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谈艺:融字之法入画,融画之势入字

弘一法师 《罗汉长卷》

自秦汉以来,不少书法名家多为书画大家,甚而融字之法入画,或融画之势入字,颇有开创之大家,故有五体流派之由来。

进而述之——工笔中之人物,其脸或手、或臂、或衣褶,多为玉筋篆的笔法;再者,花卉画中之花、瓣、茎、叶,亦是篆书的笔法,故而线条或流畅柔软,或坚硬如铁,可证以书绘画者也。而绘画之腕力、手势,与书法主力度与技法,亦多有默然相契之处,此为“以画入笔者”之明证也。

《祭侄稿》为作者之情所致、无意作书,故写得起伏跌宕、神采飞扬,得自然之妙;且以真挚情感运于笔墨,悲壮哀伤注入其间,其字不计工拙、随意无拘,纵笔豪放,血笔交融而一气呵成,故得神来之笔,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元代鲜于枢跋语谓:“《祭侄稿》,天下行书第二。”元代陈深说:“《祭侄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弘一法师 《金刚经》

张旭的书法,初学“二王”,端正谨严,规矩至极,传世《郎官石柱记》可见其楷法笔法;然而,最能代表其书法创造性成就的,则是他的狂草作品。其善于生活中观察体悟,据其自称,他的书法是见公主与担夫争道而得其意,大意谓“略甚狭窄而又势在必争,妙在主次揖让之间能违而不犯”(典出唐代李肇《国史补》),从而领悟到书法的结构布白“进退参差有致,张弛迎让有度”的书法意境——此即所谓“担夫争道”之典故由来。后观公孙氏舞剑而得其神,自此书艺大进。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以及“沉着痛快”的风格。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非“矫揉造作”;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若不学篆书,不研究《说文》,对于文字学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简直可以说是不认得字啊!所以写字若由篆书入手,不但写字会进步,而且也很有兴味的。

弘一法师 信笺

写篆字也可以为写隶书、楷书、行书的基础。学会了篆字之后,对于写隶书、楷书、行书等就都很容易,因为篆书是各种写字的根本。

我们随便写一张字,无论中堂或对联,将字排起来,或横或直,首先要能够统一;字与字之间,彼此必须相联络、互相关系才好。但是单只统一也不能的,呆板也是不可以的,须当变化才好。若变化得太厉害,乱七八糟,当然不好看。所以必须注意彼此互相联络、互相关系才可以。

篆刻至元代时,已从官印扩充到私印,并出现文人自刻自篆之风。这主要是因为宫廷及民间辑录的古印谱增多;加上大书法家赵孟、吾丘衍等人的提倡;又因印刷业的发达,令印谱流传渐广,故篆刻至元代,不但开文人自刻之先河,且开复兴之气象。

篆刻之法,亦应求自然之天趣,刻印亦可用图画的原则,并应注重章法布局。篆刻工具,可用刀尾扁尖而平齐若椎状之刻刀,因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椎形刀刻白文,能得自然之天趣也。此为敝人之创论,不知当否?

敝人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整体之形状,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则可矣,绝不用心揣摩。不唯写字,刻印也是相同的道理。无论写字、刻印,道理是相通的;而“字如其人”,某人所写之字或刻印,多能表现作者之性格(此乃自然流露,非是故意表示)。体现朽人之字者;平淡、恬静,中逸之致是也,诸君作参照可也。

弘一法师 书法轴117cm×31cm

王维对于绘画的贡献有二:一是融诗情于画中,开创了绘画新篇章,延至宋代,形成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风格。二是突破“金碧山水”之局限,初步奠定我国“水墨山水画”之基础,而至元、明、清三代发展为最重要之绘画形式,故他被后人尊为“文人画南宗之祖”。

在中国美术史上,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的“米氏云山”画风与技法,划时代地确立了文人画的审美视角,使得文人画长盛数百年而不衰,迄今遗韵犹存。

八大山人书法成就颇高,致使将其画名掩盖,知者不多。其书法,行楷学王献之的淳朴圆润,并自成一格。其所写书体,以篆书之圆润施于行草,自然起落,以高超的手法将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等技巧藏蕴其中,且能不着痕迹。古人谓之“藏巧于拙,笔涩生朴”,由此可知八大山人书法之妙,世之少见。

能窥山人之书体全貌的,莫过于《个山小像》中其所题字包含篆、隶、章草、行、真等六体书之,可见其功力之深,世间罕见伦比者,可谓集山人书法之大成。其晚年时,书法达其艺术成就之巅,草书亦不再怪异、雄伟,如其所写之行书四箴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平淡无奇、混若天成、无丝毫修饰,静穆单纯,似超脱凡俗、不着人间烟气,是书家所爱之珍品。

(0)

相关推荐

  • 李叔同,一生极致归平淡

    物道君语: 半世繁华,半世空门,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他从未变过, 这一生对极致的追求. 海河是天津这座城市线索,似乎这里的一切都从此展开. 老三岔河口的不远处有座宅院,是由四个四合院组成,另有小花园 ...

  • 弘一法师出家前书法,正草隶篆无不惊艳

    1916年12月25日-1917年1月11日, 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实行断食,前后18天. 书法欣赏 李叔同(弘一)篆书对联 李叔同 魏碑体对联 李叔同 篆书四屏 李叔同 行书扇面 李叔同 隶书四屏 李叔 ...

  • 弘一法师《改习惯》,自愧恶习太重,颇思尽力对治

    弘一法师<改习惯>,1933年, 癸酉在泉州承天寺讲. 弘一法师(李叔同)不仅集教育家.音乐家.美术家.戏剧家,书法家.金石家.佛学家.诗人于一身,而且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弘一法师出 ...

  • 天下去得

    □南台人 武术界有句古话:"初学三年,天下去得: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初学武者,学了一个时期后进步明显,便很有成就感,觉得凭这点本事闯荡,"天下去得":然而,再 ...

  • 弘一法师谈,写篆书的方法

    学书法先由篆字学起,它是各种写字的根本 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要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地步.所以,诸位若佛法有一分的深入,那么字也会有一分的进步,能十分的学佛法 ...

  • 弘一法师谈书法学习

    重要通知 自2月3日起,快递将陆续停运 除公众号推荐产品外,其他订单在快递恢复后统一发货,敬请谅解! 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要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地步.所以, ...

  • 弘一法师谈十大做人要诀

    来源:觉悟号.广州日报2021年10月9日 农历九月初四弘一法师圆寂纪念日与您分享法师生平及十大做人要诀缅怀弘一法师 送别 音乐: 亚洲天使童声合唱团 - 天使在唱歌 有首近百年前的歌,传唱至今,妇孺 ...

  • 弘一法师谈:学书法先由篆字学起,它是各种写字的根本!

    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要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地步.所以,诸位若佛法有一分的深入,那么字也会有一分的进步,能十分的学佛法,写字也可以十分的进步.--  弘一法师 ...

  • 中文造字假借法原理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三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三 原文: <说文解字·叙>:"六曰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解读: <说文解字>:"令 ...

  • 中文造字转注法原理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二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二 原文: <说文解字·叙>:"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解读: <说文解字>:" ...

  • 中文造字会意法原理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一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一 原文: <说文解字·叙>:"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解读: <说文解字>:" ...

  • 中文造字形声法原理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 原文: <说文解字·叙>:"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解读: <说文解字>:" ...

  • 中文造字象形法原理解读《说文解字·叙》之十九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十九 原文: <说文解字·叙>:"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解读: <说文解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