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篇  颠覆杨伯达的“发箍”谬论

     颠覆杨伯达的“发箍”谬论
   建立马蹄玉“女性生殖器官”新说


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前言:自从红山文化被认识以来,国内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就一直没有走上正轨,尤其是某些所谓的权威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许多荒谬定义(如:猪龙---人猪同祖;发箍;巫神),把个红山文化研究搞的乱七八糟!许多驴唇不对马嘴的学术概念多年来在红山文化研究领域以讹传讹,使广大收藏爱好者离红山文化的历史真相越来越远。故此本人撰小文一篇,以期为改变国内红山文化研究“南辕北辙”的混乱局面略尽绵薄之力。
正文:人类生命的必经之路——解释红山文化“马蹄形管状玉器”的真正含义
编者按: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者,既需要设计人类的未来,也希望了解我们的过去。而在面对古代先民们的文化遗存时,由于时间的久远和远古时代文字记述的局限性,我们有时又会感到非常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我们现代人“回到”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运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去分析和理解他们。
一.神秘的红山文化“马蹄形管状玉器”
熟悉古玩玉器的朋友都知道,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左右,存在于我国辽西的辽西河、西拉木论河一带的一个“文化类型”,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它与存在于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和存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一样,都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神秘精美的玉器,如现在众所周知的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的“c”型玉龙,就是红山文化的遗物,由于它已经具备了龙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龙文化的实物,因此被喻为“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还有一类非常典型的器物,它们成中空的“管状马蹄形”,从出土情况来看,这一类玉器大多出自红山文化的墓葬之中,其中在辽宁省建平县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女神庙”附近的墓葬中多有发现。
但红山文化“马蹄形管状玉器”被发现之后,它的含义就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由于从出土资料来看,马蹄形玉器在墓葬中的位置都是位于遗骸的头部上方,而且大多在“直口端”开有两侧对称的用于穿挂的小孔,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其应该为古人的“束发器”。但从多数马蹄形玉器的体积来看(小口口径多在8厘米左右),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首先人的头发不可能有这麽多,更何况人在衰老去世的时候头发应该更为稀疏一些。另外“马蹄型管状玉器”与同墓葬出土的多数红山文化随葬玉器比较,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其制作难度应该是很高的,再加上部分随葬玉器的“奇特形体”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得那种神秘感觉,让人很难相信古人会把这样一件体积相对庞大,制造工艺复杂的随葬品作为“束发器”使用,因此把马蹄形管状玉器理解为红山先民“束发器”的思维显得过于简单和直白。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红山文化马蹄形玉器与当时古代居民的原始宗教有关,由于它成管状,有“通灵之意”,它应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通神之器。这种观点现在在学术界是比较被认可的,但这种观点却又显得太笼统,笔者一直认为这种观点尤其不能解释马蹄形玉器的形状特征,马蹄形管状玉器那醒目夸张的“斜口”似乎提醒我们红山先民们在制造和使用它的时候应该有其特殊的用意,因此“神秘”的马蹄形管状玉器仿佛显得更神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