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在华扩大业务意愿触底回升 但继续扎根挑战渐增

《调查清样》——2016年12月21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了针对进驻亚太20个国家和地区的日资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4642家企业对该调查作出了回答,结果显示在中国扩大业务的意愿比2015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达到40.1%,分析称随着中国人工费上涨已告一段落,日本的制造业等似乎出现了“回归中国”的趋势。

根据该项调查,2011年,回答“今后1~2年在中国扩大业务”的日本企业比例为63%,但至2012年便骤降10个百分点以上至52.3%,2013年以来日资企业对扩大中国业务的意愿曾经持续下降,2015年进一步降至38.1%。日企也出现了闭店闭厂潮:日本大型腕表厂商西铁城控股2015年2月关闭了广东省的工厂,同年9月松下关闭了位于北京市的锂离子电池工厂;消费相关行业中,三得利控股于2015年10月,卡乐比与日清食品控股于2015年11月接连宣布退出在中国的合资业务。长期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的数量也在2012年达到顶峰的超过15万人,随后持续减少,2015年减少至13万1161人。在此种背景下,2016年日企在中国扩大业务的意愿回升的这两个百分点然无法明确说已经触底,但肯定意味着已经出现了触底迹象。

出现此种迹象的愿意不外乎三个,首先是中国人工费的上涨速度正在放缓,这是促使日本企业改变态度的首要因素。2015年度至2016年度中国的加薪率(所有行业平均)为6.1%,在亚太20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排在第9位。2017年度预计控制在5.7%以下。尤其是在服装等纺织相关行业,重新评价中国的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低廉、再次扩大在中国生产的趋势已经出现。

其次是整个亚洲,工资的增速都在放缓。从2015~2016年度的加薪率来看,巴基斯坦(10.8%)、缅甸(10.3%)、印度尼西亚(10.1%)和印度(10%)4国显示出2位数增长,但与过去曾一度出现17~19%的增速相比起来目前只能说是平稳。

第三就是中日商贸间长期以来已经密不可分。虽说在中国工作的日本工商人士有所减少,但中国仍是除美国之外生活定居最多的国家;而即便日资企业近年来被迫对在华网点进行大规模调整但从日本企业的海外网点数来看,中国目前也高居首位。日企在海外拥有7万多个网点,而其中有将近一半的3万3千个在中国。而排在第二的美国也只有不到8千个网点。

在这几大因素的促使下,许多日本人决定将人生赌注再次压在中国。中国国土广阔而日本狭小,曾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的那些日本人普遍认为自身的价值在过去多年中全都在中国得到了体现,因此倾向于认为还是中国机会大,可以实现梦想;还有些人已经难以习惯或者说承受在日本拼死拼活上班的日子,他们认为中国的管理层虽然也经常有失误的时候,但总是能很快地做出判断而一线工作的员工就能少很多负担。而在采取日本式经营的企业中更普遍存在迟迟没有定论,管理层也会把一切都强加在一线头上的情况看,一线人员过多承受所有的重压,许多人身体就这样垮掉了;另外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之后,随着年纪增长,回到日本再想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的话非常难,因此许多人便贪恋起中国企业存在的那种质朴温情。

但如今的现实是:即便想在中国呆下去,也不是随便哪个日本人就可以的。有分析指出,在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之后,对中国来说,生产出来就卖得掉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正步入考虑如何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出去的时代。也正因如此,现在中国对日本商务人士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深地扎根于中国当地,能适应当地环境的人才也在逐步增加。

而一直有意愿留在中国的日本人也是心态各异,他们中有些是仍想在中国堵上一把的人、有些是在日本失去位置但不甘失败的人、还有些是因为成家等原因不得不留在中国的人——他们留下了一幅日本商务人士在中国的众生相。——《调查清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