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本来来得及的事搞成来不及

主要观点:科学的态度


观身边事//听身边音//悟身边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使本来可以避免的更大损失雪上加霜。因此,不能一错再错,把本来来得及解决的问题搞成不能解决的地步。这就是所谓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指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

工作中难免有过错,这是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情况复杂性决定的。只要主动引起注意并采取有效措施都是可以解决或者降低损失的。但是,有的人有了过错,不是想办法补救,而是掩盖过错,试图蒙混过关;或者上推下卸,试图把自己扮演成很无辜;或者掩人耳目,试图不了了之。结果,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给工作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工作有了过错一定会造成损失,这种情况下,“止损”最为关键。不然,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损失,个人也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因此,敢于正视过错、采取措施,很多过错是可以纠正的,损失是可以弥补的,至少可以降低损失。

知错不改的原因可能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敢担当。有过错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推卸自己的责任,免得被追责。二是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只要隐瞒就能蒙混过关,或者不会被发现。三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以为靠自己的能力能够纠正过错,其实,过错本身已经证明能力的缺陷。因此,必须知错就改。

知错不改,欲盖弥彰。对待工作过错,正确的态度是,一要主动认错,这是一种担当。谁的错谁认领,因为犯错的人最清楚原因是什么,容易找到纠正过错的办法。二是及时“止损”,这是一种智慧。过错的损失既成事实,只有知错就改才能降低损失。任何的遮掩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三是积极整改,这是一种姿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既能防止损失的加大,也能弥补过错的损失。

古人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知错就改是一种明知的选择,改得越早越好。改不改、怎么改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从端正态度开始,从寻求办法入手,特别是对于一些战略性的问题,千万不能演化成“灰犀牛”或者“黑天鹅”事件而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问题,对领导来说更加重要。因为,领导决策和用人都事关全局,容不得一错在再错。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工作是这样,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明智的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