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染胡同—— 六进士云集,京报馆落居

魏染胡同:

六进士云集,京报馆落居

提起骡马市大街北侧的魏染胡同,或许很多人并不怎么熟悉。但是似乎并不起眼的她,在历史上却有着浓郁厚重的人文气息,更深藏令人敬佩不已的红色基因。

宣北坊中的一条古巷

魏染胡同,具体位于原宣武区东北部,北起南柳巷,南至骡马市大街中段,长350米,宽5米。走进胡同,乍一看去,院门罗列,灰墙古树,似乎与北京其他胡同没什么不同。然而,追溯它的历史,或许会发现,北京的每一条胡同都像一册厚重的书本,内涵深远。

(魏染胡同,图源网络)

关于魏染胡同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儿是,这里曾住过一个魏姓染匠, 专事染布, 故而得名。但染坊已无遗迹。还有一种是,《北京地名志》称:'据传明宦官魏忠贤曾在此巷居住。魏被诛后,此巷叫魏阉胡同,今为避恶名改为魏染胡同。'但经查实又被说魏忠贤并未居过此地,这种说法也不敢确定。为什么呢?明代张爵所著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宣北坊'就有'魏染胡同',张爵去世两年后魏忠贤才出生。也因此很多资料更加偏向于第一种说法。总之,名字的由来难以给个准确的说法,但是却也侧面反映魏染胡同的悠久历史。从记载可见,至少从明代开始就有魏染胡同的存在。清代改称魏儿胡同,民国时复称魏染胡同,沿用至今。

文人渊薮——六位进士

魏染胡同是一条古巷,也是一条文气斐然的胡同,各路文人的故事在这条不长不短的胡同中发生。

明末清初进士吴伟业,于明代崇祯四年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进士,广为流传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就出自他手。他于清顺治任国子监祭酒时寓居过魏染胡同。

除此之外,还有清代五位进士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清代的汤西涯,史夔,梁国治,曹锡宝等四大名声赫赫的进士都在魏染胡同居住过。有趣的是,史夔和曹锡宝两位后生进士与吴伟业同为江苏老乡,三人在不同的时段居住过同一处院落,时间上自然是吴伟业最早,曹锡宝最晚。上述所提的四位进士让魏染胡同有了一段“四进士”的佳话。

话说不是五位进士吗,还有一位是谁?他就是清代大诗人查慎行,为康熙时期的举人,老来才被御赐进士出身。有趣的是,他就是现代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先祖。他原本居于距魏染胡同两三公里以外的上斜街,后因大儿媳带孙子至此,住所拥挤,所以迁居到魏染胡同,并且因着所居之处西临一颗枣树,还起了“枣东书屋”这一雅名,这些旧事查慎行在《敬业堂诗集》第三十九卷《枣东集》有过记载。

也许你会发现,这里是文人名士的聚集地,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我们可以探究当时所处的背景。清初时期,清政府实行“旗民分置”政策,所谓“旗民分置”的首要步骤就是将旗人与民人在空间上分开管理,因此在京任职的汉族官员、幕僚和进京赶考的士人等多居住于宣武门外的南城。外城相对自由的环境、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以及云集的各界官僚文人、士绅商贾,独厚的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宣南文化。

魏染胡同在充斥着自由的环境中,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坛大佬,后来的邵飘萍带着他的京报馆定居于此或许也离不开这等基础。

红色旧址——京报馆

可能魏染胡同中清朝名士的痕迹已经被时间冲刷得逐渐褪色,但是魏染胡同里却藏着一处深刻影响中国近代革命的红色旧址——京报馆。

(邵飘萍和京报馆)

清末时期,多家出版报纸的报房集中位于宣武门外琉璃厂西的南柳巷,南柳巷里的永兴寺成为当时有名的报业发行场所。而与南柳巷南接的魏染胡同,也同样受到熏染,1925年一代报人邵飘萍带着他的《京报》来到此胡同30号(《京报》编辑部)和32号(邵飘萍故居)并定居于此。

魏染胡同里的京报馆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在周边独具北京特色的低矮院落之中显眼异常。值得一提的是,魏染胡同的京报馆楼为土木工程师吴鼎所设计。吴鼎是邵飘萍1919年暂避日本期间结识的好友,他不仅是民国时期一位出色的建筑学家,也是一位与邵飘萍并肩作战的爱国报人。

京报馆的创始人邵飘萍在魏染胡同中撰稿斥责“八·一三”惨案的黑暗和残忍,作为秘密党员的他,还在魏染胡同里建了一间秘密印刷室,负责为共产党组织印刷秘密文件。不幸的是,“八·一三”惨案不久,邵飘萍遭出卖,在魏染胡同南口被捕,后牺牲。

《城南旧事》里写道,“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不知道英子穿过胡同时有没有遇到别人在闲谈魏染胡同的名人故事?魏染胡同,是普通又非凡的,它没有冠以“最某某”的名头,它于北京千百条胡同之中沉默,然而这里发生的故事成就了这条胡同的独特与非凡。

参考资料:

[1] 魏染胡同往事(一~四),大公网,2018

[2] 阵雨.一纸报章念先贤——访魏染胡同[J].北京纪事,2018(02):63-66.

[3] 贾晓燕. 京报馆: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哨[N]. 北京日报,2021-01-28(014).

[4] 李春青,刘圣楠,赵泽阳,房文凡.新闻救国阵地——北京京报馆旧址建筑研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20(12):14-15.

[5] 小胡同中的大报纸  京报馆旧址[J].北京观察,2021(07):50-52.

(0)

相关推荐

  • 新传人物志|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事业在民初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被誉为"新闻全才"的记者.在近二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创办过通讯社,当过<汉民日报><申报> ...

  • 宣南:北京报业发祥地(组图)

    宣南:北京报业发祥地(组图) 北京晚报 09-01 13:28 大 明清时的宫门抄,是最早报纸的雏形 宣南:北京报业发祥地 明清时的宫门抄,是最早报纸的雏形 符合条件的缺牙市民,可免费申领种牙补贴 广 ...

  • 京报馆

    ​ ​ ​ 2021年11月18日

  • 《京报》老板邵飘萍因公开支持郭松龄的倒戈...

    <京报>老板邵飘萍因公开支持郭松龄的倒戈反奉的军事行动,惹怒了张作霖.郭松龄兵败被杀之后,邵飘萍知道张作霖对自己恨之入骨,怕遭到报复,只身躲进了位于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避祸.不出所料,张作霖 ...

  • 以笔为枪的报人邵飘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记者邵飘萍隐藏中共党员身份,以如刀的快笔为受压迫者发声,以深沉的思考为中国新闻学理论奠基,以抗争的精神为民族的光明探路,是无愧于那个时代的先行者. 铁肩辣手著文章.1886年1 ...

  • 这可能是今年最“红”的打卡路线!

    说来惭愧,我从小就不爱学历史,本身就是金鱼一样的记性,人又懒,还不肯下功夫背,自然学得就差.高中选择理科后,更和历史无缘了. 谁能想到,毕业多年的我竟然因为一部剧--<觉醒年代>,重新捡回 ...

  • 京报馆游记

    实事求是说,当初去李大钊和陈独秀故居,是为了现场感受一下这两位党的主要创始人的生活场景,接受一次教育.当我看了这两个故居后,发现门口都有关于早期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介绍,搜了一下,才知道,这是 ...

  • 1057年,一家六口进京赶考,竟然全中进士?朝野为之哗然

    中国民间有句古话叫:"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正是因为女人们在后方打理好家庭,为男人解决后顾之忧,男人才能全心全意地去干自己的事业.而这句话也并非一句空话,隋 ...

  • 一家六口进京赶考,结果全部考中进士,最大功劳归于一个女人

    大家好,我们的老虎仔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北宋嘉祐二年,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有一家六口进京赶考,结果全部考中进士.在他们当中,最有名的一 ...

  • 《三国志注》魏书十六全文,翻译赏析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

  •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作者:裴松之注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 ...

  •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作者:宋·司马光 结发声华盛,无疑屈未伸. 何妨久垂翅,从此欲惊人.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行当解故褐,不惜化京尘. [白话文释义] 进士业已结发成年, ...

  • 司马光《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宋·司马光 结发声华盛,无疑屈未伸. 何妨久垂翅,从此欲惊人.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行当解故褐,不惜化京尘. [释义] 进士业已结发成年,虽声名远播, ...

  • 【回顾】第六届青京赛获奖选手节目展播(5)

    【回顾】第六届青京赛获奖选手节目展播(5)

  • 【回顾】第六届青京赛获奖选手节目展播(1)

    【回顾】第六届青京赛获奖选手节目展播(1)

  • 【回顾】第六届青京赛获奖选手节目展播(2)

    【回顾】第六届青京赛获奖选手节目展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