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电影里的老师都是反角

文:无名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星期五言:这个问题还能衍生出其它一些个问题——为什么那些电影里不是反角的老师往往下场都不太好(比如说《死亡诗社》里最后被学校开除的老师)?为什么学生和老师在电影中往往是敌对的双方(比如说《迷墙》里的师生)?为什么电影总喜欢恶搞老师而不是学生(比如说《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老师)?再者,为什么电影总是最先挑老师的毛病而非学生(比如说《编剧工坊》)……

所有这些问题意味着什么?谈这些问题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本文就以电影为例好好聊聊。

(本文推荐参考片单:《感化院》、《迷墙》、《死亡诗社》、《不良教育》、《沉默的教室》、《地球上的星星》、《听见天堂》、《初恋这首情歌》、《阳光灿烂的日子》、《高中课堂》、《苦路十四站》、《大河边缘》、《熔炉》、《聚焦》、《每分钟120击》、《编剧工坊》)

(另注:本文所讲老师多指对未成年进行教育的老师)


一、袒护背后暴露出的教育目的

如果一部电影里处处在揭老师的短(或者说它让人看完后能对老师产生极大的反感,同时对学生产生的极大的同情),那能反应老师这个群体真的就无可救药了吗?当然不是!显然,电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在这里起到了一种对现实监督和刺激作用——

首先监督的是现实中可能会发生的矛盾以及矛盾可能导致的悲剧,比如说美国电影《聚焦》通过揭露教廷性侵案件,唤醒了现实中更多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信心;

▲《聚焦》海报,2015

其次刺激的是教育以及法治的改革与进步。比如说韩国电影《熔炉》上映后,促成了韩国多项对未成年保护法案的修正、增设与废除;法国电影《每分钟120击》更激进——一群强行冲进中学教室向学生普及性知识的年轻人,被导演塑造成了英雄形象,这对现实产生了极大的鼓动效应。

▲《每分钟120击》剧照,2017

所有这些监督也好,刺激也罢,有一个大前提,也就是:一切是为了孩子(学生)

好,我们照这个理论反推,如果现实中的舆论或是电影处处在歌颂老师的好却避而不谈老师的缺陷,从而把老师捧成园丁、慈母甚至圣人,学生成了他们教育下的成果,不止如此,单位还要设立专门的节日、法规制度甚至专项基金来鼓励赞美老师们的成果,那么,这种教育的目的便导向另一个截然相反的情况:一切为了老师以及教育行业。

有些人要质疑了:鼓励赞美老师不就是为了让其更好的投身教育行业吗,教育行业旨在提高学习成绩不也是无可厚非的吗!

这种观念是典型对“教育目的”的混淆——教育行业的提升是跟宏观上的经济以及某些人所谓的国家繁荣挂钩的,它跟孩子这个个体的幸福没半毛钱关系;至于学习成绩更跟孩子自身的幸福感半杆子打不着。如此,一边说“一切为了孩子”,实质却是一切为了老师、行业和统治。那就自相矛盾了!

▲《初恋这首情歌》剧照,2016

那么,为什么说孩子该袒护,而老师就不该袒护呢!这公平吗!

二、强势与弱势面前,艺术与制度该站在哪一边

谈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幼稚可笑:一个壮小伙和一个婴儿对打,我们是不是还要反复强调让壮小伙保护好自己安全?二者论生理论肌肉论心智,其差距都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我们不排除一群学生围攻老师的情况,但那属另外的范畴了,而且这种学生至少也得是成年人。

毕竟老师背后靠着更多更为庞大的东西。

▲《沉默的教室》剧照,2018

有人要扯上什么老师也享有权利之类的话,注意,那是老师在作为劳动者时跟学校方以及校长要谈的事情,而非跟学生之间要谈的事情。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我们回到电影上来,《迷墙》中一出学生暴动的戏,他们砸烂了书桌,推翻了老师围成的高墙。显然,这里的老师不是针对某一个人,他们抽象成了一种制度、机器、高墙。

当然制度、机器、高墙不见得都是不好的,但至少它们是坚硬的、牢固的。而孩子是脆弱的,不牢固的,你让不坚硬的东西去碰撞坚硬的东西,最终吃亏的还是前者,就像《沉默的教室》中的那群试图对抗体制的学生,最后撞的个头破血流甚至家破人亡。

▲《沉默的教室》剧照,2018

因此,电影里对未成年学生的保护与偏向,于情于理都没什么坏处,注意这里说的偏向不等于说学生无罪没缺点,而是让强势的一方承担更多的责任,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忍让与包容。

同时,我们该给电影更多的表现空间与更大的尺度,哪怕那是主观偏激的,但只要是“一切为了孩子”,那就对现实没有任何坏处。

三、老师到底该不该被赞美?

我觉得这个选择的权利应该交给学生自己。一来学生是当事人,是最能体味老师对错好坏的人(别说孩子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反没分辨是非能力的人该是家长,因为他们从不正面接触老师)。二来学生手里没有钱,没有利益关系的赞美是最纯粹的。你让家长去赞美,他们只能把赞美转化成物质和金钱塞给老师。

当然,你要让老师自己选择,我猜他们大部分要的是涨工资而不是赞美。这点我觉得都不用统计数据就能得出结论了!

▲《迷墙》剧照,1982

那么,物质赞美也好,涨工资也罢,这有可能对整个教育环境产生良性循环吗?我们只消做个简单的推理——

● 如果物质和金钱能对教育环境产生良性循环,那就证明物质金钱对老师有足够且主导的激励作用;

● 如果物质金钱对老师是主导,那就说明老师是把教书育人当了自己谋生的职业手段;

● 如果老师靠的是教育谋生,那他(她)就势必想要从学校获得更多的物质和金钱;

● 而物质和金钱不可能从学生身上产出,只能从学生背后的家长身上出。如此,学校成了老师和家长交易的场所,学生夹在这中间更像是一种双方交易的“筹码”。家长会说:拿出孩子成绩来我给你钱。老师会说:想要孩子成绩,拿钱来!

如此看来,若赞美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那这种赞美对孩子乃至教育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另一个现实是:学校和老师对某些学生来说并不那么美好,而在开学之际,很多学生(尤其未成年学生)往往表现出来的是焦虑、低落而非兴奋。这对教育双方都不是好事,都不足以让其良性发展下去。

▲《听见天堂》剧照,2006

在本人看来,当老师作为一个人的时候,他(她)应该非常谨慎而低调地利用“老师”这个标签,因为老师的目的是成就孩子而不是成就自己的,这个身份也不是让自己创收的品牌,更不是满足虚荣心的筹码。

而当“老师”这个概念被拿到面上的时候,它更多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符号,我们唯有不断地给这个符号纠错、找瑕疵,甚至批判戏谑,才会让其更完美。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关于感化院、斯坦福监狱实验、临沂四院的启示...

 先看「视频」,再来谈谈中国教育...

 启示:关于青少年犯罪的10部电影

 当我们人肉“鼓老师”的时候,想的真是孩子的前途吗!

 关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10部电影

 要不要孩子?先把这部《凯文怎么了》看懂再说吧!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