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机堵转的充电热管理策略研究 2024-07-29 21:28:40 文章来源: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0引言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改变对其整车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1)无发动机余热可用,热管理系统需具备加热功能;2)动力电池的运行温度直接影响其输出功率,同时为保证动力电池安全运行,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是热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3)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可靠运行需要有效冷却。整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热管理、动力系统热管理和乘员舱热管理。本文主要对动力电池和动力系统热管理策略进行研究。1热管理架构对比目前主流的热管理系统是将动力电池和动力系统分开进行管理,而动力电池加热一般采用PTC加热冷却液制热,制热最大功率一般在7-8kW,如图1某车型热管理架构和图2PTC制热功率所示。为了充分利用电机余热,部分车型在保持原有PTC加热的同时将电机余热利用起来加热动力电池,电机余热回收等效功率最大约3kW。如图3某车型热管理架构和图4电机余热回收等效功率。2热管理核心部件某车型直接省略电池PTC,采用电机堵转和电机控制器发热来给电池包加热。同时将动力电池和动力系统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该车型热管理的第一个核心部件见图5。该冷却罐上集成2个水泵(电池水泵和电机水泵)、1个热交换器(电池冷却)和1个控制阀(改变冷却回路流向),共5个管路流向。包括:电池包进出水管路、电机进水管路、电机出水管路(与散热器入水管路共用,通过电磁阀控制)和散热器出水管路。该部件的核心是通过改变控制阀角度来实现改变动力电池回路和动力系统回路流向。第二个核心部件是电机和电机控制器。车辆静止时,通过对电机定子持续通电流,转子不旋转,电机不输出电磁转矩,定子充当发热绕组将持续发热,以达到升温和加热回路的目的。为了对热管理控制策略进行分析,设置了充电测试方案。3测试方案为了研究该车型动力电池和动力系统的热管理策略,对其热管理系统架构进行分析,加装关键部件的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绘制热管理系统传感器安装点示意图(图6)。部分传感器信号列表如表1。设置快充方案测试,见表2。4测试结果4.1常温快充充电初期:电机逆变器温度从18.0℃逐渐升高至37.0℃,电机油冷器温度从19.0℃逐渐升高37.0℃。散热器入口温度维持在18.0℃,出口温度从18.4℃逐渐升高至33.0℃,较电机回路温度低。图7所示为常温快充充电初期动力系统热管理。动力电池回路温度和电机回路温度一致。电芯在充电时自发热,电芯出水温度略高于进水温度。图8为常温快充充电初期动力电池热管理。该车无电池包PTC,通过电机堵转和电机定子通电共同制热加热冷却液。由此可见,此时动力电池回路和动力系统回路串联,散热器回路未接通。图9为动力系统和动力电池串联制热示意图。充电中期:在916s时,散热器进水温度从17.5℃跳变到38.0℃,散热器出水温度从34.0℃突然下跌到23.0℃后又跳变到36.0℃。在1007s时,阀至电机40.7℃,经逆变器39.0℃,电机油冷器进出水温度分别40.4℃、39.6℃,到阀38.1℃,散热器进出水温度分别39.4℃、38.8℃,散热器回路导通,电机至阀一路未导通,电机出水流经散热器后继续经过penthouse,到逆变器,形成回路,动力系统温度缓慢降低。图10为常温快充充电中期动力系统热管理。在1007s时,电池包出水温度和电池包至阀温度一致在40.0℃左右;电池包进水温度和阀至电池包温度一致在39.0℃左右,此路导通。图11为常温快充充电中期动力电池热管理。在900s时,chiller进水管壁温度出现降低,是由于之前开空调乘员舱有制冷需求,制冷需要一定的过程,chiller进水管壁靠近乘员舱制冷剂回路导致温度降低缓慢,此时已关闭空调;chiller出口管壁未受到影响。图12为常温快充充电中期机舱热管理。动力系统冷却回路和动力电池冷却回路分开,但动力电池回路并未开启制冷,由此可推测是为了保护动力系统电机温度(此处未测量)。图13为动力系统和动力电池分开冷却示意图。充电后期:动力系统回路和电池包回路再次经历串联和独立工作两个模式。动力系统继续制热加热电池包回路,期间改变模式是为了降低电机温度。4.2高温快充充电初期,第510s开始高温充电,至767s期间:散热器进水温度从43.0℃升高至44.8℃,出水温度从43.0℃升高至45.2℃;逆变器温度维持在42.0℃;油冷器入口温度从42.1℃升高至44.6℃,出水温度维持在43.8℃;阀至电机的温度维持在42.8℃;电机至阀的温度从41.8℃上升至43.4℃;动力水泵流量从6L/min上升到14.3L/min;期间风扇一直开启。由于环境温度维持在45.0℃,开启风扇并没有降低散热器回路温度,反而在空调压缩机的作用下温度略有上升。图14为高温快充充电初期动力系统热管理。电池包自发热,电芯单体最高温度从43.5℃上升至47.0℃;电池包进水温度从43.4℃降低至35.7℃,和阀至电池包的温度保持一致;电池包出水温度从42.7℃降低至42.1℃,期间最高上升到45.0℃,和电池包至阀温度保持一致;电池包水泵流量从6L/min上升到14.3L/min。图15为高温快充充电初期电池包热管理。空调压缩机从第578s开启电池包冷却,此时无乘员舱制冷需求;chiller出口的冷却液温度从43.7℃降低至21.7℃。图16为高温快充充电初期机舱热管理。动力系统回路和电池包回路独立进行冷却。充电中期,从767s至800s:动力系统各部件温度有小幅度降低。散热器进水温度从44.8℃跳变至47.3℃,而后逐渐升高至49.0℃,出水温度从45.2℃跳变至42.0℃;逆变器温度维持在42.0℃(该温度不敏感);油冷器入口温度从44.7℃跳变至42.4℃,出水温度从45.0℃跳变至41.8℃;阀至电机的温度从42.9℃跳变至41.5℃;电机至阀的温度从44.0℃跳变至40.6℃;动力水泵流量从14.3L/min上升到18.4L/min;期间风扇一直开启。图17为高温快充充电中期动力系统热管理。动力电池各部件温度有小幅度升高。电芯单体最高温度从47.0℃上升至47.5℃;chiller出口的冷却液温度从21.4℃跳转至24.4℃;电池包进水温度从35.4℃跳转至36.9℃,和阀至电池包的温度保持一致;电池包出水温度从42.5℃降低至41.3℃,和电池包至阀温度保持一致;电池包水泵流量从14.3L/min上升到18.4L/min。图18为高温快充充电中期电池包热管理。图18高温快充充电中期电池包热管理。散热器回路关闭,电池包冷却回路和动力系统回路串联,由Chiller统一进行冷却。充电过程,开启和关闭乘员舱制冷,对动力系统冷却和动力电池冷却有影响。4.3低温快充充电初期,第259s开始低温插枪充电,至2634s开始有充电电流:逆变器温度从-12.0℃逐渐上升到5.0℃;油冷器入口温度从-11.2℃升高至5.8℃,出水温度从-10.3℃升高至9.3℃;阀至电机的温度从-11.3℃升高至4.5℃;电机至阀的温度从-11.3℃上升至7.5℃;动力水泵流量从6L/min上升到12.3L/min。图19为低温快充充电初期动力系统热管理。电芯单体最高温度从-10.5℃上升至3.0℃;电池包进水温度从-11.1℃上升至6.7℃,和阀至电池包的温度保持一致;电池包出水温度从-11.2℃上升至4.6℃,和电池包至阀温度保持一致;电池包水泵流量从6L/min上升到12.3L/min。图20为低温快充充电初期动力电池热管理。电池包回路和动力系统回路串联,依靠逆变器和电机共同制热来加热电池包,至单体电芯温度3.0℃开始有充电电流。充电中期,动力系统和电池包冷却回路连续4次串联和独立冷却切换,其目的是为了给电机降温。低温充电过程中,后电机堵转最大功率3.5kW,电芯温度逐渐升高,至45℃左右停止堵转加热。图21为低温充电后电机堵转功率和电芯温度。4.4常温超级快充充电初期,第58s开始插枪充电,至585s:散热器进水温度从25.5℃上升到28.1℃,出水温度从25.3℃上升到37.4℃;逆变器温度从25.0℃逐渐上升到31.0℃维持不变(该温度异常);油冷器入口温度从25.5℃升高至39.6℃,出水温度从25.5℃升高至39.6℃;阀至电机的温度从25.4℃升高至40.4℃;电机至阀的温度从25.5℃上升至39.2℃。在第290s之前,油冷器出水温均大于电机至阀的温度,由此可见在此之前动力系统在进行加热。图22为常温超级快充充电初期动力系统热管理。电芯单体最高温度从26.0℃上升至42.0℃;电池包进水温度从25.7℃上升至38.5℃,和阀至电池包的温度保持一致;电池包出水温度从25.5℃上升至40.8℃,和电池包至阀温度保持一致。图23为常温超级快充充电初期动力电池热管理。动力系统回路和动力电池回路串联,通过动力系统制热加热动力电池回路温度。充电中期,随着电芯温度逐渐升高,动力系统退出制热,和动力电池回路切换至独立冷却模式。4.5小结根据4种充电测试方案,得到基于电机堵转的充电热管理阀值如下:加热开启阀值:单体电芯温度在处于-11.5℃———26.0℃,实际温度区间应该更广泛,此时电池包回路和动力系统回路串联。加热停止阀值:1)达到电机保护温度:该温度未测量,结果从反复切换串并联模式,逆变器温度和油冷器温度反复加热、降温可以得出;2)达到电芯保护温度:45.0℃-47.0℃,低温充电时,加热到电芯温度45.0℃仍未开启电池包制冷,在超充时达到45.0℃-47.0℃开启制冷。制冷开启阀值:1)达到电机保护温度,切换独立冷却回路,电池包未开启制冷;2)达到电芯保护温度:≥43.5℃,开启电池包制冷,切换独立冷却回路;3)同时达到动力系统保护温度,此温度不明确,切换串联回路,共同给电池包和动力系统冷却。制冷停止阀值:≤43.5℃,电池包制冷停止。5结束语1)省去了电池PTC,通过电机堵转和电机控制器共同制热来加热电池包,需要更为精确的电机矢量控制技术,最大发热功率3.5kW,电机定子最高温度可达到95℃。2)充电时,加热停止阀值较制冷开始阀值更高,其原因是考虑了环境温度。3)本文尚未研究驱动状态的热管理策略,但行驶过程将充分利用电机的余热来快速将动力电池加热到最佳工作温度,以达到节能的作用。4)本次测试,电机堵转无扭矩输出,亦未对MCU端电流进行测量,无法实时获得实际堵转功率。5)热管理核心部件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质量轻;降低了组装成本,减少了装配时间和劳动力;同时具备OTA升级潜力等诸多优势。 赞 (0) 相关推荐 【热管理专栏】广汽 | 电池冷却系统与空调制冷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 摘要 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和空调制冷系统共用压缩机的制冷剂实现电池的冷却功能 ,针对这一系统提出了电池冷却系统和空调制冷系统协调控制的方法.在满足乘员舱空调制冷需求的条件下,通过调节电池冷却回路电子膨 ... 奥迪Q7 e-tron PHEV热泵的能效分析 2019版的奥迪Q7 e-tron PHEV 百公里耗电为23.4kWh(NEDC),配备的电池系统为17.3kWh,其中可用电量为13.8kWh,纯电续航约56公里. 奥迪Q7的整车热管理架构如下图 ... 详细揭秘大众ID.4的高压系统 关于大众ID.4,之前梳理了一些文章,包括ID.4的电子电气架构.刹车系统等,感兴趣的可以戳下面的回送门查看: 大众ID.4的刹车系统 大众ID.4的电子电气架构解析 除了以上这些,高压系统作为车辆关 ... 技术干货 | 详解新能源汽车技术之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原理 总所周知,动力蓄电池性能的发挥与其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适当的工作温度可以使得电池活性增加,电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那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 【热管理专栏】最新 | 基于热泵空调的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 2020/07/23 来源 | 中国知网 作者:王戎,王铁,赵震,李蒙,王恒,蔡龙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摘要:空调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且能耗最大的辅助子系统,消耗了整车的能源,严重影响其续航里程 ... 电机怎么冷却的?解剖给你看! 无论是纯电动汽车,亦或是各种混动车型,电驱动技术让它们具备更好的动力性能,动不动就是几秒破百.但是,在带来更好动力性能的同时,动力系统也面临着散热的问题.那么新能源车型都是怎么搞定这个散热问题的?其实 ... 特斯拉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院 1前言 伴随着Tesla产品序列的不断丰富,与其对应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本文基于特斯拉相关专利对其采用的热管理系统技术进行 ... 保时捷Taycan细节设计解析(包含电池、充电、车身、热管理、动力系统、底盘) 共有33个模组,其中后面共有19个,布置方式为1+18(3列6排),前面共13个,布置方式为1(下层)+3(上层)+10(下层3-3-2-2). 整个下箱体为三明治结构,最下为箱体底板,钢板,主要起结 ... 【热管理专栏】广汽 | 基于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 摘要 相变材料(PCM)由于具有相变潜热大.相变时体积变化小的优点,成为电池热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相变材料的蓄热原理,综述了主要相变材料石蜡以及针对其导热系数不高而进行的强化换热研究成果 ... 基于整车能量管理的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今日推荐 ↓↓↓ 十多年来,作者与国内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合作,对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曾于2011年和2014年出版了两本关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专著.<电动汽车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解析 来源:锂电前沿 浙大团队研发一款室外人体热管理微纳织物,可制冷可保温可发电,有望实现一件衣服冬夏统穿 | 专访 一件衣服,可度夏冬!夏天穿凉快,冬天穿暖和,你要做的只是正反面换着穿.如果真有这样的衣服,你会不会立马加入购物车? 并且,这件衣服还能发电,有望给戴在手腕上的可穿戴设备供电.这些并非想象,而是中国科学 ... 【技术】电动汽车热管理热泵空调系统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及其控制器热管理系统.热泵空调系统. 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负责给车内乘员舱提供冷量.热量和通风,以及实现除雾和除霜,确保驾驶员安全驾驶.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系 ... 【大学课程设计】基于java的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01 概述 02 系统结构及说明 03 工程结构 04 详细设计 05 使用说明 06 源码下载 关注公众号[C you again],回复"基于java的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 ... 基于TL494 62.4V/10A充电机原理剖析 W3使⑥脚电压为0.05V. <<版权声明:本文由容源电子网(www.dziuu.com)整理提供,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更正.> 文中模块脚的编号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