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流畅的表达观点之 三步操作
上一篇文字通过几个例子介绍了 [疑问-回答] 模式具体指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的。
本篇文字主要介绍 [疑问-回答] 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使用方法——通过拆解转化成的三个步骤,依次为 [疑问-回答] 模式的应用做铺垫。
-01-
第一步:耐心充分地做好准备
这块需要做好场景、目标和主题这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场景准备,是组织表达内容的前提,只有周全的考虑场景,表达内容的设计才有基础。例如,你需要做一份关于公司的PPT介绍。
场景一:校园礼堂
如果是在校园礼堂做“校招”介绍用,时间、空间充裕,面对的群体是即将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们比较关注个人待遇、发展空间等话题,那么组织内容时就需要围绕这几个点做讲解。
场景二:公司会议室
如果是在会议室谈“融资”介绍用,时间、空间有限,面对的群体是投资人,他们比较关注的是你们公司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及发展前景带来的利益等话题,组织内容时就需要围绕这些点做回应。
目标准备,即表达想要实现的效果,也是判断表达是否有效的标准。只有坚守目的,沟通才能最大可能起到效用。例如,你需要沟通开会时间。
目的一:与老板沟通
和公司老板沟通时所要达到的目的,可能是征求老板对开会时间的认可。
目的二:与同事沟通
和一般参会同事沟通时所要达到的目的,可能是督促大家准时参与。
主题准备,即表达时所发出并引起对方疑问或兴趣的语句,以期更有利的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具体做法可以遵从人类大脑对一些事物的偏好——
如引起好奇心的未知事物,例“公司账户上突然多出来10亿资金”;
如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物,例“今年公司多拿10%的利润给大家发年终奖”;
如“人人都在关心”的热门事物,例“疫情下的企业生存指南”。
-02-
第二步:设身处地的设想问题
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换位思考,去想受众会关注些什么问题,以使自己的表达所引起的疑问与受众关注的问题相关联。
这要求表达者在设计问题时,不能仅站在自己的角度问“为什么”,还得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及认知水平,去想这个问题或者情境对方看到之后,在他们的脑袋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比如提起“企业培训”这个主题,不同职务层级的群体关注的问题也一定不一样:基层人员关注技术与自我提升;中层关注资源协调与进度;高层关注商业模式与利益。唯有依据对方关注的事物进行思考与设计,表达时引起的疑问才可与受众的关注点关联起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其有兴趣、有意愿的接收、记忆和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和老板谈涨薪的事,你的目的是“申请加薪30%”。当你进入老板办公室,坐定之后,说出了自己的诉求。那么,老板听到你的这个诉求之后会产生哪些想法或疑问呢?
你现在的薪资是多少?
为什么涨?
为什么是30%?
为什么你提出了诉求?其他人为什么没有提?
如果涨,以哪种方式涨?
什么时候涨?
如果不涨会怎样?
公司整体薪资水平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