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利花 | 中阳楼记
往期回顾
作者:冯利花
耳边常听,梦里常忆的中阳楼,早就想去拜谒一下, 日前与好友趋车直奔中阳楼,沿着市区宽阔的中和路一直往南走,看到楼西村牌楼再往南350米即到达古县城的中阳大街,中阳楼便耸立于此。
中阳楼作为孝义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在当地人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好友述,相传汾阳、介休、孝义三客商碰面聊天,汾阳客商得意地说:“我们汾阳的文峰塔离天还有二尺八。"介休客商骄傲地说:”我们介休的魏王庙,离天还有一叉半。"而我们孝义人则从容淡定:“我们孝义的中阳楼,半个还在天上头。"此言论虽无从考证,但充分说明孝义中阳楼给孝义人内心带来的一种深深自豪感。
据考证,孝义古城本身就是我国现存少见的且保存相对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市标本,明代的孝义古城更具有官居属性。而其中的中阳楼东与临黄塔,西与三黄庙等古建筑呼应,它是集古今、石、泥、铁、彩绘艺人技艺和心血铸成的艺术精典。它具有较高的历史旅游利用价值,是我市开发旅游的历史文化资源。
走近它, 追忆它,古中阳楼创建于汉魏,时至今日两千余年,它是目前晋中,吕梁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规模较大的楼式之一,尤为全楼结构,晋省罕见,四层四檐十字歇山顶,平面方形,除楼体主结构的一、二、三、四层楼齐为大木结构外,各层廊檐、藻井、以及龙头、凤尾、鸭咀、象鼻、牌匾等都是木雕工艺。且牌匾文字皆为历代境中书法名人手迹(现手迹为走1983年修葺时,徐文达,张一,赵承楷三人所书)23.14米的楼身坐落于3米见方,1.5米高的四个石砌条石台上,四台为足,四圆柱木直立延伸展现主体,楼身以东西南北四方为向,层层有梯。楼巅,万喜参天钗直伸高空,沿檐,斗拱,脊兽,各呈异彩,层层四角翘起,檐首为领。屏风,夹扇精工巧作,雕栏画栋,琳琅满目。楼底中心悬有文王八卦。四周以历代人物故事分层绘作,一层三国志,二层封神榜,三层水浒,四层岳飞传。巅廊之下,悬匾十二辐,其南北两向更有巨牌各一,南有"中和位育”北有“光披四表",而尤以“中阳楼"三字牌浮雕木刻,金光异彩,耀人眼目。南向檐柱上的一幅联"孝为人之本,义乃人之宗”更是发人深省。
走近它,凝望它,眼前巍巍耀眼的中阳楼,期间也是多灾多难,元代大德(1303)地震塌毁,塌而复树,清乾隆三十五年县志胜迹载,“中阳楼,北门内,居悦礼坊楼。二层,楼下四面贯通大街",清同治七年(1868年)雷火焚毁,这里孝义民间还有一段与“火烧中阳楼”有关的传说。自唐宋以来,孝义为一方重镇。以中阳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十字街,为永安市场的中心贸易区。当时,“车骑缤纷,商贾云集”,很是繁荣。有一天,一位颇具道风仙骨的皓首银须老者,手端一张足有柳条笸箩大的大火烧沿街叫卖。市人惊讶说,好大的火烧!老者若无其事地说,这火烧还大?一会还有大火烧咧!说完,化作一股青烟飘然而去。话说间,阴云密布,雷声震天,一道瓦蓝闪电顶天立地,划破阴空。随即,中阳楼顶大火燃起。因此楼全木质结构,油漆彩绘,且多年风吹日晒,干燥易燃,没多大功夫,便被天火烧成一片瓦砾。人们后悔未听仙家点化,没有将“大火烧”买而食之。从此,孝义人便吃起火烧来,以免除火灾之祸。后于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改二层为四层。
中阳楼屹立于孝义古城两千多年不倒,除得益于古城的悠久历史外,还得益于古城的布局之道,据旧志记载,城四周方正,内部规整。自北向南为中城大街,纵贯县城,为中轴线,古城呈南北走向或东西走向。县城四周建有城墙,周长2100余米,高10余米,厚7米,城周有四门,明清时,城内及东、西、南、北四关分布着各类祠、寺、庙、坛20余座,以及各种楼阁,牌坊10多处,而气宇轩昂的中阳楼最为引人注目。品味它即可感受到厚重的孝义历史文化。
孝义古城,我们的先民选址在此置城繁衍,凝聚了一定的智慧,古城适中居中,位于孝河、义河、汾河、文峪河冲积平原,地肥水美,物产富饶,大体上位于孝义区域的中心。而中阳楼又置于古城的中心腹地。南边巨匾上的“中和位育",出自《中庸》发人深省,梁镇川先生在其文中曾引用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顺应了天地之道,遂得山川灵气,地灵出人杰,所以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古城地域,考中进士而从仕的文武官员有18名,从民国初年至今,古城四关地涌现出来的国家栋梁之才有100余人,其中,冯济川、李元晋、杨得龄乃为杰出代表。现在中小学生在游学古城中阳楼之时,多少会了解到“中和位育"四字背后的内涵,这些精英人士,不仅是我市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路人,推动者。
孝义古城更是“孝.义"文化传承的中心地,中阳楼"孝为人之本”“义乃人之宗”一联无不彰显了孝义古城自古以来行孝仗义,包容大气的格局。早在明清年代,城内专建有"忠孝祠“将本邑大孝子郑兴作为圣人供奉于祠内,他"割股疗母"的孝行名闻天下。"芦衣顺母"被编成戏剧节目"鞭打芦花“成为孝义班社出名的代表作,演出百余年,行孝遗风传播甚广。说义讲义,"义虎亭"的故事,清代士绅霍钟昌义捐良田,明清年代,仅商行界占“义”字取名的字号就有"义胜德"、“天义成"、“义和隆”、"仁义店“等等数不胜数。由此可见义德义风覆盖城市之氛围。
临别,再次虔诚回望中阳楼,更觉对其肃然起敬,它将一直静静地立在古城,陪伴护佑着淳朴的孝义人,保存着古城的记忆。它是代表古今文明,孝义文化的一座品牌。未来,它必将承载得更多!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