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的那些事
文/张学军
一年一度的七月半,我们家乡一直流传一种风俗,叫做“接老客”,这是对已故先辈的隆重祭奠活动。
相传在殷周之前,七月十一到七月十五这几天,先人们回家后辈是见得着的,且同桌共享饮食,只是看到他大快朵颐,可未见食物减少,家人还可与先人聊天,但是只暂住四天,介于分别之际依依不舍,阴阳两茫茫,哭得天昏地暗,有违阴阳,玉帝特命姜尚封罢众神后,授权阎王白纸一张,以此隔断阴阳永不得面见。
阴历七月十一下午开始,是故人回家省亲接受供奉之日,天庭告诫四海龙王,得普降甘霖为老人洗尘,十一这晚,先人算是回了故居。后人为证实故人是否光临本宗堂上,傍晚需在大门前地上倒些草木灰抹平,起早查看,如有脚印及其它印记,证实已回,如果和头晚一样无动静,则需重点香烛,请回先祖。接受供奉,据说近三年逝世的人,会晚点回归家里,因为他们对回家的路不如先走的人熟,也许在阴间没挣到钱财,无钱打点鬼使,鬼使自然不会告知捷径,奈何桥的孟婆自然也是爱财之鬼。关卡重重,一般都会晚点回家。
正是因为阎王爷这一天打开了鬼门关,他们才有机会返家,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尽快赶回家。这几天中午吃饭时要敬酒敬茶敬菜饭,条件好的搞三牲鸡鱼肉敬奉,老人们教导年青人,这几天要早点归家,不要出门乱逛,因为还有许多孤魂野鬼回不了家,怕撞见鬼魂中邪。特别是七月十四这天,各家各户的狗要拴好喂饱,关在家里别让它出来乱窜乱叫,这一天的气氛也就特别庄严。虽然我们人现在看不到先人,但狗是二郎神的坐骑,性能通神,夜里漆黑也能看清东西。所以要关好狗,以免惊搅先人,找不到回家之路。十四上午,后辈们常用桐子树叶做糯米粑粑敬奉先人,据说凡是先人吃了的,人再吃就能保佑身体健康,无灾无难,确实奇怪,敬奉的粑粑特别能收藏还不坏不发霉变质,哪怕是不放冰箱中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坏掉。现在农村人的日子越过越兴旺,做粑粑还放芝麻馅,豆子粉馅,白糖馅,多种花样,久收的粑粑确是受到先人的施法而不坏,留给后人一片慈爱。七月十四那天傍晚,先人回归时间已到,家家户户要送走老客。母亲在世时,每年都是她亲手写的冥包,一边写一边说这冥钱是孙子的心意,那冥钱是孙女的心意,一上午下来,才大功告成。
送老客时,娘先将蒸好的粑粑用米筛盛好放在神龛桌前,接着将冥包堆成一个圆圈,像金字塔一样,娘一边点火一边念念有词,断断续续听不清楚。我那时小,总喜欢用棍子去扒,娘轻声呵斥:"别动,把钱弄破了他们拿到扬州街上不好用。"娘担心先人这么多钱不好拿,还化了一根绳子,说是化绳子是给故人们捆钱物用的,我在心里窃笑,这么小段的绳子,能捆那么多东西吗?母亲还会化一根小棍,说是扁担,用来给先人回家挑东西的。我在心中想,如今都连活人都不用挑东西,都是坐拖拉机回家,难道先人不会坐拖拉机回去?娘教我一跟她起跪拜先祖,恭送先祖上路。母亲在化包时,触景生悲,眼泪滚滚,那场景比她送我第一次远行去读书还伤心,泪水打湿了纸灰,直到火燃尽才停往了眼泪。可能是娘的泪水感动了上天,夜里又下了一场秋雨,娘说是这雨是为先人洗路送行的,那雨也是全家对先人依依不舍的泪水。我问:"娘,为啥不烧一把伞给先人们避雨呢?"娘说:"先人们都带着伞的,那是一把保护伞,保佑我们全家平安!”送走了先人,我们小孩一人拿一个粑粑,早跑远了。
十四子夜阎王爷要关鬼门关了,不回就将成为孤魂野鬼了。我们这里除了化冥钱纸,还要送些衣冠,就是用纸做的衣鞋,需送四季各一套,乡俗是不可少的。一般这一天做女儿的要回娘家来,为老客们送衣冠,烧冥纸。冥纸全用白纸包裹,收具都有名有姓,还盖有印章,就像邮寄的邮戳。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祭品也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冥币纸钱,金银元宝,小车电视,手机麻将,等等,都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一种精神寄托,至于能否收到或受用,也只有姜子牙才知道。七月半是我们这一带传统的民间节日,各地风俗大同小异,承载着湘楚大地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家人对已故先人的无限哀思和缅怀之情。真是;
作者:张学军,笔名:渡口墨客,邵阳县塘渡口镇人,邵阳县作协会员,曾在县级刊物《资江源》、《红丘陵》发表过作品,是一名喜爱文学诗歌创作的爱好者。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李云娥 罗东成 刘慧球
杨国安 李 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青龙 刘肆梁
陈晓蓉 银红梅 果 实 刘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