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柯:读书是大地通往天空的道路
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教师。杨林柯,陕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培训中心特聘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和论文评审专家,“陕西省经济发展十年十人”教育影响力致敬人物,《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兼任陕西省少儿文学院副院长。著有《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现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读书是大地通往天空的道路
陕西 杨林柯
我的读书经历
虽然从事教育教学近三十年,编写过几十本书,也出版过自己写的书,但我至今认为,自己依然不是一个读书人,因为先天不足,最应该读书的黄金岁月都错过了。
记得初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我们村的知青要返城,作为分别礼物,一位女知青给我姐留了一本大型文学期刊《十月》,上面有沈从文的《边城》。读完《边城》后,我好长时间都沉浸在美好的湘西世界里不能自拔。
上高中后,我常常在晚自习的熄灯铃响过之后就着昏黄的路灯读书,多次被查宿的班主任赶入宿舍。班主任走后我又跑到路灯下读书。雨果的《悲惨世界》、司汤达的《红与黑》、路遥的《人生》、梁斌的《红旗谱》大多是这样读完的。
上大学后,由政教系到中文系,还是读了一些书,但主要还是文学书,诗歌、散文、小说都有,也不管中国的外国的,只要没读过的好书都借过来读,因为当时想当作家。现在想起来很后悔,当时读过的真正有思想含量的书其实并不多,以致于工作很长时间了,骨子里依然还是个文学青年,经常会有写作的冲动。
我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从40岁以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读书大都是有一些功利目的,是为了生命向外发展,而40岁以后的读书则更多是为了向内开拓,真正重建自己的生命。当时我连带了5届高三,发现学生像树一样长空了,除了对考试和分数感兴趣,对其他似乎都很茫然,加之不断听到大学生的自杀事件,有的甚至是我校教师的孩子,这让我对学生的未来充满了焦虑,如何能帮到他们,也无愧于一个教师的良心?我当时想到了读书。
因为孩子们太忙,没时间读书,我就想,能否自己多读点,把自己变成一个资源,除了自救,也能影响到他们。于是,我就开始广泛阅读,从中国到外国,从哲学到历史,从近现代到古代,从周国平到王小波,从诸子百家到《圣经》,从鲁迅、胡适、殷海光、吴思、熊培云到康德、笛卡尔、哈耶克、奥威尔、别尔嘉耶夫、阿伦特、克里希拉姆提……我发狂地读书,并不断写读书札记,几年下来,竟然写完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本子,也最终明白,读书和写作才是通往自由的路。我把读书学习的收获与学生分享,并通过课堂不断寻找作为一个教师的意义,也获得了许多学生的认同。
后来,我建立了博客,转发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和我自己写的文章,几年下来,阅读量超过300万。我也在课堂、QQ群、微信圈和我们的读书群里不断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并把它当做每天的义务,乐此不疲,影响到更多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这个习惯至今坚持不辍。
我的读书感悟
读书不仅可以学到各种知识,更重要的充实了人的内心,让我不断发现真相,不断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建设自己,与自己的命运讲和,努力寻找精神的家园。
我认为,生命有“向外”和“向内”两个方向。过于向外的生活容易使心灵饥饿,活在浮华世界的表面,而读书让一个人向内发展,生命有了稳固的根基,似乎有了一个更强大的自我,更加关心这个世界,并对它有一种责任担当,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同时,读书也可以让你拨开层层迷雾抵达一个更加真切美好的世界,也让你看到潜藏在泡沫下面的社会秘密和人性秘密,对历史现实的“同情之理解”更容易达成。
我们平时过的都是平面的生活,而读书可以打造立体的生活,有超维的精神空间,在书里可以和古今中外的智慧生命对话,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我平生最喜旅行和读书。我认为,广义的读书应该包括旅行,在我看来,地球就是一本书,如果你一直守在一个地方,就好像你只打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而没有往下翻。
在我看来,旅行是放大身体半径,读书是放大心灵半径。身心的放大,实质上是一个人生命时空的放大,它让一个有限的生命在行走中不断和宇宙精神建立起某种联系,从而更有方向感。
在关于读书的各种观点中,有几段话对我有深刻影响。
一个是“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讲的,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另一段话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讲的,他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备受挫折的时候,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你安静从容的面对。”
对于我来说,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不断思考自我的局限、认识到自我的卑微,同时认识到守护自我的重要。在我看来,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会出现两种状态:一是强烈的掌控欲望——通过对他者的控制来填充虚大的自我;二是强烈的依附情结——通过对强者的依附来支撑无力的自我。前者形成威权人格,后者形成奴隶人格。二者都不是正常的人格,和现代公民人格相去甚远。
但一个坚守自我的人又容易出现认识偏执、自以为义的问题,因为自我就是一个监狱,只有超越自我的封闭,不再自以为义,才能看到真理,看到光,看到爱。而这些只有在不断阅读的自我否定中才能逐渐达成由一元走向多元,由自我中心的“器用”思考走向换位思考和从至高者的视角来思考。
我认为,中国问题,制度是关键,人性是根基,而教育作为提升人性、改善人性的社会化活动,一定离不开读书。读书是大地通往天空的道路,也是我的教育信仰的构成部分。
读书与教书
“书”有两种,形而下意义的书是有形的书、有字的书;形而上意义的书则是无形的书、无字的书。有字的书即指教材,也包括一切课外读物;无字的书则是社会现实、宇宙人生。
“教书”不仅仅是教学生读第一种书,更要教学生读第二种书。也就是说,不仅要教会学习的方法、考试做题的技巧,更要让学生有求知热情,主动去探索未知,由课内辐射到课外,让学生对大千世界有一种好奇心,并能真实勇敢地面对,否则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最终是社会的人,这也决定了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并快乐生活,成为合格公民,才是最根本的,这考验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
读书也是间接了解社会的有效方式,因为社会太大,许多事不可能都亲自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人生世相,有“天下”意识。要觉悟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学校、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更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
有些教师可能会说,负担太重,没时间读书。这个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只要想读,就可以,早晨起来后,晚上临睡前,上完课后的空闲时间打开手机也可以阅读电子书,微信上更有许多好文章……现在有许多听书软件,比如喜马拉雅、懒人读书等等,坐车或散步时都可以听,零碎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问题是有无精神饥饿感,有无心灵需求。如果把教书仅仅当做一个饭碗,没有当做一种志业,那么读不读书也就无足轻重了。
当下一些“优秀教师”其实并没读过几本书,会考试、会做人而已。人家读的是社会这本书,玩的是实用主义,追求的是世俗智慧,不是理性智慧。这是另一方面的事,观念问题很麻烦,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主要在于一个人的选择,和吃饭一样,各人的口味不一样,不能随便推荐书。个人认为,不可太专精,不妨杂一些,范围广一些,“有用”的专业书要读,“无用”的非专业书不妨也读一些,关键是有没有问题意识,对这个世界有没有好奇心,对自己有没有责任心。
有些不怎么读书的老师确实“成绩优秀”。当然,这个“成绩”只是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成绩”。当下教育评价的“见分不见人”本身就是反教育的,就如只关心体重不关心健康一样荒唐。一些“优秀教师”本身就是严苛的教师,他们信奉“严师出高徒”,认可“人上人”的观念,宣传“成王败寇”之类的病害价值观,影响生命健康,导致教育问题不断被传递。再说,威权体制对人的要求就是“听话”“顺从”,可指望听话顺从的人有创造只能是梦想,况且,奴才与暴君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和现代人格相去甚远。
认为不读书照样“成绩优秀”的教师,无法和TA谈什么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就是为考试升学服务的教师也无法认为就是合格的教师。
读书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重建自己的生命,让自己重活一次。
上天只给我们一个肉体生命,精神生命的重建则靠我们自己。就“命运”而言,命乃在天,运道在己。
我个人认为,爱读书的教师会更温和,对生命更有敬畏,因而更会以平等意识去对待孩子,面相也会显得更年轻,所以读书让人年轻美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际证明了的,因为读书强大人的内心,让人精神更加自由,更有超越感,更容易走出当下的迷途。
文凭不代表读书的多少。陈丹青先生说:“文凭是平庸的保证。”说通俗点,它只是一张饭票。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我们培养的人出现诸多怪异的现象,比如;有文凭没有文明,有知识没有见识,有情趣没有情怀,有信念没有信仰,追高薪却不会创新。甚至有学者痛斥:我们培养了太多有文凭的野蛮人。精神空虚,没有信仰,急功近利,工具理性高度发育,这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结构性短板。
我个人认为,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讲,依然是读书问题,与学科无关,不是文科教师需要,理科教师就不需要。只要成为教育者,读书就是一种责任和宿命,也是一种本分,因为人是灵肉合一的,肉体要吃饭,精神也会有饥饿感;肉体要沐浴,精神同样需要。否则,只有利益冲动,人就生物化了。
总之,读书的好处很多,它让你接受多种思想,因为只有一种思想,人就不可能进步,中国几千年不进步,就是历朝历代追求一种思想。就此而言,读书让你的生命实现有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