课之一”,对《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等“四大奇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昨日,记者采访了潘知常教授。

  解救人们被劫持的美感

  “《三国》是一部文学名著,因此从美学的角度去评价《三国》,应该是一个最合适的角度。作为美学教授,没有必要放下学术的身段去为听众讲什么历史故事。美学家有责任维护美学的尊严。”潘知常说,“当我以一个美学学者和教授的身份面对三国的历史与《三国》这部文学名著时,我坚持自己的风格。”显然,与易中天说书人似的“品”三国不同,潘知常的“看”三国完全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切入的。

  “我们在《三国演义》里可以学到无数政治技巧、战争阴谋、公共关系战略,但是,我们在《三国演义》的哪一个字、哪一个段落、哪一个标点符号里可以学到'爱’”潘教授不无痛惜地告诉记者,《三国演义》是中国人的精神源泉之一,但也是污染最严重的精神命脉之一,“我所看到的'三国’不是易中天的'三国’。当然,我讲《三国》、评《水浒》,是以其中的许多缺憾为主,这并不是为了树个靶子跟古人过不去,或者用是今非古的方法卖弄自己有多高明,甚至从历史的意义上说,三国的战乱并非一无是处。我们今天讲三国、评《水浒》的全部理由是:在《三国》的战场上、《水浒》的梁山上,我们看不到人类的希望。当下,暴力大片的风行恰证明了《三国演义》的后遗症依然存在——对战争,对暴力,从美学的角度,我们应该永远高度警惕。”

  提倡“不安贫,但乐道”

  “美学可以使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没有美学的人生和世界,生活就是一张黑白照片,学了美学,人生和世界就会成为彩色照片。”在南京大学任教十余载,讲课极受学生欢迎的“明星教授”潘知常这样形容美学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面对记者“学问和清贫之间关系”的提问,潘知常回应说:“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你这个学者的知识都没有力量,都不能影响社会,而且不能使你脱贫,那你的知识很可能有问题。”而他自己也一反传统的“老学究”式的“安贫乐道”的风格,提倡“不安贫,但乐道”。

  潘知常表示,在许多人都不喜欢读书的一个时代,于丹女士和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喜欢读书,他对他们的努力表示敬意。“不过,那只是讲课和作报告的一种方式,是对于三国的一种看法。事实上,讲课和作报告还应该有别的方式,对于三国也应该有别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最寒冷的一个时代,最缺乏爱心的一个时代。如果我们不坚持美学的眼光,不坚持学术的底线,那听众所接触到的三国就会更加寒冷,也更缺乏爱心。因此,我坚持认为,从学术和美学的眼光来解读三国,在目前尤为重要。”

  相关链接

  潘知常,1956年出生,1977年考入郑州大学,1990年被引进南京大学执教,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研究范围主要为美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文化与美学、媒介文化、媒介研究等,著有《众妙之门》、《中国美学精神》、《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等16部著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