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弯圆评兰心的诗歌《回家》(17)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中国诗歌报】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报
弯圆,本名杨兴华,男,退伍军人,历任班长文书等职。籍贯贵州龙里,贵州龙里作协会员,中国诗歌报诗评专栏主持人,解放军报第三届新闻函授班学员。已在《战旗报》《灵水》等报刊发表过新闻、诗歌、散文作品。现客居在余姚。
回家
文/兰心
故乡的月翻过山梁
火堆里的糍粑把梦烤香
折叠起异乡的风雨
从阳光的缝隙里 拾起
一叶翠绿 温暖胸膛
借来哪吒的风火轮 踩上
家门前的小河在耳畔
吟唱旧时光
丢下沉重的行囊
朝着灶屋大喊一声
娘
老槐树含泪指着
后山的方向
大片大片的雪花
安静地落满村庄
沉默老槐树 深情把泪流
一一评兰心的诗《回家》
文/弯圆
春节临近,在外打工的人身在异乡心却早已飞到故乡。他们调整心绪、整理行囊、计算着行程、数着归期。在这时间段,我有幸读了兰心刚写的诗《回家》。在这样的时间读到这样的诗,按理说应该是温暖、幸福的,我的心情却变的沉重又酸楚,因为含着泪的老槐树告诉了我作者已痛失母亲。母亲还未等到女儿归家的脚步,就先行一步悄悄的走了,走进了后山变成一座小山丘,守护着曾经自己早出晚归劳作的土地。
兰心说,她以往把自己写好的诗放到诗群里却无人问津。而这次写的这首《回家》,她放到两个诗群里却引来了大家的讨论和狂砍。有的说"沉重的行囊"中的"沉重"很贴切,一方面表达打工的人都想多带点东西回家;另一方面打工收入有限,心有所想,但又满足不了这一心愿。这沉重既表达行囊的重,也表达心情的沉。有的说一声"娘",喊得人心碎。还有一个签约作家看到了她这首诗,主动添加了她的微信号。
兰心这首诗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一是写作时间接近过年,主题又是回家,很能引起打工人的共鸣;二是写出了打工人心中的共同感受,写出了人人心中有,又人人笔下无的东西。兰心的心情及兰心家的事,在打工人中具有代表性。
数年前,我们村的一个女孩在广东打工,其父亲病世了3年多才回家。接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她想回家却回不了,一是没钱;二是请不了假。那些时间,她每天下了班就躲在被子里哭,哭过之后第二天又强忍着失父的悲痛上班。打工三年多,她省吃俭用,多少积蓄了一些钱,便辞去工作回到了家乡。而此时,父亲的坟已被荒草覆盖。她从积蓄中拿了部分钱,给父亲立了一颗石碑,尽女儿迟来的一点孝心。看着坟头立着的石碑,她感觉父亲还活着,站立于尘世中;数年后,我在深圳打工的弟媳,同样也有女孩类似的故事。
兰心的这首诗主要是表达心情的。全诗共分四节,前两节为回家前的心情;后两节为回到家突知母亲离世的心情。前面的心情是开心、激动、迫切的;后边的心情是沉痛的,难以言表。作者前后不同的心情,像魔力一样抓住读者的心。而且后两节让人有电触的感觉,让读者身临其中,真切感受作者内心的痛,这痛也感染着读者忍不住落泪。
说实话,刚开始读这首诗时,前两节我认为写的不是很好!还需要进一步提炼修改。当我读完这首诗,被最后两节诗深深震撼了,才感觉到前面两节诗不存在有不足之处,相反这两节诗与最后两节诗构成了同一个生命体,任何一个小小的修改动作都会威胁到整首诗的生命。
整首诗在文字上没有将作者打工的辛酸和失母之痛直白出来,但我们能从中感受得到。
故乡的月翻过山梁/火堆里的糍粑把梦烤香;家门口的小河在耳畔吟唱/旧时光。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与故乡的情怀。作者身在异乡,心已到故乡。闻迅作者就要回家过年的喜讯,故乡的事物纷纷先行出动迎接。作者亲近故乡,故乡也亲近了作者。"家门口的小河在耳畔吟唱旧时光",这分明就是故乡忍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与作者叙旧,拉家常,虚寒问暖。这些故乡事物的提前出现,无不给作者后边失去母亲之痛带来些许的安慰。温暖着、打动着作者和读者的还有那棵含着泪的老槐树。
折叠起异乡的风雨/从阳光的缝隙里/拾起一叶翠绿/温暖胸膛。我相信在外打工的大部分人,酸甜苦辣都尝过的,包括作者在内。作者曾告诉我,她在一家工厂上班,当库管员。根据车间生产进度,她常常要将库存上吨的布匹用手推车往外搬运至车间。我问她干这份活吃得消吗?她说可以的,并说实在搬不动了就叫"救兵"。一个纤弱女子的话,让我听的不是滋味,着实让人疼怜。在她打工的生活中,我想不只这点辛酸苦吧?不管她有多少的苦、多少的痛,她依然用乐观的笑声在人前将之淹没,并在回家之时用一句"折叠起异乡的风雨"的诗句,轻描谈写的一笔带过。
从阳光的缝隙里/拾起一叶翠绿/温暖胸膛。在这样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论内心有多少伤痛,也是最容易愈合的;一颗幸福之心也容易满足,仅仅只需从阳光的缝隙里拾起一叶翠绿,就能够化解打工中所承受的委屈和怨恨;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一叶翠绿",这可是生命的鲜活,生命的象征啊!这对于作者来说:人只要活着就是幸福!
借来哪吒的风火轮踩上。这一句,看似与此诗在情调上有些脱节,你却拿不下它,它是作者回家之前,从思想上放松自己。一方面体现作者的乐观;另一方面,体现作者归家心切。
丢下沉重的行囊/朝着灶屋大喊一声娘/老槐树含着泪/指着后山的方向。这一节诗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作者前后感情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不仅让作者停不下归乡的脚步,而且扯痛每位读者的心。"朝灶屋大喊一声娘",这一句诗中的"灶屋"一词说明这几方面因素:1.作者到达家门口时,正值做饭时间;2.母亲除了下地种庄稼,还担当做饭等家务活;3.说明母亲是空巢老人(作者之前跟我说过,她父母都去世了,没有了父母,家也就没了。)老槐树含着泪/指着后山的方向。这句诗的暗指,我不说大家也知道的。
大片大片的雪花/安静地落满村庄。这最后一节属于景物描写。虽是结尾,但诗味与前面的相比,依然很浓。这一节,隐藏了作者失母之痛,刻|画了父母离世后带给作者内心的失落、冷清与空寂之感。
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作者回家的迫切心情和失去母亲的伤痛,而且还表达了给
予作者以安慰,带给读者以感动的地方,这就是那棵含泪指着后山的老槐树。
这棵老槐树,不仅仅是作者家门前的老槐树。读过这首诗后,我已把它看成是所有乡村的老槐树,因为很多的乡村都是相同的:外出打工的大都是年轻人;留守的都是父母、儿童。老槐树不会说话,一生默默守护着村庄,不离不弃。当我们外出打工,它帮我们看护着家门,照看着老人和小孩,还负责记下季节的时令,传递着消息。它与乡村结下了深深之情,每当看着老人们一个又一个的走出家门,成为故乡的山梁,它总是会难过,忍不住落泪。我们已不再把它看成是老槐树,而是把它当成是亲人。在我们失意,伤痛的时候,她也总是默默地安抚着我们,给予我们生存的勇气。
作者简介:兰心,本名刘发明,慈善义工,中国诗词协会会员,唯美诗歌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等网络平台,以及美国美中时报,中学生报,湖南日报,浙江日报等纸刊,诗歌被收录于《当代诗歌精选》,《未来》期刊等。作品在浙江日报诗歌大赛中获得入围奖,在海盐县写作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百名诗人写厨师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且耕且诗是我的生活,生活有诗,诗里有我。
中国诗歌报纸刊从公众平台挑选优秀作品上刊
声明:原创作品,报刊采用和网站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诗歌报,并请与作者联系
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推出的作品均出现在256上网导航的热文推荐,优秀作品有360图书馆收藏。
中国诗歌报投稿邮zgsgb2@126.com zgsgb3@126.com
作品为王。来稿个人照片和简历不可少。七天内没有处理,请投往它处。
中国诗歌报——简约、阳光、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