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微信群

这个问题很多人答不上来,准确的说,应该是从未考虑过。当我打开微信,指尖在屏幕上来回滑动时,感觉像坠入无底洞,迟迟看不到头,方才诧异,原来我有这么多微信群!

于是我清点了一下,尽管这件事花去了我不少时间,我的微信群大概三四十个,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又看了同事和朋友的微信群,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职业是警察,身边的朋友多数也是同行,聊到微信群,也算是话匣子开了:

工作群。这类群的数量是独占鳌头,一种是固定的集体群,一种是临时搭建起来的群。固定群的特色是少说话,临时群的特色是乱说话。

先说说这固定群,通常一个集体班子在群里,开个会、发个文都会在群里通知,这类群里说的都是重要的事,文字越少越重要,大家伙儿对待这个群从来不敢马虎,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免得反应迟了挨几句说道。部分同志的神经衰弱可能与此有关。有时候群里冒出一个红包,大家如狼似虎蜂拥而上,结果每人抢得一分钱,你发个十万八万让人起早贪黑抢抢还说得过去,一分钱都不够流量费,原来是群主清点人数之用,大家也不见怪:毕竟干警察的都囊中羞涩,发不起红包很正常。

临时群是自成一派,有“某某专案群”、“某某攻坚群”、“某某社区群”等,这类群气氛活跃,热情高涨,你一言我一语有啥说啥,但往往来不及回复便又翻篇了。我一个同事加入的专案群竟有十来个,最后实在应接不暇,索性都设置“消息免打扰”,但每每看到那些小红点,还是忍不住消灭之,用同事的话说:干警察时间久了,多少有点强迫症。这同事才三十多岁,发毛稀疏,已经乍现“聪明绝顶”的前兆。

家族群。数量也占到半壁江山,开始我不信,看了同行小李的经历才折服。小李新婚燕尔,家族群分父系家族群、母系家族群,有时候婆媳还不能都待在母系群里,得再组两个群。有个屁大点事在群里吵起来,矛头分分钟指向小李,“你当警察的,你说句公道话来评评理!”,在老婆群里就说老妈不对,在老妈群里要肯定媳妇有错,要是碰到俩人都在的群里,小李就装哑巴了。究其原因,小李说加班成家常便饭,小孩谁带,家务谁做,老人谁管,为娘的怪儿子,当妻的怨丈夫,一杆秤压不平,能不起矛盾么。

同学群,或者战友群。这几年,微信帮我们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同学、老战友,不得不说是功德一件,但也是微信,让些许人瞬间红了脸。比如我有个同学群,平时除了天南海北侃大山就是召集聚会,但我每次都没去的成,不是不想去,是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爽约的次数多了就有人说我摆谱。更有甚者,在群里让我帮忙查询某人隐私信息,我说这是要挨处分的,哥们儿瞬间就翻脸了,真是哭笑不得。

还有些微信群就比较个性化了。比如老张加入了“某养生群”,买回一堆特价的中药,原因是多年的劳累工作沉积下来的职业病,老来也该多注意身体了;内勤小媛加入孩子班级的“家长群”,一直没能在群里关心孩子的情况,偶然一次在群里发言,竟被老师问道“你是哪位孩子的家长”;小黄秘密的加入了一个发散成人视频的群,别担心,小黄的三观正的很,这是他在为办理传播淫秽物品的案件打伏笔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