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进化—有限的发音挑战无限的语义 | 进化的历史025
语言的进化
摘要:本文简要讲述了语言的进化过程与分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言进化的挑战源于有限的发音与无限的语义之间的矛盾。
语言的进化
语言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不断进化出来的。语言最基础的是单词,最早的单词可能就是模仿外部事物。比如看见一只鸟就发出“啾啾”声,看见一只狗就发出“汪汪”的声音。这样的方式简单直观,科学家们发现一些猴群至少可以用固定的10种声音来表达10种意思。比如播放“老鹰来了”的拟声,猴子们会下树。播放“豹子来了”,猴子们会上树。这种声讯系统最大的问题是外部的事物太多了,但是发出来的声音不够用。当然理论上增加音节,叫唤的时间长一点还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是猴子没有那么大的脑容量记住一长串的发音代表什么意思。另外可能你喊了一大通还没有喊完猛兽已经扑到眼前了。所以动物的声讯系统发展到此就停止了。
以句子为单位的抱合语
这种以句子作为基本的语言单位,没有分化出独立单词的语言被语言学家称为抱合语。现在人类社会中仍存在这种没有分化出单词系统的语言。原始爱斯基摩语就是一种没有单词系统的语言。所有语义都直接用一组超长音节来表示。当然那里的生存环境简单恶劣,大概也不需要表达太多丰富语义。
单词
单词的出现
语言系统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长音节表达效率低下,以及学习的困难,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要怎样去节约发音长度与时间。人类的解决方法就是分析共性找出差异。比如“老虎来了”和“老虎走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老虎,“老虎来了”和“狮子来了”有一个共同点是“来了”。把这些事件的内涵共同点提取出来就成了单词。前一个是名词“老虎”,后一个是动词“来了”。单词的发明是语言的每一次突破。只要命名N种动物,然后再定义M种动作,就可以用N M种发音,对应N*M种事件。而且每次只发两个音就够了。
有了单词简化了发音,但如何表达语义就需要发展出固定的语法。举个例子我们要表达“A打死了B”。如果只考虑单词不考虑语法,那么我们可能有以下表述方式:
- “B”“死了”“A”。
- “A”“B”“死了”。
- “死了”“B”“A”。
屈折语——时态的出现
如果没有语法规定就搞不清楚到底谁死了。解决方法可以在B或A的单词后加个标记“胜”、“败”来代表谁死谁活。
- “B败”“死了”“A胜”。
- “A胜”“B败”“死了”。
- “死了”“B败”“A胜”。
这三句都代表“A打死了B”。而“胜”、“败”就是单词形态的变化。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主格、宾格、各种时态……都是基于词的变化来表达语义的。语言学家管这种通过单词的变化来表达语义的叫屈折语。屈折语的最大问题是一个词都有变化那单词的变化就太多了,英语单词的变化还不算最多。拉丁语比较多,一个词考虑到有现在时、过去进行时、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还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再加上单复数、主被动语态总共有72种变化。达到孙悟空72般变化的水平。如果所有的词都有这么多变化,那将是对人类记忆力的挑战。不过聪明的人很快就总结出了规律,使用统一规则来区分这些变化。比如英语中:
- 动词附加后缀ed,表示过去时态。
- 动词之前增加will,表示将来时。
- 动词之前增加be动词,表示被动语态。
- ……
英语时态变化
以上是对屈折语中的单词变化做了统一的规定,采用这种语法的语言称为“黏着语”。显然人类的语言向着提高效率又进化了一步。相比于拉丁语,英语实现了大量的黏着化,不过还有一些保留,比如所有名词都没有主、宾格,只有“你、我、他”3个代词还有。所有的动词都没有人称变化了,但还保留了第三人称单数变化。
分析类语言
当然不是所有的语言发展都是围绕单词形态变化向前进化的。语言进化的另一条分枝被称为“分析化”。说白了就是不讲究语法逻辑,习惯大于语法只要听说双方都明白就好。这意味着这类语言有大量约定俗成的特例。汉语就是典型的“分析语”。比如汉语说“下雨了”,省掉了主语。“今天星期一”,省掉了谓语。“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宾语被省掉了。还有“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不管用“胜”、“败”都是中国赢,这类让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表达方式。分析类语言的冗余少,比较简洁。我猜想当初我们的祖先在骨头、龟壳上刻字应该很不容易,那时写字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而且目前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这么庞大的数量可见古代文字工作者工作量还是很大的。所以这就能够理解古汉语为何如此简洁了,简直到了惜字如金的境界。联合国的标准文件,汉译本总是最薄的。
有优势就有劣势,汉语曾经因为输入法一度让人很崩溃,因为需要处理大量的同音异义字。用拼音打字输入完一串拼音,还要再从几个甚至十几个备选字中挑出那个你想要的字或词,效率太低。不过最终还是通过统计找到解决方法,也就是通过历史经验来猜。现在几乎所有的输入法都有联想功能,就是根据你的历史打字习惯进行猜测的。特别是现在在AI的加持之下,未来汉语不仅是识别,还有自然语义分析效果会越来越高。语言的演化不是随意的,它总是向着高效率的方向进化,而且是跟随着社会不断进化。英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这种典型汉语式的英语居然也被收录了。我只能说“I服了U”。以后可能“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只要我们说的频次高也会被收录。我喜欢(省略了宾语)。
……………… 未完待续 ………………
本文来公众号自专辑《进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