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功比赛中的文本解读

教学基本功比赛中的文本解读

渐新堂

近日作为评委,参加了某区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大赛。

和去年相比,参赛选手的基本功提升幅度很大,明显感觉到未来可期。虽然六节课六位选手通过抽签的方式,做课两个文本,每一堂课限时20分钟,但是,大家在课堂教学的很多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

有的在新课导入上花了不少心思,有的在教学环节上用了很多力气,有的在课件制作上动了很多脑筋;有的在师生互动上表现出色,有的又在教师的课堂调度以及高初中衔接上处理不错。应该说,这些都是应该的,也的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范畴之内的应有内容。

但是,教学最基本最基础的功夫是钻研教材,研读文本。而其他的都是相对第二位的内容,有些甚至仅仅是皮毛的功夫,属于技术性的技巧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全国知名的专家在语文界不受待见,就因为在青年教师的指导上,没有引领新教师走上正道,仅仅是在诸如板书多少法提问多少式上下功夫。脱离开了文本,脱离开了内容,所有的的方法技巧都是很皮毛很肤浅的的东西,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的实质性问题。

请看以下的两道比赛题:

      2020年某区高中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决赛试题一

请指导学生学习下面这篇策文。(上课20分钟)

辨兴亡之由

[ 唐 ] 白居易

      问:万姓亲怨之由,百王兴亡之渐,将独系于人乎,抑亦系于君乎?

    臣观前代: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其所由来者渐矣。天地不能顿为寒暑,必渐于春秋,人君不能顿为兴亡,必渐于善恶。善不积,不能勃焉而兴;恶不积,不能忽焉而亡。善与恶始系于君也,兴与亡终系于人也。何则?君苟有善,人必知之,知之又知之,其心归之,归之又归之,则载舟之水,由是积焉;君苟有恶,人亦知之,知之又知之,其心去之,去之又去之,则覆舟之水,由是作焉。故曰:至高而危者,君也;至愚而不可欺者,人也。圣王知其然,故则天上不息之道以修己,法地下不动之德以安人。修己者,慎于中也,栗然如履春冰;安人者,敬其下也,凛乎若驭朽索。犹惧其未也,加以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忧乐同于人,敬慎著于己。如是而不兴者,反是而不亡者,自生人以来,未之有也。臣愚以为百王兴亡之渐,在于此也。

                            决赛试题二

请指导学生学习下面这篇策文。(上课20分钟)

请以族类求贤

[ 唐 ] 白居易

  问:自古以来,君者无不思求其贤,贤者罔不思效其用,君贤两不相遇,其故何哉?今欲求之辨之,其术安在?

臣闻:人君者无不思求其贤,人臣者无不思效其用。然而君求贤而不得,臣效用而无由者,岂不以贵贱相悬,朝野相隔,堂远于千里,门深于九重,虽臣有慺慺之诚,何由上达?虽君有孜孜之念,无因下知。上下茫然,两不相遇。如此则岂唯贤者不用,矧又用者不贤,所以从古以来,乱多而理少者,职此之由也。臣以为求贤有术,辨贤有方;方术者,各审其族类,使之推荐而已。近取诸喻,其犹线与矢也:线因针而入,矢待弦而发,虽有线矢,苟无针弦,求自致焉,不可得也。夫必以族类者,盖贤愚有贯,善恶有伦,若以类求,必以类至,此亦犹水流湿,火就燥,自然之理也。何则?夫以德义立身者,必交于德义,不交于险僻;以正直克己者,必朋于正直,不朋于颇邪;以贪冒为意者,必比于贪冒,不比于贞廉;以悖慢肆心者,必狎于悖慢,不狎于恭谨。何者?事相害而不相利,性相戾而不相从,此乃天地常伦,人物常理,必然之势也。则贤与不肖,以此知之。伏惟陛下:欲求而致之也,则思因针待弦之势;欲辨而别之也,则察流湿就燥之徒。得其势,必汇征而自来;审其徒,必群分而自见。求人之术,辨人之方,于是乎在此矣。

只给了参赛教师24小时的钻研文本的时间。这两则材料选自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读本。因此,网上就没有任何教学参考教学课件可资借鉴,这的确给赛课带来公平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参加赛课的老师们都很努力,在课堂教学点环节上,包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表现都很不错。

然而,在文本即教材的解读上都重视不够,功夫下得不到位。

应该说,这是两则非常漂亮的文言文阅读教材。论兴亡405字,谈族类502字。篇幅短小,论述聚焦,文字浅显,是学生理解备考了解唐代社会的策论,非常有品位的适合教学的课文。

论兴亡,以常人的设问开头,无意中暗含着一个坑,“将独系于人乎,抑亦系于君乎?”文章自解很漂亮,不直接回答独系于人或独系于君,而是宕开一笔,来述说“渐”字,即无论兴与亡,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渐。并就人与君旗帜鲜明地提出“君:至高而危”“人:至愚而不可欺”,并提出圣王应则天法地——修己、安人、忧乐、敬慎,最后绾总:百王兴亡之渐在于此也。有思考有技巧,论述滴水不漏非常严谨,是学生学习借鉴的好课文。

论族类,一开篇就提出了了一个悖论——君贤两不相遇,要求解其“故”征求解故之“术”。紧接着,用“无不”来进一步论述了君贤两不遇的原因:贵贱相悬朝野相隔,堂远于千里,门深于九重释其故,再以族类的观念提出求贤之术与辨贤之方。最后作结:得其势,必汇征而自来;审其徒,必群分而自见。求人之术,辨人之方,于是乎在此矣。此文留给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是:可靠性如何,人力财力规则?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与批判性思维。

遗憾的是,参赛选手们在文本解读上下的功夫明显不足,似乎远低于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等次要的地方。就是文本解读时,也抓不到位,如族类一文,不抓“术”而去抓“求之辩之”,如兴亡一文,不抓文中的新认知君与人,而仅仅停留在学生早有的水载舟覆舟上。

深入解读,务必要有新的感悟,才能够在阅读上引领学生,如何仅仅在浅表层面滑行,就很难激发出学生对文本内容阅读的内需,也难以真正去学习吸纳文中深邃的思考与精妙的表达。

这两篇选文,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对高考备考,乃至对以后的公务员考试都有很强的写作技术指导价值,何况,在立德树人的今天,对于理解初心、理解惠民,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