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在古镇

说起母校,便会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想起那些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的时光。现在想想,有学上、有书读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啊,可那时怎么还会有逃学之类的事情发生呢?

我在南阳古镇上读了十年的书,可谓是“十年寒窗”,先后就读于四所学校,如今它们依然坐落原地,只不过有的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景点,而有的变成了村两委办公室,但仍旧默默无闻地服务着湖区群众。我上学时,湖区的教学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曾听说南阳镇出过不少的高材生,甚至还有学子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着实令人羡慕不已。蓦然回首,古镇上的母校始终温暖着我的学生时代,是我成长路上的灯塔,也是我人生旅途的陪伴!

我的幼儿园

1996年秋,也是父亲去世的第二年,祖父母便把我送进了“育红班”,我的命运由此改变。那时的育红班就是后来的学前班,现在又叫做幼儿园。当时古镇上就有一个育红班,在大礼堂的后面,我记得当时是三间砖瓦房,房子也没有什么显著特点,就是南阳人九十年代常盖的房子,但不得不说那房子的优点就是冬暖夏凉,以至于让我的童年记忆里没有过受冻挨热的经历。教室里的课桌是一排排的,而且每一排都紧密地连在一起,色彩斑驳且光滑无比,在我们使用之前不知已经陪伴了多少孩子。教室里有一块破旧的黑板,模样相当狼狈,缺这少那,黑板上最常写的就是“十以内的加减法”,最常画的就是太阳和花朵。

那时,育红班的吸引力远不如大礼堂大,不知有多少想上育红班的孩子都是奔着大礼堂来的,反正我是这样。大礼堂里有什么呢?大礼堂里其实并没什么,它就是一个大会堂,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南阳人的群众大舞台。别看大礼堂平时安安静静的,只要一有活动,那可是要惊动半个南阳镇的,像城里来唱戏的、镇上组织汇演的……但凡大礼堂一有动静,就别想让育红班里的孩童们老老实实地呆下去了,一个个都像嗅到花蜜的蜂,踮起脚、扒着窗、睁大眼,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采到“蜜”的地方……

我在育红班呆了不到一年,发的书本要么早早地没了踪影,要么就是被弄得脏乱不堪,我不敢说自己在育红班学到了什么,但着实是收获了许多快乐,且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快乐。

我的小学

1997年,我心不甘情不愿地背起了书包,跌跌撞撞地走进了小学的校门,那时我还体弱,走路偶尔还摔跟头。那一年很特别,后来才知道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当时正流行着卡带,随处都能听到“东方之珠”的歌声,我们时常都是伴着这歌声走向学校。小学离我家很近,位于大人们口中的“南花园”,听说在集体经济时代充当过羊圈,后来成了学校,叫“南阳小学”,也常被人称为“红旗小学”。

南阳小学有一个大铁门,两面开,门上还有一个小门,门高最多一米,我们经常从那小门间穿来穿去,门旁早已被我们磨得锃亮。我们的教学楼是两层的,两层小楼也成了当时南阳人的“高配”,教学楼不新不旧,为三个年级提供着学习场所,楼下是一二年级,楼上是三年级。那时我们的操场很小,沙土地,地上的每一粒沙都沾上了我们儿时的快乐,我们曾在地上跳房子、玩琉璃球,甚至还疯过、打过。操场的一角是花池,花池里常年种着冬青,冬青里面包裹着几株月季,每逢夏天便有浓香传出,那花香里蕴藏着师者的芬芳。操场上还有一个小报栏,报栏里经常张贴着泛黄的“小学生周报”以及那些画着我们童年的学生作品。

上了四年级,我又到了离家较远的“南阳镇中心小学”,该校位于大人们常说的“闸口”,“闸口”因小镇当时北头的铁桥而得名。中心校的教学楼是三层,在当时的南阳镇算得上高层建筑,我入校时,整个学校都光彩亮丽,令人无比喜欢,尤其是爬到三楼俯瞰楼下,就感觉可神气了!中心校的校园相比南阳小学大了许多,我们三年中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宽敞的校园里举行的,那场面、那回声、那感觉着实都令人留恋不已,最美的少年时光也都留在了那个繁花似锦的校园里。

上小学时,我的手脚还不甚灵便,最开始连字都写不到田字格里,有时气急败坏的我会撕本子、掰铅笔,每每到了学不下去的时候,是我的老师和同学帮助了我,是我的母校包容了我,是置身温暖中的我拯救了自己!

我的初中

2003年,我小升初,由此迈进了初中的校园,那一年也挺特殊,突如其来的“非典”令不少人都恐慌不已,而我们那一帮学生就那样大大咧咧地过来了,后来才知道“非典”是不容小觑的。我的初中是“南阳一中”,它的前身是一所高中,叫“微山七中”,再往前翻,那便是赫赫有名的“新河神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隆庆年间。

我上初中期间,有幸赶上校园里出土文物,相关部门从地下发掘并挖出了数块碑文,以及两三个鲜为人知的赑屃(俗称石龟)。那赑屃的个头挺大,足足有几千斤重,当时在校园里曾轰动一时,后来就一直存放在办公楼前的一片空地上,令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再后来,南阳一中迁到了新址,于是新河神庙便回归其位,成了我们南阳古镇上有名的旅游景点。

初中的校园,令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炉渣铺成的跑道,那时的跑道也不太标准,一圈大约也就200米,我上了三年的初中,跑了三年的早操。“拼搏努力,永不言弃”、“扬帆起航,劈波斩浪”、“二班团结,破茧成蝶”……跑操时的口号我还记得这些,每每喊出口都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那口号能够惊醒黎明的繁星,能够打破校园的平静,能够托起心中的美梦。

跑道中间有一个篮球场,球场两端是两个栉风沐雨多年的篮球架,场地是水泥的,别看简陋了一些,但在当时可是大伙们争抢的“地盘”,我们课间去打球,放了学也去打,到了周末还要排着号地打接力赛。不得不说,我的身体在那三年里逐渐地强壮起来,为我走上残疾人运动会的舞台奠定了基础。

初中三年,曾经为了逃避文言文而不择手段,也曾经为了热爱数学而煞费苦心,曾经在实验室里留下了手爪笨拙的自卑,也曾望着操场的星空许下来年中考的心愿……初中的母校陪伴了我的叛逆,抚慰了我的忧伤,点亮了我的梦想,让我在人生的转角遇见希望与信仰!

2006年的盛夏,我考上了高中,也因此走出了古镇,成了往返于故乡与他乡之间的帆,古镇上的母校也悄悄地嵌入了我的记忆,渐渐融入了我的生活与人生。时光如梭,情感如昨,每次回归古镇的怀抱,都喜欢到母校转转,看一看昔日的自己,望一望今朝的希冀,总会不禁感叹自己无比幸运!

作者简介:马加强,济宁微山县人,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走上写作发表的快乐之路已经有十多年了。曾先后几次参加市运会和省运会,现定居在微山县城,工作于微山县公安局。擅长于散文、诗歌的创作,陆续有作品在“诗潮”、“西北文艺”、“现代诗美学”、“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微山湖文学”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