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金紫仙 壮美著千秋 (四)
(接上)
3. 奇秀“婆婆崖”
(文、图/ 周邦全)
▲ 眺望“婆婆崖”
从牛丫亭往右分路上行,经过大约30分钟的攀爬,就到了“婆婆崖”。“婆婆崖”海拔1100米左右,是攀爬金紫仙休息驻足、观光赏景的最佳位置。来到这里,尤其是穿过“一线天”的“婆婆门”,恰似到了金紫仙山的“南天门”。
“婆婆崖”的传说很多。最经典的传说是:当年金婆婆陪同金紫、金花、金燕三位公主下到凡界,一路走来,来到此处,在崖前小憩。婆婆遥望对面的山顶只有三峰屹立,就对姑娘们说:“婆婆老了、累了,不能陪你们前行,就在这里很好。你们走吧。”于是她就在这平坦的地方安顿下来,搭了个草棚,打坐、吃斋,念佛、行善,后来便也得道升天了。于是这里就叫“婆婆崖”。
“婆婆崖”有山、有水、有灵气。传说她在这里种了一株瓜,瓜藤旺盛蔓延,一直延伸到衡山和长沙,后来就成了南岳衡山和省会长沙的龙脉。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四句这样的话:“金紫仙上一兜瓜,渺渺茫茫到长沙。南岳衡山结了果,岳麓山上开的花。”由此可见其神力无比、法力无边、魅力无限,金紫仙是湘中龙脉的发源地。这里留下当年金婆婆的草庐、菜地、“婆婆门”、念佛台等遗址,以及系列故事,就构成了金紫仙“婆婆崖”的一处著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 婆婆门(一线天)
“婆婆崖”是一个突兀、险峻的大山包,林石相间,花木丛生,景色斑斓。其景观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三个平面,是一组大景点:
第一级为“第一峰石”。这是一块从山体旁边移过来的巨石,据说是2016年在建游道时用挖机挖出来的,方正规则,像一枚印鉴。有“好事者”为了增加金紫仙的知名度,想从《徐霞客游记》找到相关的依据,于是就仿写了一个“徐霞客”落款、“××年仲夏”的“安仁第一峰”的字样,镌刻在巨石上。“安仁第一峰”巨石的出现,确实让人惊喜,为游客提供了拍照、休息、观景的方便,但“徐霞客”的落款却有点穿凿附会,似乎有损景观的真实度。
在“第一峰石”的下方往左有一条开凿出来的小道,可以绕到山包后面。在山嘴边有一块突出的大岩石,周围建有护栏,有人叫它“瞭望台”。站在瞭望台,脚下是怪石峥嵘,千姿百态,林木倒挂,百丈深渊;放眼四望,在无垠的天空下,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山脚下的金花村(现在已合并到金紫仙村)全境和远远的炎陵东风乡。
▲ 第一峰石
第二级为“道观遗址”。在“第一峰石”的上方,是一处既平坦又宽阔的空地,现在已建造了一座“功德碑”。据说,这里就是当年金婆婆修炼的的草庐原址。“享天地之灵气,发神祇之遗踪”,早在元明时期甚至更早,这里就建有一座道观,香火一直很旺,可惜在上个世纪“文革”时被毁。相传云风和尚就值守在这里,在这里得道成仙的。云风和尚行走如飞,法术了得,身带竹梆,敲梆巡山,敲一梆能走15华里路,一夜之间能从金紫仙绕炎陵、安仁、永兴、资兴一圈后仍回到金紫仙睡觉。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还要赶到衡阳街上买着当天的水豆腐回金紫仙作早餐。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神奇故事,常常令人遐想联翩,更觉新奇。
毋庸置疑,这里正是金紫仙峰的半山腰、南大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阳光充足、位置险要,上可登峰顶,下可入平川,确实是巡山、修炼的绝佳之处。
▲ 道观遗址
第三级为“观景仙台”。穿过“一线天”的“婆婆门”,在“道观遗址”的右上方,就是观景仙台,传说中金婆婆的念佛台、升仙台。升仙台凌空而立,四面建有围栏,栏内有仿石树桩桌一、树桩凳四;崖下是危岩突兀、深不见底,怪石嶙峋、林木错杂。
凭栏远眺,站在升仙台上观景,真的是心旷神怡,飘然若仙。往东向上,可以看到陡峭险峻的登山游道“山路十八弯”和巍峨壮观的金紫仙峰,红色的杜鹃和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葱郁的山林里,云天相接,五彩斑斓。向下俯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和谐秀美的田园风光画卷:山脚下远处村落连连、梯田片片,路如游龙、蜿蜒天边;山坡上茂林修竹,山青水碧,满目苍翠;西南方向则是千沟万壑,山脊分明,云淡风轻;人处其中,宛若仙境。假如此时叫上几位好友,围坐露台,把盏临风,或赏景品茶,吟诗作对;或抚琴吹箫,引吭高歌;或摆上棋局,对上几盘;或摒心静气,闭目养神,真有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超然物外,羽化登仙”、“腾云驾雾,舍我其谁”的感觉,那是何等的惬意!
▲ 升仙台(观景台)
有诗咏曰:树老千年物,崖留婆婆名。飘然若仙者,凭登南天门。
(待续)
编 审:周邦全
◎ 探索文化渊源 传承神农精神 展示安仁风采 推进社会发展 主 管: 中共安仁县委宣传部 主 办: 安仁县神农文化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