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的故事
贺敬之,山东省峄县贺窑村(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人,1924年出生。1942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中共党员,著名诗人、剧作家,被誉为“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下面是有关他的四个故事。
一、一拳打落富家子弟的白面鸡蛋饼
贺敬之少年时期在北洛村私立小学读书。教书的老先生发现他头脑灵活,学习认真,予以特别的关照,保持了良好的成绩。但家中的生活却越来越困难,每天早晨上学,他都饿着肚子。一个家里富裕、成绩较差的同学,依仗财势,底气不小。一次,他居然举着白面鸡蛋饼,在贺敬之眼前晃来晃去地炫耀,还冷嘲热讽地说:“学习再好有什么用,吃得上这个吗?”贺敬之被激怒了,满脸通红,一拳将他的白面鸡蛋饼打落在地!
二、《白毛女》树立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1942年毛主席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贺敬之文学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贺敬之认为:《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纲领。他积极投身农村、部队,进行锻炼,汲取丰富的民间文艺营养。
1944年,鲁讯艺术学院院长周扬收到《晋察冀日报》记者林漫托人带来的“白毛女”故事草稿,请他审阅。周扬审阅后,极为重视,主张创作剧目,向当年的“七一”献礼,成立了创作组,贺敬之负责剧本写作。
在小窑洞里执笔写作剧本的时刻,贺敬之的心潮随着剧情的发展,好像时而平缓、时而激荡的延河水,或为喜儿的悲惨命运,眼里流泪;或为财主狗腿的丧失人性,胸燃怒火……。他沸沸扬扬、浩浩荡荡的激情,飞洒在稿纸上,生动地反映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深刻主题,在鲁讯艺术学院礼堂进行了彩排,当地农民观看后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
《白毛女》为中国首部革命现实主义大型新歌剧,经久不衰,在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还被译为多种外文在许多国家上演,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声誉,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三、《回延安》的问世
1956年3月,贺敬之陪同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回延安参加西北5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在将要举行的联欢晚会上,要求他出个节目,他答应以信天游的方式写诗。此时此刻,生活了六年、赋予他坚定革命信仰的延安,再次浮现眼前……。他在窑洞里时而流泪,时而歌唱,时而写作,以至通宵达旦。结果感冒了,嗓子失音,没有在晚会上演唱。后来,稿子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人员拿去;接着,在《延河》杂志发表。此作正是著名长篇抒情诗《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 —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回延安》酣畅淋漓地抒发对延安母亲炽热的赤子深情,感染过千千万万读者,至今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四、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1949年,时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副主任的贺敬之25岁。12月下旬的1天,受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邀请去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与时任该院创作组编剧、课代表柯岩初次见面。柯岩想不到《白毛女》的作者这样年轻,平易近人,没有大作家的架子。而朴素、爽快、开朗、热情的柯岩,也给贺敬之留下很好的印象。从此,两人交往频繁,经常共同谈文学,谈生活,谈革命,谈创作,成了朋友。
1951年初,贺敬之来到河北省大名县下乡,突然感到浑身无力,不久竟出现吐血,被县医院大夫诊断为肺结核后,迅速送回北京红十字医院。为了防止传染,医院一般不许来人探望,但柯岩却来了,微笑着说:“越害怕才越会传染”,贺敬之深受感动。
贺敬之住院期间,阅读的不少书籍都是柯岩借的,他的病情逐渐好转了。柯岩没有被传染上,两人还萌发了爱情,于1953年10月结婚。第7天,柯岩告别新婚的丈夫,奔赴朝鲜前线。
1960年柯岩在协和医院住院时,贺敬之在给她写的信中抄录了陕北、内蒙民歌:“长腿的鹭鸶沙梁上站,有朝一日我要走大川;青山绿水一道沟,好过的日子在后头。”
柯岩,被誉为20世纪全能式的作家。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她饱含热泪创作的长诗《周总理,你在哪里》,充分抒发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