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102
说回海黄越黄这个纠缠不清的老话题。冤有头债有主,这个海越之争的起因,是2006年中在京城地方的一场“峰会”,峰会的一方,是居高临下代表故宫博物院的宫廷家具专业研究员胡德生先生,以及其身后或身旁求同存异的行内达人,以《木鉴》扬名的周默先生与京畿直隶的一些红木家具制作大户;峰会的另一方,是天圆地方一统中央的首善地区以外的传统家具制作业者,或者说行伍。行伍中的表表者之一,叫做伍氏兴隆。当时陪同兴隆一同出席的福建业者,宝号大明会典,大概是福建地区仅次于从前的“庆财艺雕”,如今的“大家之家”的海黄大户。
在这次2006年中的行内高端“峰会”上,胡故宫旗帜鲜明地提出:故宫博物院的黄花梨家具都是海黄,用胡故宫的原话,黄花梨这个称谓是错的,准确地名字是:黄花黎。一言以蔽之:故宫收藏的到代明黄家具,没有越南黄花梨的身影。或者这么说,故宫博物院里只有黄花黎家具,清一色的海南材质。不关越南什么事。(言下之意:别攀高枝)
行伍出身的伍氏兴隆却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直言犯谏:到代的老黄花梨家具,尤其是尺寸庞大的重器,所用材质多半是越南黄花梨,因为海南出产的海黄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尺寸。老黄家具中越黄的身影随处可见。
这就是第二遭“海越之争”的由头。
第一遭的“海越之争”,是公元2000年的杨氏红木国标,那时候的黄花梨基本还是养在深闺无人识,所以争不出多大动静。不提。
2000年,杨氏红木国标问世(确切地说,2001年才正式推行)。
2003年,王世襄先生荣获荷兰菲利普亲王大奖,明式家具与黄花梨由此名扬九州。顺便说一句,王世襄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著述《明式家具珍赏》与《明式家具研究》的时候,用的称谓是简简单单的黄花梨三个字,没有海南或越南的前缀。
2005年,元亨利的杨波先生一手把海南黄花梨推上了奢侈品的最高层级。
2006年,京城“峰会”,海越之争从此入味。
这就是脉络,水到渠成。
江湖从此纠葛不断,胡故宫从此不遗余力地谴责那些越黄家具制作业者“把越黄当海黄卖”,而本身双修海黄越黄的岭南大户伍氏兴隆则一肚子委屈,于是动了到故宫博物院“眼见为实”的念头,耳听为虚。。。。。。故宫博物院之外的江湖,所见的到代黄花梨家具,“怎么可能都是海南黄花梨”。说瞎话的最高境界,就是“睁着眼睛”。瞎话的另一个称谓,叫做“胡话”,又名“胡说”。
胡故宫的黄花“黎”说,窃以为就是经不起推敲的“胡”氏一家之说。这个“黎”字之前还没那么扎眼,直到2007年夏秋在所谓的“第一专业论坛”,或者说“过笼痰筒”,有人竟然堂而皇之地弄了张胡故宫背书“清末闽作黄花黎罗汉床”证书的罗汉床兜售,在下这才睁大了眼睛,好好地在上博仔细地分辨那些殿堂级别的到代藏黄长物,何者为海,何者为越,然后集腋成裘,捋成脉络,成为日后在下E家之言的“黄花梨说”。这是2009年的后话了。
顺便说一句,一根筋的伍氏兴隆真的曾在2006年隆冬时节上京,打算认真看一看故宫清一色的到代黄花“黎”家具。结果么,自然是不得其门而入,“门儿也没有”。
衙门八字朝南开,衙门的祖宗,叫做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