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横溢,桃李满天下——张采芹国画欣赏
他融会中西画技,自成一格, 素有“张花鸟“、“张竹子“之称,并有“蜀中三张”(张大千、张善孖、张采芹)之誉。1954年,文化部曾购其“墨竹”赴日本展览。1979年,国务院总理出访英国,曾携其“墨竹图”赠予英国女王,至今仍藏于英国皇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也收藏有其作品。
张采芹(1901—1984),名学荣,重庆市江津人。现代教育活动家、著名国画家。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等职。出版《采芹画集》、《采芹近墨》、《中国画论》、《国画浅说》等著作。
张采芹少时家贫,但他聪明过人,自学成才。16岁时考入江津聚奎中学读书后,苦读不辍,每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并免收学费。
1922年,21岁的张采芹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王震、江小鹣等大师。192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回到四川。在成都,张采芹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他筹资创办了南虹艺术专科学校,还先后在四川各大院校从事美术教学50余年,抗日战争时期,创办“四川美术协会”,任常务理事兼管总务,接纳了大批内迁画家。
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珍藏的陈老莲、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君壁等艺术大师的大量作品移交国家。据当时统计,他捐出的财产共有房舍10多间、家具286件、现大洋100多块;特别珍贵的是明代大画家陈洪绶的精美山水册页等,另有张大千、徐悲鸿等现代名家的一大批珍贵书画精品,共计232件。这其中,有不少古书画是张采芹自己掏钱收藏的,这些作品一直被他视为性命精心保存。
1954年,文化部曾购其“墨竹”赴日本展览。1962年11月,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的夫人廖静文女士给张写来一封信,说馆里急需一副徐当年为张采芹画的全身素描画像,希望张将此画寄去陈列。平时张采芹对此画最为珍爱,这是他与徐悲鸿亲密交往的唯一纪念品,且画上又有黄稚祥、谢无量、刘豫波等国学、书画大家的题字,他一时犹豫不决,想了很久。最后,他还是慷慨出手,将画寄往北京。“临别”前一天,张采芹将那幅画挂在卧室里足足看了一个晚上,他颤抖着抚摸画作,目光久久不愿移开......
张采芹晚年潜心于艺术创作,1978年后,挥毫泼墨,勤奋创作,几年间作画4200余幅,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作品。
1984年,张采芹病逝,葬母校聚奎中学白沙黑石山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