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当老师与学生互相看不起……》

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教古代文学的老师,名字我本来已经忘记了,后来因为写回忆录,在同学的提醒下,才记起。

我虽然记不住这位老师的名字,却会永远记住她的课堂。因为我觉得她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正眼看过我们一次。我一直感觉她上课是紧盯着天花板上课的。

用我给她总结的几句话大抵就是,不管下面坐了多少人,也不管下面坐的是不是人,反正我讲我的。

至少在我看来,我感到了深深的被鄙视。我考大学时,因为志愿滑档,最终被调剂到这所大学,班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被调剂的。大家熟了以后一讨论,发现除了几个当时油田的子弟外,彼此的分数还比较高(我记得我比班里那个油田的同学高了将近八十分),这里面甚至还有几个当时班里的学霸,被调剂到这里,未免就多了几分落寞。

于是我就看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这所学校里,学生和老师,互相看不起。

老师们看不起我们考到这样一所学校里,其实我们也看不起他们在这样一所学校任教。在我们眼里,能在这样的学校任教的老师,想必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后来的四年,也确实让我见识了一些奇葩老师,经历了一些奇葩的事情,直到我毕业几年后,那所学校的两任校长先后被抓,我不免又摇摇头,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这是我求学时候的经历,而之所以勾起了我这段回忆,则是一个学校的学生跟我说的话,原话就是“在我们学校,学生和老师互相看不起”。这句话让我心中怦然一动,我不知道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让学生也有了这样的评价。

巧的是,昨天晚上与几位老同事们聚会,大家谈起差生这个话题,认为我转化差生这块有自己独到的办法,不妨写一点这方面的东西,做一个总结。

我曾经在前几天的一篇文章里,写到了罗森塔尔效应的“负效应”,所谓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而负效应,正好相反,当我们的老师用歧视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学生时,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更为可怕的是,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对老师也是“瞧不起”的,那么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这样的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如何去面对一些差生呢?

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好老师,真的很难吗?

我觉得一点不难,无非就是一个“用心”的事。

对于差生的转化,这个事就是一个需要用心的事。

需要指出的是,差生并非天生是差生,必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甚至可以这样说,很多差生,原本还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只不过因为遭遇了这样的那样的事情才变成了差生。

所以我觉得,面对差生的第一件事,就是不歧视。

不歧视,就三个字,却有太多的老师做不到。我并非说我有多高尚,只能感谢当年自己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经历,也经历过差生的阶段,受过被歧视的待遇,所以这让我很容易做到这一点。

我不歧视差生,相反,我觉得差生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很有可能“捡漏”的,事实上,这些年来,我就多次从倒数的学生中“捡漏”,捡到了211、985的学生。

那些看起来差的学生,如果用心去鉴别,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的思维能力并不差,智商不差,情商也很高,然而多少都有一个“变坏”的诱因。

可以说,如果能找准这个“诱因”,就很有可能改变他们。

比如我曾经遇到过的,有交友不慎的,有与任课老师闹了矛盾的,有因为早恋的,有因为沉迷网络的……

这些病因找到了,是否就一定能“药到病除”,这谁也不敢打包票,毕竟,恶果形成,就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积重难返,这又要回到“用心”两个字上。

我经常让学生回忆自己当年的“光荣与梦想”,想想自己人生中曾经的高光时刻,试图唤醒他们内心的骄傲。

换句话说,我一直在做的,是唤醒学生内心的那台沾满灰尘的发动机,试图让其重新启动,发出轰鸣。

因为外力,终究只是外因,真正的改变还是要靠内心的欲望,只有唤醒其内心的发动机,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这一切要做起来,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的。是需要日复一日地去做,反复灌输,甚至于“洗脑”才能够实现的。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假话说三遍,都能成为真话,我们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不能说上三遍,三十遍,三百遍?”我觉得这话太有道理,所以这些年来,我坚持做的事情就是——把真话说上无数遍。

思想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胜利法宝。在教育领域,这更是不可或缺的法宝。思想工作上不去,就要出问题,而如果思想不滑坡,方法还是要比困难多的。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需要有情怀的老师才能做的事情。

一所学校的老师,如果从骨子里瞧不起差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加剧师生矛盾,形成这种师生互相瞧不起的局面,差生往往也会继续破罐子破摔,使学校的教育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教师,只有持心公正,既教书又育人,抱着一颗“树人”的心,不歧视差生,用心去做事,用心去唤醒,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才有可能收获学生真正的转变。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0)

相关推荐

  • 钰琪

    钰琪 刘俊婷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上周在生活语文的课堂上,我们在进行复习任务的时候,班里的学生会认生字,能组词,这两个目标完成的还是比较可以的.但是当我们一开始尝试熟读课文句子,班里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

  • 把爱留下

    把爱留下 洪水退去,校园里处处留下了淤泥. 开学前,教师们在清理校园,其中有一位新老师,是洛阳师院的大四学生,叫贺焕霞,很清纯,很阳光,也很美丽,是这学期来学校支教的.她漂亮的裙子上沾了许多泥点,她没 ...

  • 当学生说了真话之后

    有位教师来信,说起学校的一场风波.招收飞行员的工作开始了.市里(不知道是市里哪个单位)要求高三学生100%报名,学校要求高三各班写决心书,男生100%签名.一些教师很奇怪:高三学生近视率高达80%,有 ...

  • 【教研点击】青春期撞上青春期

    青春期撞上青春期 新疆塔城地区特殊教育学校  孟雯君 内容摘要:正值青春期的听障孩子内心会更加明显的涌现出自我.渴望被认可.迷茫等复杂的情绪,且容易将这些情绪极致化,正是这种处于幼稚与成熟的阶段中,会 ...

  • 待修改笔记:如何用语言塑造孩子的行为(作者:红老师)

    结合日常我们的语言来如何去塑造孩子的行为,故孩子的习惯哦,我用一个其中的一个故事,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发. 这是一个特别容易焦虑的时代,很多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争取最优质的教育价格,不菲的课外班,挤破头的 ...

  • 给出三个理由

    以此条为例解释一下英国教育的精髓所在. 对图片中这位学生的观点,英国的老师会鼓励,鼓励形式因人而异.首先这位学生紧扣主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进一步举了一个校服的例子,并用了一个一手资料,耳环等的规定 ...

  • 李展飞:《哭一场,就感恩了?吼两声,就励志了?》

    半夜,喝了茶的我,两眼放光,想起一事,于是髋动着残足往外走(昨晚刚崴了脚),来到书房,写点什么. N年前的一天,当时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大师"被请到了一中,做了一场所谓的&quo ...

  • 李尔王的傻子: 我只想呵呵两声

    第一场第三四五幕,傻子和乔装打扮的Kent都出场了,为李尔王和大女儿的矛盾添砖加瓦.要说矛盾,肯定有,但误会+离间+性格的不断堆积,才导致悲剧发生. 我们听到大女儿抱怨李尔王和随从的放肆无礼,对大女儿 ...

  • 李展飞:2020年的最后一场雪,比往年来得稍晚了一些

    一个冬天,如果没有一场大雪,就觉得缺了点什么. 我本以为,这是2020年的第一场雪,细想来,才发现,这是最后一场,于是便觉得有趣,每年的最后一场雪,与来年的第一场雪,竟然间隔的时间如此之短. 看看日历 ...

  • 李展飞:写给国开一期毕业生的49封信——第二十九封《青春是场大雨》

    三月的风,四月的雨 离高考还有19天,离分别还有21天. 每届的高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是小心翼翼地过,把一分钟掰成几瓣过,因为我们都知道,马上要结束了. 在一中时,每当到了最后的几天,就有了&qu ...

  • 李展飞——《感恩一路有你》

    将近一天的国开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了. 今天不光"感冻"了我,也感动了我.前者是因为我没想到会场里会那么冷,平时一直戴着护膝的我,偏偏今天没戴,只好被冻得感冒了,所以称之为" ...

  • 李展飞——《 这世上的师生,原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

    李修文的<长安陌上无穷树>,讲了两个特殊的病号,一个病房里的岳老师,还有那个七岁的小病号.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两人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家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但是,由于那家小学已经关 ...

  • 李展飞——《且把浮名,换了低吟浅唱》 ——记一场让我五毒俱生的投票

    青岛国开二中  李展飞 这是一场让我五毒俱生的投票,这是一场毁我修行的投票. 这是我给我参加的这一次"齐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下的定义.从参加这个活动前前后后三四天的时间,我经历的真 ...

  • 李展飞——《由龙场悟道感悟我们的教育》

    青岛国开二中  李展飞 这篇文章的缘起是这样,一位朋友看到我发的朋友圈,调侃了我一下说:"我看憋你三年,你能搞出个龙场悟道来."关于龙场悟道,对中国古代哲学不太熟悉的人可能没听说过 ...

  • 李展飞:捞人出坑不啻救人一命

    李展飞:捞人出坑不啻救人一命

  • 李展飞:烟花三月下江南

    五一,下了一趟江南. 开启了旅游模式后,便关闭了其它,不再去考虑工作上的事,也不考虑别的,这也算是一种专注吧. 来回五天时间,走走停停,听听看看,也有一些所得,不妨写一篇流水账,算是一个记录. 第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