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饷铺考古,寻找古鄂国
它,在历史迷雾中时隐时现,留下历史悬案;它,带着镌刻铭文的青铜器,解开扑朔迷离的历史悬案——夏饷铺考古,寻找古鄂国
夏饷铺鄂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 (资料照片)夏饷铺鄂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 (资料照片)考古现场 (资料照片)记者李金玺 全媒体记者 陈菲菲夏饷铺村,南阳的一个普通村庄,位于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老街正北3公里处。原名叫“柴里店”,相传是宛郡西部山区和周边平原区柴草集散地。公元196年,魏将夏侯惇在此大量囤积粮秣给养物资,村子因此而更名“夏饷铺”。夏饷铺村,也不算普通。历史上属于文物集中区,夏饷铺遗址、襄汉漕渠就在附近。2012年4月,一个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鄂国贵族墓葬群在位于村北1公里处的南水北调干渠施工中被发现、发掘——这是南阳乃至河南考古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发现,共清理西周晩期至春秋早期墓葬60余座,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器等文物。部分青铜列鼎、铜簋、铜鬲等上有“鄂侯夫人”“鄂侯”“鄂姜”“鄂伯”“上鄀太子平侯”“围侯”等铭文。它的发现与发掘,破解了西周鄂国并未消亡的“历史悬案”,改变了史学界对鄂国历史变迁的传统认知与判定,学术意义重大,入选201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神秘古鄂国,千年传奇扑朔迷离鄂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方国。鄂为姞姓,黄帝部落的十二姓之一,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势力。夏商时鄂国为诸侯国,十分强大。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三公”,颇具声望和实力。当时的鄂国,位于黄河以北。商末,鄂侯劝谏被纣王杀害。这些,史料中都有确切记载。《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郸”章载,鲁仲连曰:“昔者,鬼侯之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车,百日而欲舍之死……”《史记》之《殷本纪》《鲁仲连列传》所载亦同。“纣之三公”之一的鄂侯被杀害后,鄂国、鄂族不再见于文献记载。但传世与近年收集和出土的有铭铜器中,有一些属于古代鄂国之器,这些青铜器,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早期,最晚至西周中晚期。国内历史、考古学界由此推断,西周初年,鄂国遗族南迁至汉水流域,当时,鄂国还是周王朝屏藩南土的重要屏障。鄂国南迁,究竟到了汉水流域的什么地方?在夏饷铺鄂国贵族墓葬群被发掘之前,国内历史、考古学界争论数十年,仍未有定论。贵族墓葬群,铭文“锁定”四代鄂侯2012年4月,修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时,在夏饷铺村,考古工作者终于找到了从西周中晚期就不见于历史文献、青铜器铭辞记载的鄂国,使这个小小的夏饷铺村成为全国考古界、史学界关注的焦点,开始关注这个地方。接下来的两年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夏饷铺鄂侯贵族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古墓葬60多座,出土青铜器、陶器、漆器、木器、玉器等上千件。青铜鼎、簋、簠、盘等器物近百件,其中带铭文青铜器40余件,铭文有“鄂侯”“鄂侯夫人”“鄂伯”“鄂姜”“上鄀太子平侯”“围侯”等。其中1号墓为大型竖穴土坑墓,墓室长6.4米,宽4.3米,葬有木质棺椁,外侧封有一米厚的青膏泥。青膏泥有很强的防腐效果,古人一般在棺椁外边封薄薄的一层用来保护墓葬,但外围全部用一米厚的青膏泥保护起来,棺椁盖盖上以后再用青膏泥封一层的墓葬很罕见,也从侧面说明了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出土青铜鼎、簋、鬲、壶、盘、车马器、玉戈、玉璧、玉玦、玉璜等重要文物。出土铜器36件,其中鼎7件、鬲3件、簠2件、簋盖2件、方壶盖2件、盘1件、匜1件及銮铃等车马饰件。7件铜鼎形状一样、纹饰一致、大小不一,是典型周代侯级贵族的列鼎,其中5件铜鼎上有铭文“唯正月初吉己丑,鄂侯作夫人行鼎”。按照规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如此规格的墓葬,南阳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同时发现的2件铜簋盖,有“唯八月己丑,鄂侯作夫人行簋”铭文;3件形制一样、纹饰相同的铜鬲,口沿上有“唯八月己丑,鄂侯作夫人行鬲”铭文;还有两件形制、纹饰、大小一样的铜方壶盖,上有铭文“养□伯作宝壶,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享”。“鄂侯夫人”铭文,基本可以认定墓主人身份,她来自在历史迷雾中时隐时现的鄂国。考古队在1号墓周围渠道内勘探,又发现古墓葬19座,陪葬坑1座。这些墓葬在渠道内分为南、中、北三排,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向为南北向。随后的发掘表明,5号墓和6号墓、19号墓和20号墓、7号墓和16号墓,均相距一两米。出土的青铜器也分别有“鄂侯”“鄂侯夫人”“鄂姜”“鄂伯”“鄂叔上”等铭文。根据发掘情况及出土文物来看,考古人员认定,这些墓葬时代从西周晚期延续至春秋早期,至少有四代鄂侯在此埋葬。这对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鄂国地望、鄂国历史变迁以及鄂、养、鄀等古国关系系列学术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6号墓出土的1件铜方彝,身作方形,呈长方形口,屋顶形盖,盖上有钮,直腹,下腹略收,长方形圈足,保存完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在南阳考古史上是首次发现。该墓葬中还出土3件保存完整、带有约1米长木柄的铜戈,在南阳考古史上也是首次发现,填补了南阳考古空白。夏饷铺鄂国贵族墓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南阳首次发现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对研究南阳周代的历史,有重大意义。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制作精良,纹饰精美,为研究我国古代青铜铸造、玉器雕刻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夏饷铺考古,破解诡谲历史悬案鄂,周代南土重要诸侯,周王室重要联姻对象。商代之鄂最早在山西乡宁县一带,西周早期鄂被周王朝分封到南方,从黄河流域迁徙到江汉地区,来防范南方的南淮夷、东夷,成为周王朝的一道重要军事屏障。从上海、洛阳等地博物馆珍藏的鄂叔簋、鄂季簋、鄂侯驭方鼎等青铜器的铭文分析,在西周早中期鄂国与西周王朝关系亲密。鄂侯驭方鼎为西周中晚期铜器,铭文20行207字,记载周王南征淮夷回师经过鄂国时受到鄂侯驭方的朝见,并与之共宴、会射,说明了此时周王朝与鄂国关系良好。但不知什么原因,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反叛周王朝。根据禹鼎铭文记载,周天子下令彻底消灭鄂侯驭方,“无遗寿幼”,连其国内老少一并剪除,派出武公率西六师、殷八师伐鄂。大战结束,鄂侯驭方兵败被俘,显赫一时的鄂国从此灭亡。此后鄂长时间不见于文献记载。历史考古学者对西周鄂国的地望进行争论和研究,出现了南阳西鄂说和湖北东鄂说,并认为至西周晚期鄂国已灭亡。夏饷铺鄂国贵族墓地的发掘再次引起史学界的关注,对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鄂国研究又是一个重大突破。“根据随州安居出土的鄂国贵族墓地资料及南阳夏饷铺鄂国贵族墓地资料分析,西周早期到西周晚期的鄂国在今湖北随州,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鄂国在河南南阳,这是一个新的认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西鄂和东鄂二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凤剑说,从夏饷铺鄂国贵族墓地的考古发掘来看,禹鼎铭文记载的鄂侯驭方叛周后,西周王朝下达的“裂伐鄂侯驭方,无遗寿幼”征伐令并没有完全贯彻实施。为填补周王朝屏藩南土的需要,周王封两个舅父在南阳为申、吕之国,把鄂国及其遗民从随州迁至申国所辖的南阳北部(今南阳市卧龙区、方城县和南召县一带,卧龙区石桥镇为其中心地域), 放在周王朝控制范围之内,继续保持鄂国及鄂侯封号,周代时灭国不灭祀,史称西鄂。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鄂国在南阳,不但没有消亡,而且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主办:南阳市文物局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编辑:冯长顺审核:李萍终审:柏伴雪