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介的学习和运用》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

融媒介的学习和运用

何为反转新闻呢?反转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它主要是吸引受众的眼球而不是事件本身,其特点是事件出现戏剧性的变化以及公众态度的反转。

“反转新闻”的出现反映出当下新闻传播格局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及其带来的问题正是后真相时代来临的体现。

传播主体多元化稀释媒体专业性。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传播主体多元化拓展了新闻的信息源,使得网络世界更加多元化,也丰富了受众的社会认知。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加上媒介素养的缺失,“百家争鸣”也很有可能转变成“众声喧哗”,使得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与此同时,传播主体多元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部分传统媒体为了走出发展困境,采取一些为了迎合受众情绪而违背新闻专业素养的失范行为,这也为新闻的反转现象提供了生存空间。受众“抱团站队”心理是“反转新闻”产生的社会基础。在虛拟的网络世界中,由于缺乏现实世界的身份认同,个体很容易产生一种“孤单感”,这会加速网民的从众行为。

新媒体以即时性、便捷性为主要特征,其传播的内容也相对零散,呈现出“点状的动态化传播”的特点,辅以传播技术的发展,以“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闻报道形式陆续涌现,顺应了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后真相时代,为了迎合受众,情绪化的因素不断被放大,甚至“喧宾夺主”,超越事实成为了新闻传播内容的主体。由于缺乏足够的现实体验,“情绪”多于“事实”的传播特点容易让受众对网络上的社会新闻产生一种“自我代入”感,把自身的情绪、愿望代入到事件中去。

(改编自骆正林《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闲”的传播机制及社会规治》)

4.下面对“反转新闻”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反转新闻中,吸人眼球的是新闻“剧情”的逆转和公众态度的反转,而不是事件本身。

B.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但由于传播主体媒介素养的缺失,互联网信息往往真假难辨。

C.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被打破,部分传统媒体为了迎合受众情绪而采取了违背新闻专业素养的失范行为。

D.受众有“孤单感”,容易“抱团站队”,加速从众行为,助推了反转新闻的产生。

5.对“后真相时代”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真相时代的传播主体多元化了,它拓展了新闻的信息源,丰富了受众的社会认知,但也稀释了媒体专业性。

B.后真相时代,像“短视频”这类新闻报道形式陆续涌现。这类媒介具有即时性、便捷性的特征,同时也使传播内容更加碎片化。

C.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情绪化特点导致真相被淡化,所以应该减少新媒体传播,恢复传统纸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

D.后真相时代的受众容易把情绪、愿望代入到新闻事件中,新闻传播呈现出“情绪”多手“事实”和“真相”的特点。

6.一般来说,给学术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格式,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事物的本质属性+属概念”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如:记忆(种概念)是过去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我们头脑中遗留(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印迹(属概念)。请仿照示例,根据材料,给“反转新闻”下一个定义。

阅读答案:

4.A

5.C

6.反转新闻是在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以事件的戏剧性反转和公众态度的反转吸引舆论眼球的新闻现象。符合规范即可。

【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题干要求分析“'反转新闻’的原因分析”,选项说的是“反转新闻”的特点,而非产生原因,选项内容答非所问。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所以应该减少新媒体传播,恢复传统纸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无中生有。原文论述了“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情绪化特点导致真相被淡化”的特点,但并没有说“应该减少新媒体传播,恢复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主渠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