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 | 道教密宗,窥探天机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

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在《道言浅近》里曾这样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其实后面四个字是前边四个字的重复。那为什么不说:“凝神调息”四个字是下手功夫,却说八个字是下手功夫呢?这是值得仔细玩味和探究的。
  根据《道言浅近》的有关论述,这八个字实际上包含了四层意思:一、凝神;二、调息;三、进一步调息;四、进一步凝神。凝神调息的极境,便出现了神息两忘。《道言浅近》指出,这八字“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意谓这八个字要全面实行,且要按顺序一层层做去。下面就依八字顺序逐层加以解说。
  一、第一层功夫:凝神
  张三丰把凝神而不把调息作为第一层功夫,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呼吸是介于随意与不随意之间的一种骨骼肌运动。气功调息属于随意性运动,由大脑皮层来管辖。大脑皮层可以改变呼吸的速度,也可改变呼吸的动型(如腹式呼吸、逆呼吸、停闭呼吸等)。只有大脑安静下来,并将注意力转移到机体内部,才有可能对呼吸运动进行有效的调整,如果心烦意乱,杂念纷呈,那是根本无法调控呼吸的。古人说:“元神凝则呼吸之神自然泰定(《性命圭旨》)。”正是这个道理。
  《道言浅近》说:“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得收入气穴,乃曰凝神。”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1.凝神之前,先要清其心。就是说,练功伊始,先整理一下错杂的思绪:把正在考虑的问题先了结一下,把准备办理的事情先挂一挂,把纠缠心头的烦乱情绪先清除一下,总之,要努力把一切都放下。这样心就基本清了。
  2.如果功前思绪比较杂乱,就不要急于收心入内,应先做好疏导工作。其一,“眼勿乱闭”。心未清时最好是没有目的地、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东西。因为眼睛看着前面的东西,实际上在大脑皮层已不自觉地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灶,而没有目的地看,则能控制其兴奋水平,防止兴奋扩散。由于出现了新的兴奋灶,可以通过负诱导的作用,让其它的兴奋灶(由杂念所引起)受到抑制。这样就容易控制住杂乱的思绪。如果心未清时胡乱闭上眼睛,那脑里可能是一片混乱,越发理不清。其二,“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所谓自劝,便是自我疏导。思绪紊乱较严重,其在大脑皮层的兴奋灶,不可能一下子便消失,这时进行自我疏导,可以通过对主体的认知结构施加影响,促使杂念形成的兴奋灶受到抑制并趋消退。自我勉励,更是调动主体的意志力量,来加强对杂念的抑制。
  3.只有初步实现清凉恬淡的心态,始得收入气穴。因为从日常的心态变为气功的意守态,这要改变固有的心理习惯,即要让意识活动同思维脱钩,将注意力集中到机体内部没有认识意义的生理部位。这实际上是实现从注意到意守的转移。而清凉恬淡的心态,正是实现这种转移的前提和基础,离开这一点,根本不可能将心收入气穴。
  4.收心入气穴,应微闭双目,默运意念经山根循任脉径路,缓缓落入丹田。山根在两眼中间,为下丘脑所在部位。下丘脑系人体内分泌的总枢纽,任脉径路实际上包括了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脏腑的所有功能。沿山根、任脉径路进入丹田,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开始修习时,可连续运演多次,以求初步建立起条件反射关系。
  二、第二层功夫:调息
  《道言浅近》说:“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初步实现了凝神,这就十分主动,就像“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以对呼吸的调控就不怎么难了。这一层调息,应做到以下几点:
  1.意念要随息自然进入丹田。初步凝神之后,心神开始安静下来,心神一静,气息也就会平和起来。这时,主体便要默运意念不断地随吸气和呼气沿任脉径路自然地进入丹田。《道乡集》说:“神依息而定,息依神而安,互相依附,始曰大定。”做到神息相依,这是调息的基本功。反复为之,便可建立起意念、气息、任脉径路(包括腹脐部位的丹田)三者间的条件反射关系。
  2.意念默守丹田的自然呼吸。在意念随息自然进入丹田之后,便要改为默守小腹的自然起伏,即意念随吸气而守鼓起之小腹,随呼气而守凹进的小腹。此乃所谓丹田呼吸。修持一段时间,便可建立起意念、气息、丹田三者间的条件反射关系。
  3.默运神光下照丹田,与丹田呼吸相结合。小腹自然地一起一伏,意念同内视线合一后下照一起一伏的小腹,形成瞬息相依,神气相抱的态势。《脉望》说,瞬属目,为神出入之门,息属鼻,为气出入之门。瞬息相依则神气相抱,此存心养性之第一关也。可见古人对神光下照,瞬息相依的重视。
        三、第三层功夫:进一步调息
  为什么在第二层提了调息之后,接着又提出调息呢?这一层的调息与上一层的调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可以这样说,上一层的调息,主要是为了帮助凝神入气穴,即促使意念在气息的牵引下,同丹田建立起条件联系,实现神息相依、神气相抱的态势,为培养、激发丹田真气创造条件,打下基础。而这一层次的调息,则是要以主动性的呼吸运动为手段,进一步发挥气息的催丹、育丹功能。古人曾把吐呐时的气息出入,比喻为“囊龠”、“巽风”,正是肯定它在功中的动力作用。因为通过大脑中枢的整合,可以把呼吸运动产生的震动波、力度、节奏以及因此形成的胸腹腔压力,集中起来,对丹田及会阴部位,进行有力的激惹、鼓荡,从而促使先天祖气发动。《道乡集》说:“人之祖气原不自生,必籍神光煦照而后气机发动。”又说:“先天祖气的行止,唯听命于后天气,先天气不在口鼻而在气穴,只有后天气息息归根,进行气穴呼吸,才能引发先天祖气。”可见这样的提法是有道理的。
  《道言浅近》说:“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也。”阴跷乃会阴穴,丹道修炼称之为生死根、归根窍、复命关,是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又是奇经八脉的总源。李时珍说:“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唯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奇经八脉考》)王沐在《悟真篇研究》一文中说:“阴跷以会阴位置为体,以生精产药为用。”可见阴跷为生殖系统内分泌的源头,是人体青春活力萌动之处,在生理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所谓“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其具体做法为:在默守丹田的同时,意想中将吸气的起点移至会阴,随吸气柔缓地将阴跷之内气吸至丹田,与丹田的内气相交会。呼气时仍守丹田,听其自然。此即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也。这是以调息为主,调息与凝神相统一的进一步体现。此运作稍有难度,需在一、二层功夫有一定根底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不易收到功效。
  丹田内气与会阴内气通过调息进行交会,张三丰在《玄机直讲》中提出了另一种动作方法。其法为:凝神入气穴后,“斯时也,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被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这样,丹田气暖,息不用调而自调,气不用炼而自炼。
  《三丰辑说》引陆潜虚又论调息法云:“凡调息以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在气穴中,默注阴跷,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这又是一种沟通上下两气的调息方法。
  第四层功夫:进一步凝神
  这一层的凝神与第一层的凝神不同。第一层的凝神是心神的初步凝集,它要求将未清之心先收回再送入丹田,以便能够在松静的心理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主动性的呼吸,为培养、激荡真气创造条件。这一层的凝神则要求:认真掌握好凝神气穴的火候,从而不断温养、强化真气,以期丹田之气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减弱意守的心理强度,提高凝神的品质,为神息两忌创造条件。
  《道言浅近》说:“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顺其清静自然,曰勿助。”
  这一层次的凝神,具体要求是:
  1.神息相依于丹田,神气相抱于丹田。所谓心止于脐下,是指意念已固定地停守在丹田,意念同大脑的固有联系已减弱到最低点,此即老子所谓“虚其心,实其腹”。所谓气归于脐下,意为形成丹田呼吸后,在真息的激荡下,自然之气和从会阴上提之气,以及丹田萌发之气,归会一起。心止脐下,气归丹田,便在丹田形成神息相依、神气相抱的态势。这不但强化了真气,而且也提高了凝神的品质。
  2.勿忘勿助。勿忘就是“守其清静自然”,勿助就是“顺其清静自然”。所谓“清静”是指虚无的心态,所谓“自然”是指柔缓的呼吸。《三丰辑说》引陆潜虚论调息法这样解释“守”和“顺”:“如何守?曰依息。如何顺?曰平息。”这是说,意念轻轻跟随着柔缓自然的呼吸,便是守其清静自然;让气息平和地一吸一呼,听其自然进出,便是顺其清静自然。这就是古人说的若即若离、不沾不脱之态。《道乡集》说得好:“稍放空,则入于荒渺;稍着迹,则败于凝滞。非如秋月映澄泉,不足朗彻其妙性;非如旭日映红梅,不足融和其祖气。”上引陆潜虚论调息法还说,守与顺“是二是一,原是不错,由博返约,唯在凝神,切勿用意”。这说明,勿忘勿助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意守的心理强度。既要让意念轻轻系住丹田的气息,保持适当的心理强度,以巩固并深化凝神的态势;又要尽量控制意守的心理强度,以维系恬淡的心态,并为神息两忘创造条件。
  3.凝神调息的极境——神息两忘。《道言浅近》说:“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进一步凝神之后,还要保持一段时间勿忘勿助,神默气柔的功态,以便不断温养真气,锻炼心神。待神抱住气,气系住息,在丹田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即气机活泼,心神自在之时,便要行钻字诀。所谓钻,就是要让心神深入到幽冥虚空之中。实际上这是要求在勿忘勿助的心理基础上,进行“守空”、“忘我”的运演。具体做法是:冥冥之中觉得心神已钻入幽深浩渺的虚空中,继而觉得自己已融化在虚空中和虚空同一了。如果还有一丝“我执”,那就需继续运演,一定要澄之又澄,直到自我感知完全消失,这便是神息两忘的极境了。此后,神益静而气益生,神生气,气生神,精神益长,真气益充,自然会坎离交媾,乾坤会合,神融气畅而如痴如醉了。所谓“恍然阳生”,是指恍恍惚惚之间一阳来复,即真气激惹了性腺和性神经而出现阳物勃举的现象。这里凝神调息的良好效应,应继续保持恬淡虚无的心态,不可有丝毫邪念。

(0)

相关推荐

  • 摘选《太极拳500问题解答》(49)

    241,四丹田是否都可以长期置气以内? 答:除中丹田可以置气于长期永远,其余三丹田不可,只是气在此暂留或运动. 242,心息相依是怎样解释? 答:是心神,意念,与开合,呼吸融为一体,相互配合. 243 ...

  • 第19章丹家关于炉鼎、小周天路径和重要气穴等说法

    关注 关注 上图:林培年绘制内气周天运行图 一,鼎器是什么意思?鼎器这一修炼内丹名词,最早出自汉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中的"鼎器歌":后世丹家把鼎器称为炉鼎,所谓鼎器. ...

  • 调药

    调药的方法就是凝神入气穴(下丹田), 中文名 调药 外文名 无 方法 凝神入气穴(下丹田) 拼音 tiao yao 药者,精.气.神也.以精.气.神三者来说,是以神来调精.气的药.精满化气,气满生精: ...

  • 这八种字,就叫好字!

    这八种字,就叫好字!

  • 能认识这八个字的,必是骨灰级书法家!

    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真的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很有意思的,今天和大家分享这8个字,虽然看起来有错字的错觉,但还真没有写错. 1.玊 赵孟頫 别看错了,这个不是玉字,这字读音是sù.意思有三: 1.琢 ...

  • 能认识这八个字的,必是骨灰级书法家

    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真的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很有意思的,今天和大家分享这8个字,虽然看起来有错字的错觉,但还真没有写错. 1.玊 赵孟頫 别看错了,这个不是玉字,这字读音是sù.意思有三: 1.琢 ...

  • 清朝最穷的状元,愤怒在试卷上留了八个字,皇帝一看:你是状元了

    千千万万缕月光的缝隙中,我撩拨一丝又一丝的清辉,剪下一段又一段美丽的回忆,为你编织一份甜美的祝福,愿这个冬天爱情的暖阳照着你,幸福的方糖甜着你.在我国历史上,考试一直都是一件普遍,影响深远的事情,状元 ...

  • 不会书法?只要练好这八个字,可以露一手

    有许多朋友平时都有很多困惑,比如:自己比较喜欢传统文化艺术,如书法,绘画等.但是碍于基础薄弱,或者天分欠缺,所以不能像书法家一样整天练习或者研究,导致与传统艺术擦肩而过,自己也是甚为遗憾. 今天,我告 ...

  • 大臣问皇帝,粮食太多国库装不下怎么办?皇帝的八个字却流传千古|杨坚|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共有几百位皇帝,但能够让后世所记住的并不多,不是秦皇汉武,就是唐宗宋祖,或者明太祖和康熙.但是很少有人能想起隋文帝杨坚,一个不为人所称道的朝代--隋朝,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隋 ...

  • 49年,刘伯承评价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用八个字概括

    1949年9月,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秋天.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作了国家的主人.北京喜气洋洋,准备迎接开国大典,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各界人 ...

  • 认识这八个字,必是骨灰级书法家!

            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真的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很有意思的,今天和大家分享这8个字,虽然看起来有错字的错觉,但还真没有写错. 1.玊 赵孟頫 别看错了,这个不是玉字,这字读音是sù.意 ...

  • 中国给印度捐赠的物资上,印着这八个字

    "命运与共,战胜疫情" 记者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了解到,为助力印度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国红十字会通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向印度红十字会提供100万美元现金援助. 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