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年的时间,就能让新白茶成为老白茶?秘籍在于增加湿度?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7岁的骆宾王,写下了一首《咏鹅》。
直到现在,它仍然是很多人的启蒙诗,白鹅憨态可掬,悠然自得的模样,也得以深入人心。
而当众人听说,这居然出自一位“小学生”之手,纷纷表示不敢相信。
但自己反而认为,恰恰因为年纪小,视角才如此独特,换做是成年人,不会写,也写不出《咏鹅》。
童言容易产生诗意,因为孩子对世间万物大多未知。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人所没有的天真、鲁莽、纯粹,以及对世界极大的好奇,都是他们最好的灵感。
就像那天,小侄子站在窗边,望着天空中的朦胧细雨。
冷不丁冒出一句:“太阳和大雨同时出现,就会通知到彩虹。”
不仅童言无忌,童心和童眼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可是,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代,许多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众人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不仅大人在内卷,小朋友也不容易。
拔苗助长,仲永之伤,其实越优秀,越不必着急。
《2》
出伏以后,白天依然燥热。
泡了杯老白茶,打算润润秋燥,顺便喝完以后还能继续煮茶。
正喝着,收到了茶友发来的消息:
“现在天气这么干燥,需不需要给白茶加点湿?顺便还能加快陈化?”
白茶版的“揠苗助长”,在茶圈内正式登场了。
给对方的回复是:不需要,继续密封干燥保存即可。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起春天和夏天来说,秋天的确略显干燥。
春风和秋风真的很不一样,春风给人的感觉是希望,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开始生机勃勃了。
可秋风,却是冷漠的、干燥的,告诉我们夏天结束了,夏天的汗水都没了。
雨量减少,气温开始有降低的趋势,空气湿度也相对变低。
故而,润秋燥这个话题,成为了逢秋必谈的一件事。
但我们忘了,人类需要水分,身体70%都是水,可白茶不同。
品质合格的白茶,含水量必须按照国标中的规定,低于8.5%。
只有足够干燥,才能经得住长期储存,未来才有陈化的空间。
若白茶的含水量超标,则很有可能在存放的过程中,多余的水分子跑出来,与微弱的氧分子进行不良反应,破坏白茶的内质,拉低其品质。
可想而知,为白茶加湿的行为,无疑是带来了无妄之灾。
人家正在密封、干燥的环境下,安心陈化,何必多此一举呢?
储存白茶,从始至终都应该保持一个字——干。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秋天的干燥气候,对存茶更加友好。
只要控制好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仔细密封,白茶变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假以时日,在精心的照料下,便会蜕变为一款优质老白茶。
《3》
加温加湿,白茶会怎么样?
白茶,是一种微发酵茶。
并且,它的工艺是六大茶类中,最简朴,也最纯天然的。
萎凋和烘干,便能呈现出白茶的鲜香醇爽、香清甘活。
但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则需要对工艺水准有着极高的要求。
就光拿日光萎凋来说,茶青采摘下来后,不仅需要薄摊薄晾在水筛中,还要时时对户外的天气和光照进行检查。
不能渥堆,阳光不能太强烈,风力不能太猛烈,晾晒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之后的烘干,亦是如此。
低温慢烘,时间需要控制,温度也需要控制,若急于求成,用高温快烘,很容易损伤茶叶的内含物质。
因此,不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制茶师傅也是极大的考验。
有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白茶的制作才能顺利完成。
而白茶的微发酵,不同于全发酵的红茶,也不同于普洱茶的渥堆发酵。
在萎凋的过程中,便已经悄悄开始了,白茶逐渐脱水,茶叶不只是失去了水分,茶叶内部也在进行剧烈转变。
这个转变,我们肉眼虽不可见得,却能从外观、香气和滋味中感受。
比如,蛋白质不断水解,鲜甜的茶氨酸开始苏醒,让茶汤变得鲜爽、清甜。
再比如,茶多酚的氧化改变了茶汤的醇度,茶色素发生变化,冲泡出来的茶汤有了色彩,且淳和柔润。
但这种微发酵,是不容加重的。
如果有人在制茶时,对白茶进行加温加湿,茶叶就会在湿热的作用下过度发酵。
远远超过了微发酵的范围,叶片变红,茶汤的颜色也变深。
看起来像是红茶,却又不是红茶,只能送它一个名字,四不像。
《4》
同样的,白茶的陈化速度,也不容许加快。
白茶的后发酵,和黑茶不同。
黑茶经过了杀青,并且后期转化的过程中,依靠的是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不断生长,不断分解转化茶叶原有的物质,然后再合成新的物质。
同时,也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才能进行这种后发酵的行为。
但白茶的后发酵,则是相对于时间而言的一种概念。
不是依靠微生物,也不需要多余的湿度和高温,而是茶叶内部的酶与氧气缓慢交换物质的结果。
在此过程内,白茶不断滋生出新的合成物,比如黄酮类物质含量提高,而茶多酚、咖啡碱物质含量减少。
故而,当我们品饮老白茶时,才觉得它愈发柔润、甘甜。
并且,还逐渐具有了适合煮的特点。
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平稳、得当、恰到好处的陈化。
但如果我们人为地刻意破坏这份平衡,那么白茶的品质,将会受到破坏。
增加湿度,的确可以加重白茶的发酵。
这样做的后果,是打乱了茶叶本身的转化步骤,让内质平白受损,内质单薄,香气滋味寡淡。
再遇到了高温或是光照,茶叶发霉变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白茶的氧化活动也会变得更加剧烈。
转化速度虽然加快了,但茶叶的物质赶不上新生的步伐,反而被高温破坏,香清甘活毁于一旦。
简而言之,就是透支了未来的陈化能力,拔苗助长。
所以,给白茶加湿促进陈化的想法,还是趁早打消为妙。
非但对茶叶的陈化无益,反而还会白白浪费自己的好茶,得不偿失。
25℃左右的温度,45%以下的湿度,是储存白茶最佳的状态。
《5》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快的时代。
动车要快,物流要快,外卖要快,科技发展更加要快。
就连存个白茶,都要追求快。
讲速度和效率,本身自然没有问题。
可一味求快,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本质上来看,也都离不开人们对投机和走捷径的渴望。
拔苗助长的古训,在几千年后,仍然没有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
在某个角落,仍然有人不断炮制无营养的“催熟药水”,灌输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
优质的白茶,在好的环境下,自然而然能成为优质老白茶。
而劣质的白茶,无论如何,都难以达到那般高度。
给白茶足够的时间,顺其自然,好茶会给你惊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