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反馈,孩子做什么都容易分心,严重影响学习。
孩子上课时总是走神,老师讲了一半回过神来又听不懂了。写作业也是这样,写一下玩一会,有没有什么办法?
尤其是6-10岁的孩子,真正拉开彼此差距的不是成绩,而是专注力。这一点不用多说,孩子注意力差,连老师讲课都听不进去,怎么可能学得好?中国心理学研究所调查显示,我国75%的儿童存在专注力的问题。其中,42%的孩子上课时很难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坚持专注听课30分钟以上。专注力差,孩子的知觉、记忆和思维就无法顺利进行,在学习上很难取得进步。注意力差的孩子一般都有学习困难,影响着他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他们常常受到学习上和成绩上的打击,觉得学习很乏味,于是开始厌恶、排斥学习。专注力差的孩子,往往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闹脾气,或者跟别人闹矛盾。因为控制不好自己,经常搞小动作,师生关系也不够融洽。也就是说,专注力差的孩子,很有可能成为人们常说的“问题孩子”。
孩子的专注力是被大人破坏的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注意力差,却很少去想,为什么孩子难以集中精神。其实,他也曾经安安静静地做一件事,当他搭积木、玩玩具时,不管你如何唠叨他,他都不会分心。可你斥责他只知道玩,不好好学习,于是推倒了他的城堡,没收了他的玩具,让孩子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做自己的事情时,你经常打断他,喊他去吃饭、去睡觉,于是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写作业时,你嫌他写得慢或者写错了,不由自主地催促,于是破坏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全神贯注学习时,你不是让他喝水就是给他送果盘,于是破坏了孩子内心的坚定与毅力。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对于孩子来说,犯错是来自于生活的教科书。然而许多家长不允许孩子犯错,动不动就严厉批评,导致孩子害怕犯错,不管做什么都小心翼翼,不能完全投入。国外有研究发现,孩子在3岁前每天看一小时电视,7岁后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可能性就提高10%。电子屏幕很容易分散孩子的专注力,如果父母纵容孩子长时间对着手机、电脑,孩子就会无心学习。家里杂物太多,环境杂乱,噪音不断,也很容易让孩子分心,因为他心思浮躁,很难产生注意力。父母每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正在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形成。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父母减少干扰,简化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孩子做事情的专注力就得到保护。反之,父母不断支配、干涉和打扰,会让孩子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事情,久了就会放弃。对于孩子来说,长时间保持专注地学习很难,那就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份。比如让孩子先专心学习25分钟,然后充分休息,等孩子恢复精神后再继续学习。孩子拖延是因为抗拒学习这件事,一想到“我要完成作业”就很逃避,觉得时间还有很多,可以慢慢拖。那就改变他的观念,让他知道“我只需要20分钟就能做完”、“我做完作业后可以玩2个小时”,当孩子接受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他就不会抗拒学习。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同时完成多项任务,一定会引起混乱。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做完这件事再做下一件事,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效率。3岁宝宝的专注力大概维持9分钟,6岁能够维持16分钟,刚上学时一般能维持20分钟左右。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孩子专注力养成的关键期是3-6岁。6岁以后,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脑容量已经接近成年人,这时候才开始培养专注力,难度十分大。
专注力是一种习惯,抓得越早,效果越好。
博瑞智金牌讲师张攀嶙老师在他的课程《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中提到了家长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从两个重要方面入手:
家长可以带孩子运动,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运动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都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记忆。
而且当孩子完全投入到运动中时,他会更加放松,享受专注于运动的乐趣,同时又能锻炼到身体。
在这个角度,家长可以对孩子“贴标签”,这里的贴标签指的是“正面确认”,这样做可以在观念上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
另外一方面,在情感上,家长要给予孩子绝对的支持,始终相信孩子,观念和情感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家长做到了这两点,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会提高。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张攀嶙老师还特别交代了一个注意事项:家长减少打扰
不管孩子在做什么,只要是有益的事情,而且他做得很认真,大人就不要去干扰。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他才能完全沉浸于正在做的事情中,注意力才不会分散。
当孩子顺利做好事情,专注力变得越来越高时,父母也应该多多表扬,多多鼓励,让孩子表现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