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節 陰陽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如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 我國古代醫學家,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地運用於醫學領域,用以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為深刻的影響。陰陽學說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進而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並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進而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 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所以說,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陰和陽,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而言,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 任何事物均可以陰陽的屬性來劃分,但必須是針對相互關聯的一對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這種劃分才有實際意義。如果被分析的兩個事物互不關聯,或不是統一體的兩個對立方面,就不能用陰陽來區分其相對屬性及其相互關係。 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方面,體現於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處處體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 陽對立即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天與地、動與靜、升與降等等,其中上屬陽,下屬陰;天為陽,地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升屬陽,降屬陰。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上為陽,下為陰,而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熱為陽,冷為陰,而沒有冷同樣就無所謂熱。所以可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這就是陰陽互根。 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制為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 陰陽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溫熱病,由於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元氣,在持續高燒的情況下,可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狀,就是由陽證轉化為陰證的表現。可以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發展的結果。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處處體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用來闡釋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1、闡釋人的組織結構 陰陽學說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從人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屬陽,腹屬陰;四肢外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以臟腑來分,五臟(心、肝、脾、肺、腎)屬陰,因其功能以靜為主;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屬陽,因其功能以動為主。五臟之中又可根據其位置分為陽髒(心、肺)和陰髒(肝、脾、腎),每一臟腑之中又可將其功能歸為陽,而其物質歸為陰。此外,經絡亦可分為陽經、陰經等等。2、概括人的生理功能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的結果。人體的物質基礎屬陰,而生理功能活動屬陽,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動以物質為基礎,而生理活動的結果又不斷促進物質的新陳代謝。如果人體的陰陽不能相互依存,相互為用,人的生命就會中止。3、說明人的病理變化 陰陽學說還被中醫學用來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體陰陽失衡所致。陰陽失調的表現形式很多,可歸納為陰或陽的偏盛偏衰,以及對另一方的累及等,這些可統稱為"陰陽不和"。許多情況下,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就是正邪抗爭,各有勝負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轉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釋。 陰陽偏勝包括陰偏勝和陽偏勝,是指在邪氣作用下(或本身機能病理性亢奮)所致的陰或陽的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準的病變,《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陰陽偏衰包括陰偏衰(陰虛)和陽偏衰(陽虛),指陰或陽低於正常水準的病理變化。《素問 "調經論》指出:"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由於陽虛,不能制約陰寒,可出現虛寒徵象,即陽消陰長,"陽虛則寒";陰虛,無力制約陽,可出現虛熱徵象,即陰消陽長,"陰虛則熱"。 陰陽互損指體內的正氣,特別是陰液與陽氣之間的病理關係,包括陰損及陽和陽損及陰。陰陽互損體現了陰陽互根互用的關係。陰陽互損的最終表現為"陰陽俱損"、"陰陽兩虛"。 陰陽轉化指陰陽失調所表現出的病理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中的"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就是說明這類病理情況。4、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由於中醫認為疾病發生發展的原因是陰陽失調,所以對於任何疾病,無論其病情如何複雜多變,都可以用陰陽學說加以診斷。中醫診斷疾病首先要分清陰陽,既可以用陰陽來概括證型,又可以用陰陽來分析四診。如望診色澤鮮明者屬陽,晦暗者屬陰;聞診聲音洪亮者屬陽,語聲低微者屬陰;脈象浮、數、洪大者屬陽,沉、遲、細小者屬陰等等。從證型來看,病位在表屬陽,實證屬陽,熱證屬陽;而病位在裏屬陰,虛證屬陰,寒證屬陰等。 在決定治療原則和臨床用藥時,中醫學也是以陰陽學說作為指導的。如對於陽邪過盛所致的實熱證,以熱者寒之的原則用寒涼藥物清熱;對於陰盛所致的寒實證,則應以寒者熱之的原則用溫熱藥來祛寒。而對於陰虛所致的虛熱證,要以滋陰藥以補虛;對於陽虛引起的虛寒證,則要以溫陽藥以補陽。在陰陽兩虛的情況下,就必須陰陽兩補。 陰陽學說還可用來概括中藥的性味,並用以指導臨床使用。一般來說,寒、涼藥屬陰,溫、熱藥屬陽;味酸、苦、鹹者屬陰,味辛、甘、淡者屬陽;具有收斂、沉降作用者屬陰,而具發散、升浮作用者屬陽。在臨床用藥時,應當根據疾病的陰陽性質決定治療原則,再根據藥物的陰陽屬性來決定用藥。第二節 五行學說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在不斷的相生相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根據五行學說,"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土爰稼穡",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金曰從革",凡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則歸屬於金;"水曰潤下",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動的事物則歸屬於水。 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將其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 中醫學應用五行學說以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的歸類 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將其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如事物的特性與木的特性相近,則歸屬於木,而與火的特性相類似的事物,則歸屬於火。按照五行學說,自然界及人體等可分別歸類如下:自然界五行人 體五味五色五化五氣五方五季五髒六腑五官形體情志五聲酸青生風東春木肝膽目筋怒呼苦赤長暑南夏火心小腸舌脈喜笑甘黃化濕中長夏土脾胃口肉思歌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腸鼻皮毛悲哭鹹黑藏寒北冬水腎膀胱耳骨恐呻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 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關係又可稱為母子關係,如木生火,也就是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比如,木過於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更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幹,即火反克或反侮水。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中醫學利用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五行學說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分別歸屬於五行。從五臟的資生來看,腎水之精以養肝木,肝木藏血以濟心火,心火之熱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穀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肅下降以助腎水。這說明了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從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來看,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即金克木;肝氣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鬱滯,即木克土;脾的運化,可以避免腎水的氾濫,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能夠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即火克金。中醫學還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與自然環境及氣候、飲食等的關係。 人體在病理情況下的改變,也是可以用五行學說來說明的。由於臟腑分屬五行,臟腑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依據五行學說的規律的。如肝病傳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間的相互病理影響,則為木鬱土虛或土雍木鬱。肝病影響到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即木侮金;影響腎,即子病及母。 依靠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方法所獲得的資訊均有其五行歸屬,據此,可以綜合判斷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發青,喜食酸食,脈弦,則可診為肝病;面色紅,口中苦,脈洪大,可診斷為心火旺。又如,痙攣拘急抽風,根據五行歸類屬木病,從人體臟腑來看,可診斷為肝病;全身水腫,小便不利,五行歸類屬水病,而病位可定為腎。 根據五行學說,治療疾病時不僅要考慮發生病變的臟腑本身,還應根據臟腑之間的生克關係,控制疾病的傳變。正如《難經》所論述的:"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當先實脾。"中醫根據五行"相生"規律,提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 1. 補母,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虛證,在針灸療法中,凡是虛證,可以補其所屬的母經或母穴,如治療肝虛證時,選取腎經合穴陰穀。此即虛則補其母,補母則子安。2. 瀉子,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實證。在針灸療法中,凡是實證,可瀉其所屬的子經或子穴。如肝實證可取心經滎穴少府,或本經熒穴行間治療。此即實則瀉其子,瀉子則母安。根據母子相生的關係,提出以下治療原則: 1.滋水涵木法,即滋養腎(水)陰以養肝(木)陰的方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導致的肝陰不足之證。2.益火補土法,即溫腎陽(火)以補脾(土)陽的方法,適用於腎陽衰微而導致的脾陽不振之證。在五臟配屬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門學說興起,對機體的溫煦多指為命門之火的作用,即腎陽的作用。3. 金水相生法,即滋養肺(金)腎(水)陰虛的治療方法,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滋於肺,而致肺腎陰虛者。 4. 培土生金法,即補脾(土)益氣而達到補益肺(金)氣的方法,適用於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而致肺虛脾弱之證。中醫根據五行"相克"規律,創建了以下治療原則:1.培土制水法,適用於脾虛不運,水濕氾濫而致水腫脹滿之證。土和水,指脾腎兩髒,培土制水,指溫運脾陽,或溫腎健脾,以治療水濕停聚為病,又稱溫腎健脾法。若腎陽虛不能溫脾陽,則腎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濕不化,治當以溫腎為主,兼顧健脾。2.抑木扶土法,適用於肝的疏泄太過,木旺乘土之證。木和土,乃肝脾兩髒。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療肝旺脾虛,又稱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調理肝脾法。 3. 瀉南補北法,適用於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證。心主火,火屬南方;腎主水,水屬北方。 瀉南補北法,即瀉心火滋腎水,又稱瀉火補水法。4.佐金平木法,適用於肺失清肅,肝火偏盛之證。金和木,乃肺肝兩髒。佐金平木,即清肅肺氣以抑制肝木,又稱清肺瀉肝法。陰陽與五行的關係 陰陽學說主要說明事物對立雙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長和互相轉化的關係;五行學說是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規律,以說明事物的屬性和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在中醫學裏,二者皆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為其物質基礎;都是從宏觀自然現象(包括)人體的變化規律,用取象比類的方法,來分析、研究、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及人體內外的各種關係,並指導臨床辨證與治療。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