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蠕变、溶洞病害的现场判别与处治方案探讨
近日在现场对四处病害进行调查,发现其性质各异,各具特色,分别为错落、蠕变、溶洞三种病害。现对其的判别与初步处治方案进行分析,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错落
1、基本情况
某边坡由薄层泥质砂岩夹软弱夹层构成,倾角约60度,边坡高约35m,采用一坡到顶式顺层清方形成。坡体节理裂隙发育,有多组长大贯通节理发育,坡体下部为厚约0.8m的破碎岩体。
2、病因分析
工程完工一年左右,由于边坡坡率陡、高度大,造成坡脚应力集中严重,导致坡度体在下部破碎岩体部位发生挤压鼓出而发生依附于陡倾的软弱夹层面的错落式滑坡。
图1-1 高边坡发生错落式滑坡
图1-2 高边坡坡脚的破碎岩体
3、处治方案
1)建议在坡脚破碎岩体部位设置锚杆控制侧向变形,通过固脚提高对上部岩体重量的承受能力。
2)对边坡采用锚杆进行加固,防止发生高陡、薄层(夹有泥层)、节理裂隙发育顺层高边坡发生溃曲现象。且锚杆长度依据已发生错落体的厚度,取安全系数为2进行锚杆长度设置。
二、蠕变体
1、某长约200m左右的自然凹槽部位左侧为灰岩、右侧为泥岩,坡体富水,自然坡度约15~20度。修建于该处的公路外侧路肩部位有厚约5~10m,高约10m的弃体,公路中部具有明显的圈椅状裂缝,前部斜坡村道附近的挡墙开裂严重,滑坡侧界明显,地下水渗流严重。
图2-1 位于线路中部的滑坡弧状后缘及其路肩弃渣
图2-2 线路后部的自然凹槽地貌
图2-3 线路前部的滑坡侧界
图2-4 线路前部地下水渗流严重
图2-5 线路内侧的自然坡体受水冲刷严重
2、病因分析
1)从坡体成因看,由于凹槽两侧岩性差异,造成坡体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在该部位形成了长大缓坡状凹槽,故该长大的凹槽地貌非老滑坡地貌成因。
2)坡体目前的变形系凹槽汇水严重,坡体物理力学性质偏低。而公路修建时的外侧较大体积弃渣造成坡体局部加载严重,导致其后部的公路受到牵引、前部的自然斜坡受到挤压而发生局部蠕滑变形。这从变形范围,即后缘位于公路中部,前缘位于弃渣影响范围内(公路前部约40m的村道附近)可以验证,即目前的坡体的蠕变是局部的,而非长大自然斜坡变形。
3)线路内侧自然坡体的变形是该部位受后部凹槽汇水冲刷所致,而与公路的变形裂缝没有直接关系。
3、处治方案
1)建议在公路内侧边沟下部设置截水盲沟,有效截断后部凹槽汇水流入路基,并将公路后部凹槽的自然汇水通过地表水引排至边沟后,通过公路小里程端的涵洞排走。
2)清除公路外侧弃渣,从而有效提高坡体的稳定性,必要可在清方后设置锚杆框架对公路路堤进行必要的加固。
3)在公路前部的村道附近设置仰斜排水孔,对地下水进行必要的疏排,提高坡体的自身稳定性。
三、溶洞
1、基本情况
某填方路基发生整体深陷,路基侧最大下沉高度约1.0m,最大裂缝可见深度约2.5m。且从现场看,裂缝集中在路肩外侧2~3m和路基中部,其余地段无裂缝分布。
图3-1 路基病害全貌
图3-2 裂缝呈环状分布
2、病因分析
1)路基变形部位裂缝呈环状,且裂缝集中而前部斜坡无裂缝发育。而靠近外侧的弧状裂缝外高内低,与路基部位的弧状裂缝共同组成塌陷形态。
2)区内为二叠系灰岩,附近坡体岩溶发育,依据工程地质类比,判断该处为岩溶塌陷病害,而非路堤加载引发有的边坡病害。
3、处治方案
翻挖塌陷坑后采用回填、压实进行处治。
四、总结:
1、病害现场应进行认真的实地踏勘,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分析地质病害成因的基本条件。
2、病害现场调查时应严格依据地质环境,合理进行地质病害的合理分析,准确判断病因,从而为准确下药(处治方案)提供依据。
3)病害现场调查后要尽快确定针对性的处治方案或大体的处治措施,切忌“看而不定、议而不决”,将问题一味推至所谓的勘察、钻探。因为,病害的现场调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后期的勘察只是现场调绘的验证和深化。尤其是对于正在营运的公路,应尽快确定应急措施,不应“含糊其词”导致病害拖延而进一步扩大或公路不能正常营运形成较大的社会压力。当然,切忌胡乱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