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想吃木瓜,命人拿500两银子去买,内务府良心发现:太多了
看清宫戏的经常会听到“内务府”这个名字,它是一个宫廷机构,主要负责紫禁城里一应大小的皇族事务,礼乐祭祀,吃喝拉撒都归内务府来管。作为一个保姆机构,内务府的开支是极其庞大的,当然这也意味着内务府是一个油水极为丰厚的肥差。
清朝中叶以后,随着清朝的吏治日渐腐败,内务府里从总管大臣到采购太监都变着法子从工作中捞钱克扣。譬如养心殿的一扇大门坏了,内务府向咸丰皇帝报告说需要5000两银子,过于离谱的价格惹得咸丰皇帝大怒,追查一下结果只需要50两白银。
再譬如道光皇帝的衣服破了一个洞,于是命人打个补丁继续穿,所谓上行下效,皇帝这样节俭,官员们自然也要相互效仿。有一次军机大臣曹振镛穿着一条打了补丁的裤子上朝,道光皇帝看见之后问他打一个补丁多少钱?
曹振镛回答说只需要三文钱,道光一听感慨说还是宫外的东西便宜,宫内打一个补丁就需要5两银子。由此可见内务府虚报价格,以此中饱私囊已经成为一条潜规则,满朝文武自然都心知肚明,唯独五谷不分的皇帝被蒙在鼓中,也属实可怜。
有一年同治皇帝想吃木瓜,但是并不知道木瓜的价格,于是便亲手写了一道御批,让自己身边的小太监去内务府支500两银子专门买木瓜。当时的总管内务府大臣是瓜尔佳·荣禄,他就是后来那位袁世凯向他告密,而他又向慈禧告密,最终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荣禄。
他见这个小太监拿着同治皇帝的御批来支500两银子专门买木瓜,对此深感诧异,毕竟木瓜再昂贵也不需要500两银子,荣禄虽然在历史上功过参半,但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庸碌之臣,也不屑于去贪污这500两银子。
于是内务府第一次良心发现,不再欺瞒皇帝,荣禄于是亲自前去奏报同治皇帝:“宫里的木瓜都是专供的,不需要再花500两银子的冤枉钱。”
但是同治皇帝在位时期十分喜爱奢侈,面对荣禄的劝阻同治皇帝非但不听,反而感到十分生气,两人争执了很久,最后同治皇帝才被荣禄说服。所以流传一种说法叫“宣宗好俭,穆宗好奢”,不过和后来的光绪、宣统两帝相比,同治皇帝又显得节俭了许多。
同治皇帝在位时期声色犬马,喜欢玩是他在位时期最大的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慈禧把持最高权力的时间过长,让同治在位十二年犹如傀儡,其后仅仅亲政一年就因病去世,不过19岁而已。慈禧迟迟不肯把权力交还给同治,既让他失去锻炼的机会,也让他染上诸多恶习。
比如同治很喜欢出宫游玩,有一次甚至还跑到曾国藩家里,让曾国藩大惊失色。当然,同治出宫游玩并不是体察民情,而是四处找乐子。加上慈禧给他找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皇后,因此同治出宫之意自然也是不言自明。
但同治不敢到过于热闹的地方去游玩,以免闹出意外,又怕被自己的臣子看到,堂堂天子反而只能在内城里找一些不甚出名的粗野场所游玩,结果由此染上羞于启口的疾病,以至于一命呜呼。慈禧痴迷于权术,对同治几乎疏于管教。
当时同治身边有一个叫王庆祺的翰林侍读,这个年轻人长相俊美,又善于掐媚之术,十分讨同治的喜欢。为了赢得同治的信任,王庆祺又给同治皇帝找来一些艳书,两人一起观看,举止十分亲昵,宫里的太监们见了感到十分奇怪,于是借着献茶的时机悄悄偷看,结果发现同治皇帝竟然在看这种书。
后来又发现同治和这个王庆祺同床共寝,于是宫里一时间纷纷传着同治皇帝所谓“汉哀帝和董贤”的故事。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说,同治皇帝病倒后,宫里的御医前去替他治病,结果发现他是害了淫毒,可是却又不敢跟慈禧说,更滑稽的是御医还跑去向慈禧请示不知同治得了什么病。
慈禧沉吟片刻后,说:“恐是天花。”
御医得令以后,于是就以天花之病来治疗同治,这位皇帝当然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御医治了几天后不见效果,引得他勃然大怒,说:“我非患天花,何得以天花治?”
御医战战兢兢地回答说:“太后命也。”
同治闻言一时默然,最终因没有得到精准治疗而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