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设计书籍推荐:王迎新《吃茶一水间》

王迎新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读王迎新《吃茶一水间》

文/艾文华

读书写评,渐成生活嗜好,读罢王迎新《吃茶一水间》,欲作文记之。品读此书,已隔数日,迟迟难以书写此评。一品二品,品其笔中茶,赏其手中席,甚是惊艳,无可挑剔,故,不作此评;再是,作者身出事茶之家,悟茶,道深也,晚来之辈,唯以习之敬之,故,二不此作评。

南方嘉木,美其名,曰普洱。此生,因诸多缘故,我遂染上嗜茶之好。对滇南普洱,味酽,情最痴。若聚三五好友围坐一隅,添三两枝素花,焚一味清香,抚一曲清音,瀹一壶普洱,此等佳境情趣,实属茶人之志。

图为《吃茶一水间》内页

作者自言“实效古人‘四般闲事’,亦堪为茶人志趣”。从瀹茶记录《吃茶一水间》这一书来看,作者无疑是活在这志趣——日常同夫君研田先生文火、煮水、事茶、焚香、布席、著茶录,并前往各地四处寻茶、教学茶事和分享茶美生活。

对茶席的设计与布局,若想识得一二,这本书籍值得一阅。该书按照我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而设计了二十四道茶席,每一道茶席又依照节令与养生等多维角度出发,精心选备时令宜茶,适配的瀹茶器、香器、茶花、茶盏、用香、席布……一道道茶席、一盏盏器具,美至极致。

图为《吃茶一水间》内页

以养生论视之,该书亦是一本选茶指南,亦是一本瀹茶法。普洱茶,自有生茶与熟茶之分,生者,性寒;熟者,温和。作者笔中茶,瀹茶记录颇为详实,每品一道茶,依照茶之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和茶韵等图文记之,所讲究的是瀹茶用水,多采用经竹炭和麦饭石处理。

作者在书之后记道:每个人都是孤寂,在他默听茶语的时候。就日常事茶而言,书中事茶之茶,作者以“美”记之,过于强调茶之“美”,难免有“造作”“落俗”之嫌。茶不能言,最可人,茶之本性、本真、本味几经作者刻意“雕刻”,已逝“活色”,难以“生香”。

图为《吃茶一水间》内页

此外,书中也记录了少许民族茶俗。比如纳西族“龙虎斗”一茶,记录纳西族茶酒“两两相会”的茶饮习俗。此茶性烈,“较真的是饮茶的胆量”,作者也强调,茶间滋味,以行清俭之道。

作者言及“炭火香里吃烤茶”一节中,同读者分享了诸多适宜烤茶之茶,可供事茶者借鉴,“普洱晒青茶自然是烤茶的绝对候选”,诸如两三年陈期老班章、那卡、邦东等地的古树茶,以及半发酵茶乌龙茶、武夷岩茶也实为不错。

而作者“烤茶”这节来讲,书言“烤好后直接把滚水冲进罐子,慢慢煮开就可以大快朵颐了”,但不知作者是否品尝试过加入自然常温状态下的冷水之烤茶。就个人经验来讲,加冷水煮来品饮的烤茶,茶味更为醇厚,茶汤的协调度、层次感和韵味更为丰富。

茶无上品,适口为珍。品书如品茶,论品茶,还出梁实秋之品,“但论品味,不问价”;论喝茶,鲁迅先生喝出了茶之真谛,“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行文至此,多有不妥之处,还需谅解,我也姑且“无由持一碗”,权当“寄与爱茶人”。(1133字)

本文刊发昭通日报2018年10月19日第3版:阅读昭通·人文

相关茶书推荐

王迎新《人文茶席》

¥75元/本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王迎新《人文茶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