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54:答案
54.答案
青年问禅师:“怎么才能结束单身?”禅师指了指对面的一座山,青年若有所思的说:“禅师指的是,对面山上有另一高人能够解答我?”禅师说:“我他妈当年就是没人要才来当禅师。你居然还来问我?对面山上还有空位,你也趁早去当个禅师吧。”
这是一个网上段子,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答案这个东西,是我们穷尽一生时光在寻找的东西。
人生有许多考试,我们都在努力迎合社会需要的标准答案。
人生有许多问题,我们都在尽力找寻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答案。
人生有许多选择,我们在犹豫中希望有人指点迷津得到正解的答案。
标准的答案,让每一个人都包装好了自己,在试卷里,努力做一个标准的人。但是,现实社会里,那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人,往往还是有良莠不齐的情况,于是有一部分变成了社会的败类。
标准的答案,已经让人缺乏独立的思考,最后沦落成考试的机器。有些人在试题里纵横,现实中遇到问题却毫无办法,这是这些人最大的悲哀。
面对试卷上的问题,可能头头是道,面对生活的问题,却束手无策。因为,人生永远比那一张冷冰冰的试卷更复杂,它交织着各种滋味各种选择各种变化,往往就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有些人遇到选择,在积极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情况,在痛苦的选择。有些人遇到选择,在寻求别人的指点,但是,指点者永远都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来给答案,这个答案适合指点者自己,却并不一定适合寻求帮助的人。
人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在这条路上,一直在寻求答案,每一次错误,都给我们一个教训,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问题上多了一分思考,不会太偏离方向。
人生有没有标准答案?准确且负责任的回答是没有。对与错的选择,只是暂时的,因为人生路上充满了变数,看你如何在对错中思考,慢慢调整自己。
每每考试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同学们不要在考试结束后核对答案,因为,它会影响到考下一场的心情。紧张的答题之后,应该是适当的放松,而不是苦苦纠结于答案。
试题的答案,老师会公布。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老师的讲解中去领悟自己答题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下一次考试再出同样的错误。
那个鲜红的成绩,代表的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一场考试的结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鼓励或者是一种鞭策。而现在,我们的孩子的心理越来越脆弱,动不动就以死来威胁,把生命当成儿戏。所以,我们现在呈现的等级,考得再差,也要给他打个合格,让他可以开开心心的。我个人觉得,这是赤裸裸欺骗,当我们教育孩子诚信的时候,自己却为了所谓孩子的尊严而造假。就如花草,我们越照顾得好,它们越无法独立的在阳光下生存。
但是,为了规避安全风险,我们就这样来迎合家长、迎合孩子,当教育越来越受人控制的时候,就出现的更多的问题。一些家长根本就不尊重教师,最近我们看到的新闻是:一个女家长这样嚣张的说:我可以打老师,而老师不可以打我。一句话,让多少教师愤怒不已。
为什么这些孩子这么脆弱,这些家长如此嚣张?我没有答案,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对这件事属于自己的看法。
每天看朋友圈里各种言论,有的让人振奋,有的让人愤怒,有的让人感慨,有的让人无聊。对于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各种咨询铺天盖地,我们大人都无法一一甄别,对于孩子,可能更加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当明星,不喜欢读书,不期待自己成为科学家却是一种事实。
有人说:“戏子当道,误国误人。”娱乐精神至上的价值观,只能让人沉迷于玩乐,怎么改变现状,让人崇尚科学?我没有答案,我只告诉孩子一个事实,娱乐圈的确是娱乐圈,如果我们为此疯狂,谁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人揭露其中的丑恶,有人扯掉一些明星的道德外衣,感谢这些人,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那一面。
艺术可以陶冶情操,让人感受到美,我们提倡每一个孩子去学艺术,提高自己的情商。但是艺体培养的价格却是变态的贵,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局面?我也无法回答,我只是想,这和社会的价值观应该脱不了干系。
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生很多问题,苦苦寻求不到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于之前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或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但是孩提时代,却一直有一种执念,总以为对就是对的,错就是错的,界限分明。所以,总在自己的领域里,行着自己的做事风格,对于过来人的见解,总是嗤之以鼻。
高昂着青春的头,不肯服输,哪怕头破血流。这是一种斗志,也是一种悲哀,因为在成功和失败总在一念之间,只是总被自己的自负和阅历蒙蔽了双眼,和正确的答案失之交臂。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段自己认为传奇的岁月,这也许是值得珍藏的回忆。那些所谓的选择的答案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当年的执着,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义气。
我这么多年也一直在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乡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从什么地方去突破,去改变?二十余年,始终迷惘,有可能至死也不明白。每探索一步,就感受到其中的艰难。而每一年,学生都在发生变化,刚刚寻找到的一点点办法,在下一届孩子身上可能根本就不起作用。
教育,有没有标准答案?我想,没有。
人生,有没有标准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
只是,我们在努力,让教育做得更好,让人生过得更美!
(2018年6月18日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