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陶道、大椎、哑门、风府
X
大椎穴:第一胸椎之上。
陶道穴:第一胸椎之下。
病人背对你的时候,手按那个凸起的骨头,颈椎是会转动的,胸椎不动。所以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就是大椎穴。
陶道是大椎的助手,大椎穴是真正的大穴,针灸里用的很多。
在感冒发烧时,用三棱针在大椎穴放血,挤一点血出来烧就退。因为它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几条阳经都在这交会,行阳和退热的效果都很好。如果针灸对应伤寒论里的经方,大椎穴相当于桂枝。
如果中暑了,在大椎穴揪痧或用针行泻法,也能迅速退热。
有一次深夜Nina突然发烧,我就在她的大椎穴进行揪痧,几下身体就凉了下来。
针灸治疗发烧可以在大椎穴、少商穴、商阳穴点刺放血,几乎所有高烧都能退。
特别危险的高烧针灸里还有透生死桥(从外关穴透针到内关穴),等后面介绍三焦经时会再详细介绍。
还有项强,心下痞硬者都可以在大椎穴治疗。
张仲景曰“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当刺大椎……”。
颈项强硬,太阳少阳并病就是小柴胡汤症,小柴胡汤症的症状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恶心呕吐。
大椎的主要就是用在高烧放血。
哑门穴和风府穴
再来是哑门跟风府,要先找到风府穴,不能依发际来找,有的人发际很长,有的人发际很短。从相术上来说,头发发根越长的,这是忠臣。
要用度骨法来找风府穴,度骨法是用骨头来丈 量。在后脑可以摸到脑骨,在脑骨下方半寸是风府穴。
风府再下半寸,就是哑门穴。
哑门穴的下针手法有点特殊,最好有特别设计的枕头(中间是空的),病人面朝下趴好,针下哑门穴是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脊椎骨旁,到位的时候,病人舌头会吐出来。哑门穴专治声音发不出来。
病人如果中风舌强,正面下廉泉穴,背面就下哑门穴。哑门和风府的下针手法都一样,都是对着舌尖下。哑门是督脉和阳维之会。
一般来说,哑门跟风府都不灸,灸哑门一灸就哑了。
风府穴在哑门穴上半寸,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也不能灸,因为风府连着脑髓,如果灸会伤脑髓。
风府顾名思义就是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所以是中风的穴道,也是头项强痛的近取穴。
风府穴旁边有风池穴,下面有风门穴,所以冬天缩脖子就不会冷,脖子就是人体的一个冷却系统,阳气顺着督脉上来的时候在这里经过冷却再进入脑部。
风府穴是中风的大穴。
脑户穴和强间穴
我们的后脑有个枕骨,是有点突出的一块骨头,这块突骨的上方跟下方各有一个穴道,一个是脑户,一个是强间。脑户、强间一般都不灸的,都会让喉咙失掉声音,都是用下针的。
这两个穴道临床上很少用,知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